物候:槿样年华水样流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伴随着高温渐升的小暑节气,木槿花已经开了繁茂的大片。 似乎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一种记忆里的打碗碗花所指各种。留在我小时候印象中的木槿正是大人们所告知的千万不要采摘的打碗碗花。那时虽不懂得插花的艺术审美,但和所有想用花朵装点一番的心思一样,看到乡村植物开的花朵总想采摘下来插在花瓶中。只是因了这警告的缘故,以致于我一直都是敬而远之地欣赏这种在上古就被誉为美人的植物,而真正的打碗花则是一种旋花科植物。想来这样神秘的禁忌也有一种对于自然的敬畏,一枝一叶总关情。总是见它们生长于篱笆边,粉色或紫色的花瓣,更深紫色一些的花芯,有一种宁静不喧的美丽。母亲说,采摘它们的叶子洗头很好,去除头屑,发质顺滑。木槿花含肥皂草甙,是一种黄酮甙,并含异牡荆素。此外,尚含有皂甙及粘液质。长大以后,知晓它们也是上好的食材,也许我们那里并无这样的乡风民俗并未见到就地取材烹饪美食的,木槿花煮豆腐、木槿花鱼汤、木槿花粥,我也只能想象它们同那些来自自然的食材一样有着天然的清新美味。

我是先知道张爱玲那篇奇特的《有女同车》,少女时分觉得是个有趣的题目,旷世的才女当然取过其他也可忍俊不禁的标题。说是穿着洋装的洋人,却是已经入乡随俗地上海化了,同在电车上的两个洋女子用软绵绵的上海话讲丈夫和儿子的家长里短。“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这句真是道出真相的经典,如同《谈女人》里一语中的“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体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竟天择的过程中不曾为禽兽所屈服呢?可见得单怪别人是不行的。”张才女从小在父亲的古籍书堆里熟稔的那些典故自是信手拈来,“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隆重华丽的帷幕之下只是一声叹息的苍凉。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木槿别名舜华,也叫朝开暮落花。世间真正的美丽大抵都在于易逝本身,樱花绚烂飘落如殇,美在风骨不堪岁月。常常让我想起的是郑愁予《错误》中的那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看古代诗人笔下的木槿都是生命短暂的凋零,“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李商隐《槿花》),“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崔道荣《槿花》),“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正是这句“槿花一日自为荣”也让对季节持有敏感的日本人找到了一种自然诗意的对应,另一种植物“朝颜”亦是如此。志贺直哉的散文《牵牛花》里写到“因为爱睡早觉,没有机会看初开的花,见到的大半已被太阳晒得有些蔫了,显出憔悴的样子,并不特别喜欢。可是今年夏天,一早就起床,见到了刚开的花,那娇嫩的样子,实在很美,同美人蕉、天竺葵比起来,又显得格外艳丽。牵牛花的生命不过一二小时,看它那娇嫩的神情,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年少时代。”邂逅美丽也是要赶早的,大人们常打趣即使天上真的掉钱也都被早起人的捡走了。印象中的牵牛花生在那些荒芜杂乱的地方,却在夏日秋季的清晨开着安静孤独的蓝朵。它们是我幼年上学路上的缤纷的点缀,反倒是长大后居于城市也无太多的赶早人很少见到了。比起朝颜这么短暂,木槿其实开得还是久一些,只是在傍晚显得倦怠的枯色。

木槿属于锦葵科的植物,这个科属的植物很多都在炎炎夏日尽情绽放,像锦葵、秋葵、蜀葵、朱槿、木芙蓉等。说到木槿,就来说说更加艳丽夺目的朱槿。最初却也是在那部我所喜爱的电影《扶桑花女孩》得知这种植物的,为了日益衰落的小镇重新发展起来,乡村的女孩子们积极加入建设夏威夷娱乐中心发展旅游项目。扶桑花是夏威夷的州花,女孩子们穿着奔放的草裙跳起热情的舞蹈正是佩戴着扶桑的花朵,红艳耀眼。女孩们以这种热带植物般的热情终于使投资方愿意发展这个小镇,被影片中自强独立的舞蹈老师和积极应对的女孩子们感动。这种在《南方草木状》里就有记录的植物,古人更是毫不吝啬称赞其美丽,“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鲜。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比起木槿总是在篱笆角落,朱槿因其观赏上的夺目经常用于园林绿化作物。有一年正是在苏州的虎丘见到朱槿,夏末秋初,红艳艳的花朵开得灿烂,只是我的心情惨然才去园林闲逛散心,风景正好,在我眼里也只是寻常,细长的花梗垂落于风中摇摆。



木槿似乎只是在乡村更常见,素朴寂静,即使在《诗经》中以美人盛赞。看到过要凋落时分的木槿花朵,本来淡雅的粉紫色褪色成一种枯皱的淡紫。纳兰《浣溪沙》里有一句,“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在后来已非少年时读到有一种怅然的深刻印象。我想到了少女时候在乡村里常见木槿花开花落,可能要到很后来,也会觉得即使在作为乡村女孩没有什么见识的傻丫头时候却也是人生中相当美好的一段时光吧。锦缎般的年华正是如水流去在当时却并不觉得可惜,全部在那些所谓无意义的日子里已经挥霍殆尽。并没有如现在小孩子忙着上培训补习班,并没有机会出去县城以外的世界看看,但怎样的时光都是逝者如斯夫并无给人后知后觉的遗憾与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