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为信仰充值
书房君说:
“为信仰充值”是我看《岛上书店》时脑海里不断闪过的一句话。
它让我想起了高中学校旁边的“知心书店”。
踏着下午4点放学的铃声到校门口觅食,饱腹的路边摊和糖水店,还有那间小小的藏着整个世界的书店。
从校门口出来后,沿着泥泞的小路一直前行,拐角处便可看见它微弱地闪着光。想买到畅销的书籍,得一放学就狂奔过来,不然往往会扑空,“没有啦没有啦,等几天啊。”
这里人头攒动,看到喜欢的书,还得拨开前面的同学借道。这里很热,头顶上的风扇呼呼地响,丝毫不影响我们翻阅喜欢的书。这里是每个人的“1平米天地”,见证了三年的青春,只是太久没回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作为一本全球畅销书,“25国读书含泪推荐 ”等字眼拉高了读者们对它的期望值。网络上充满争议性的书评,“情节简单平庸,手法老套乏味”、“一本笔触简洁精准、情感细腻温情的小说”,有时候看书评比看书还刺激,毕竟文字是诚实的,它总能巧妙地表露出你个人的性格色彩。
那么,到底它值不值得一读?我们还是要亲自上阵。思想蠢蠢欲动,宁可多走点弯路,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发春的机会。
01
【爱与救赎】
每个人的生命中
都有最艰难的一年
《岛上书店》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故事的发展如脑海里想象中的一般,有序地进行着。但是,这并不妨碍书房君对它的喜爱,文字温柔、有趣、暖洋洋,不低估读者,不文艺腔,真诚不矫揉造作。
在未遇到玛雅之前,愤世嫉俗的书店老板A.J.费克里,正过着操蛋的生活。
中年丧妻,性情古怪,不与小岛上的居民交流来往,讨厌阅读的书籍列出来一大堆,“我不喜欢后现代主义、后世界末日的背景、已亡故的讲述者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对那些按说是机巧形式的设置、多种字体、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的照片——根本说来,任何一种花招——我都几乎没有共鸣。”决不强求自己卖不喜欢的书,就算这些书能带动书店的客源,用“顽固”来形容A.J.最好不过了。
即使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夏季游客,但他对这些游客充满厌恶感,每天酗酒吃冷冻食品,浑浑噩噩,唯有一本《帖木儿》(收藏价值极高的一本书)能给他带来生活的快感。
偏偏有一天,《帖木儿》被AJ弄丢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像过不下去了。”最绝望的处境莫过于此吧。
但玛雅的出现,让他与周围的人产生了联系。兰比亚斯警长、伊斯梅、丹尼尔、阿米莉亚 ...在乎玛雅,让他愿意与这个世界妥协,开始接纳并喜欢上了开图书派对等一系列以前厌恶的事情。AJ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座孤岛,也不那么排斥其他人推荐的书籍,因为爱与沟通,这个中年男子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当事情的发展脱离自己的掌控,变得越来越坏,夜晚辗转反侧苦苦追寻,始终找不到答案,那样的日子,艰苦而绝望。
最艰难的那一年,AJ遇到了玛雅。你呢,那一年是怎么过来的?
02
【改变】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岛上书店》的治愈,在于书里提到的人物的改变。潜移默化之下,每个人都在往美好的方面发展,故事情节不拖泥带水,读起来让人心情舒畅。
AJ从一个自私偏执狂大叔,到一个愿意与人交流分享,为了书店的谋生而妥协自己的读书观,用笨拙的方式追求阿米莉亚的书店老板...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旦一个人开始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阿米莉亚,从一个恋爱偏执狂的大龄图书馆推销员,到与AJ在阅读中碰撞出爱的火花,组建家庭的睿智女性。她的大部分爱情观是从小说中学到的,这并没有把她的价值观带偏,幻想成为琼瑶式女主角,反而让她能以包容的爱,包容爱情、婚姻里的不完美。
“她三十岁了,觉得自己到现在应该已经遇到某个人。”很庆幸,她遇见了AJ。
兰比亚斯警长,从偶尔读一读犯罪小说的不喜欢回家的离异警长,到成为书店的常客,阅读水平从杰弗里·迪弗、詹姆斯·帕特森到后来的卖尤·奈斯博和埃尔莫·伦纳德的平装书,再到沃尔特·莫斯利、科马克·麦卡锡的进阶。
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元化,除了主持一个读书小组外,兰比亚斯警长鼓起勇气追求美丽的伊斯梅...
“你这本书上架已经有好几年了,我读过情节摘要和封底引用的话。一位关心人的老师、教母,正直优秀的社区成员,妹夫以及女儿的照顾者。婚姻不幸,可能是结婚结得太早吧,但是也尽了力。...但是,足够让我想读下去。”这样的表白,足矣
伊斯梅,她曾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这么事事看不顺眼?”。这位流产了七次,对人生失去激情的人妇,迎来了如何的改变?书房君就不透露了,自己看书去吧。
03
【书】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网友评论 ,《岛上书店》就是小说界的“K歌之王”嘛。
是书,将这本书里的孤独、爱和救赎连接起来。贯穿始终的收藏珍品《帖木儿》,为AJ带来了玛雅,还救赎了伊斯梅,延续了AJ一年的生命 。
书里的每个篇章标题都是一本书名,开头的一段便是AJ给这本书的书评 。这些书评的变化,也是AJ从极度思念亡妻的厌世鳏夫到慈父角色过渡的体现。
读完《岛上书店》再回头看看AJ列出的书单,“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而你此刻发生的事情,说不定正在某本书里呈现出来。
本书中AJ为玛雅列的短篇小说书单(也是本书各个篇章名称)奉上,大家可以选取感兴趣的篇章,进行深度阅读哦。
《待宰的羔羊》:在这篇短篇小说里,妻子用冻羊腿打死了丈夫,然后让警察吃了这条羊腿,以此处理这件凶器。作者是罗尔德·达尔,英国作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已拍成电影)。
《像里茨饭店那样大的钻石》: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用钻石建造的小镇所遇到的挑战。AJ认为这个故事写作手法巧妙,值得一读。
《咆哮营的幸运儿》:布赖特·哈特作品,讲述一个采矿营地收养了“印第安宝宝”的故事。AJ说,第一次读到它是在大学参与文学讨论会时,但没有丝毫感觉;但很多年之后再次阅读时,他却哭得很厉害,书本上都留下泪渍。他认为,小说应该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阅读。他告诫玛雅:“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世界的感觉》:理查德·鲍什,讲述了胖乎乎的女孩跟爷爷一起住,她参加体操训练,好在小学的汇报演出上表演的故事。AJ对鲍什能把这样一件类似于小插曲的作品写得惊心动魄感到惊讶,他教导玛雅要记住:一次手撑跳跃表演,完全有可能像坠机事件一样戏剧性十足。但这段里最让人感到温馨的是,AJ说自己人生中会有一些阶段让自己更有心情阅读短篇小说,其中一个阶段正好是玛雅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哪有时间读长篇小说呢,我的小女孩?”
《好人难寻》:奥康纳作品,讲述全家出游时出了岔子的故事。这是艾米莉娅最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而AJ在此前并不知道她性格中有这些奇怪而隐秘的方面。他说: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马克·吐温作品,讲述一个嗜赌之人和他被打败的青蛙的故事。这篇小说胜在吐温信笔书写的叙述富有乐趣。
《穿夏裙的女孩》:欧文·肖作品。AJ除了借助这一篇与玛雅探讨写作中要考虑到的“逆转”问题,也给玛雅建议:不是专门说写作,不过,有一天,你也许会想到婚姻。要是有谁觉得你在一屋子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就选那个人吧。
《与父亲的对话》:格蕾斯·佩利,讲述垂死的父亲与女儿谈论何为讲故事的“最佳”方式。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塞林格作品。玛雅参加县里短篇小说竞赛的《海滩一日》让AJ想到了塞林格的短篇。AJ推荐这一篇是因为觉得玛雅应该得第一名,他说,获奖对销售来说多少有其重要性,但就质量来说很少有关。
《泄密的心》:爱伦·坡的作品,AJ推荐这一篇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攻读美国文学博士学位时,研究对象便是爱伦坡。
《铁头》:艾梅·本德作品,讲述南瓜脑子的父母有个铁脑袋的孩子,“新生的一切并非都比老旧的糟糕”。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雷蒙德·卡佛,故事是两对夫妇越喝越醉,讨论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AJ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考虑:为什么我们写我们不喜欢、讨厌、承认有缺点的事物,要比写我们喜爱的事物容易得多?这是AJ最喜欢的一个短篇,但他无法讲出喜爱的原因所在。他同时也补了一句:你和阿米莉娅也是我最喜欢的人。
《书店老板》:罗尔德·达尔作品,AJ推荐这一篇给玛雅主要是因为这个角色与他本人有共鸣。而且他说,在书店这一行做得越久,就越相信这一点是所有的意义所在:跟人沟通,只有沟通。
-END-
分割线
书房最新活动
观影:《为你取名的那一天》
时间:2017年7月19日 周三 19:30
说明:来店任意消费即可参加
活动:做一个“有味道”的都市人
时间:2017年7月21日 周五 20:00
课程提纲:
1.香水基本知识
从香型告诉你什么香水适合你
怎样看香水香调、香水成分
2.香水背后潜藏的性格信息
品鉴多款单香
教你分析使用不同香水的人的性格特点
3.不同场合香水用香法则
面试、开会、谈判不同场景下
如何自由切换香水给人留下最完美的印象
做一个“有味道”的都市人
女人固然要懂香水,男人若不知香水为何物,则男人永远升不了品格。
“为信仰充值”是我看《岛上书店》时脑海里不断闪过的一句话。
它让我想起了高中学校旁边的“知心书店”。
踏着下午4点放学的铃声到校门口觅食,饱腹的路边摊和糖水店,还有那间小小的藏着整个世界的书店。
从校门口出来后,沿着泥泞的小路一直前行,拐角处便可看见它微弱地闪着光。想买到畅销的书籍,得一放学就狂奔过来,不然往往会扑空,“没有啦没有啦,等几天啊。”
这里人头攒动,看到喜欢的书,还得拨开前面的同学借道。这里很热,头顶上的风扇呼呼地响,丝毫不影响我们翻阅喜欢的书。这里是每个人的“1平米天地”,见证了三年的青春,只是太久没回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
作为一本全球畅销书,“25国读书含泪推荐 ”等字眼拉高了读者们对它的期望值。网络上充满争议性的书评,“情节简单平庸,手法老套乏味”、“一本笔触简洁精准、情感细腻温情的小说”,有时候看书评比看书还刺激,毕竟文字是诚实的,它总能巧妙地表露出你个人的性格色彩。
那么,到底它值不值得一读?我们还是要亲自上阵。思想蠢蠢欲动,宁可多走点弯路,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发春的机会。
01
【爱与救赎】
每个人的生命中
都有最艰难的一年
《岛上书店》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故事的发展如脑海里想象中的一般,有序地进行着。但是,这并不妨碍书房君对它的喜爱,文字温柔、有趣、暖洋洋,不低估读者,不文艺腔,真诚不矫揉造作。
在未遇到玛雅之前,愤世嫉俗的书店老板A.J.费克里,正过着操蛋的生活。
中年丧妻,性情古怪,不与小岛上的居民交流来往,讨厌阅读的书籍列出来一大堆,“我不喜欢后现代主义、后世界末日的背景、已亡故的讲述者以及魔幻现实主义。对那些按说是机巧形式的设置、多种字体、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的照片——根本说来,任何一种花招——我都几乎没有共鸣。”决不强求自己卖不喜欢的书,就算这些书能带动书店的客源,用“顽固”来形容A.J.最好不过了。
即使书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夏季游客,但他对这些游客充满厌恶感,每天酗酒吃冷冻食品,浑浑噩噩,唯有一本《帖木儿》(收藏价值极高的一本书)能给他带来生活的快感。
偏偏有一天,《帖木儿》被AJ弄丢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像过不下去了。”最绝望的处境莫过于此吧。
但玛雅的出现,让他与周围的人产生了联系。兰比亚斯警长、伊斯梅、丹尼尔、阿米莉亚 ...在乎玛雅,让他愿意与这个世界妥协,开始接纳并喜欢上了开图书派对等一系列以前厌恶的事情。AJ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座孤岛,也不那么排斥其他人推荐的书籍,因为爱与沟通,这个中年男子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当事情的发展脱离自己的掌控,变得越来越坏,夜晚辗转反侧苦苦追寻,始终找不到答案,那样的日子,艰苦而绝望。
最艰难的那一年,AJ遇到了玛雅。你呢,那一年是怎么过来的?
02
【改变】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岛上书店》的治愈,在于书里提到的人物的改变。潜移默化之下,每个人都在往美好的方面发展,故事情节不拖泥带水,读起来让人心情舒畅。
AJ从一个自私偏执狂大叔,到一个愿意与人交流分享,为了书店的谋生而妥协自己的读书观,用笨拙的方式追求阿米莉亚的书店老板...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旦一个人开始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阿米莉亚,从一个恋爱偏执狂的大龄图书馆推销员,到与AJ在阅读中碰撞出爱的火花,组建家庭的睿智女性。她的大部分爱情观是从小说中学到的,这并没有把她的价值观带偏,幻想成为琼瑶式女主角,反而让她能以包容的爱,包容爱情、婚姻里的不完美。
“她三十岁了,觉得自己到现在应该已经遇到某个人。”很庆幸,她遇见了AJ。
兰比亚斯警长,从偶尔读一读犯罪小说的不喜欢回家的离异警长,到成为书店的常客,阅读水平从杰弗里·迪弗、詹姆斯·帕特森到后来的卖尤·奈斯博和埃尔莫·伦纳德的平装书,再到沃尔特·莫斯利、科马克·麦卡锡的进阶。
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元化,除了主持一个读书小组外,兰比亚斯警长鼓起勇气追求美丽的伊斯梅...
“你这本书上架已经有好几年了,我读过情节摘要和封底引用的话。一位关心人的老师、教母,正直优秀的社区成员,妹夫以及女儿的照顾者。婚姻不幸,可能是结婚结得太早吧,但是也尽了力。...但是,足够让我想读下去。”这样的表白,足矣
伊斯梅,她曾扪心自问“我什么时候这么事事看不顺眼?”。这位流产了七次,对人生失去激情的人妇,迎来了如何的改变?书房君就不透露了,自己看书去吧。
03
【书】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网友评论 ,《岛上书店》就是小说界的“K歌之王”嘛。
是书,将这本书里的孤独、爱和救赎连接起来。贯穿始终的收藏珍品《帖木儿》,为AJ带来了玛雅,还救赎了伊斯梅,延续了AJ一年的生命 。
书里的每个篇章标题都是一本书名,开头的一段便是AJ给这本书的书评 。这些书评的变化,也是AJ从极度思念亡妻的厌世鳏夫到慈父角色过渡的体现。
读完《岛上书店》再回头看看AJ列出的书单,“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而你此刻发生的事情,说不定正在某本书里呈现出来。
本书中AJ为玛雅列的短篇小说书单(也是本书各个篇章名称)奉上,大家可以选取感兴趣的篇章,进行深度阅读哦。
《待宰的羔羊》:在这篇短篇小说里,妻子用冻羊腿打死了丈夫,然后让警察吃了这条羊腿,以此处理这件凶器。作者是罗尔德·达尔,英国作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已拍成电影)。
《像里茨饭店那样大的钻石》:菲茨杰拉德的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用钻石建造的小镇所遇到的挑战。AJ认为这个故事写作手法巧妙,值得一读。
《咆哮营的幸运儿》:布赖特·哈特作品,讲述一个采矿营地收养了“印第安宝宝”的故事。AJ说,第一次读到它是在大学参与文学讨论会时,但没有丝毫感觉;但很多年之后再次阅读时,他却哭得很厉害,书本上都留下泪渍。他认为,小说应该在适合它的人生阶段去阅读。他告诫玛雅:“我们在二十岁有共鸣的东西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不一定能产生共鸣,反之亦然。书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世界的感觉》:理查德·鲍什,讲述了胖乎乎的女孩跟爷爷一起住,她参加体操训练,好在小学的汇报演出上表演的故事。AJ对鲍什能把这样一件类似于小插曲的作品写得惊心动魄感到惊讶,他教导玛雅要记住:一次手撑跳跃表演,完全有可能像坠机事件一样戏剧性十足。但这段里最让人感到温馨的是,AJ说自己人生中会有一些阶段让自己更有心情阅读短篇小说,其中一个阶段正好是玛雅蹒跚学步的时候——“我哪有时间读长篇小说呢,我的小女孩?”
《好人难寻》:奥康纳作品,讲述全家出游时出了岔子的故事。这是艾米莉娅最喜欢的一篇短篇小说,而AJ在此前并不知道她性格中有这些奇怪而隐秘的方面。他说: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卡拉维拉县驰名的跳蛙》:马克·吐温作品,讲述一个嗜赌之人和他被打败的青蛙的故事。这篇小说胜在吐温信笔书写的叙述富有乐趣。
《穿夏裙的女孩》:欧文·肖作品。AJ除了借助这一篇与玛雅探讨写作中要考虑到的“逆转”问题,也给玛雅建议:不是专门说写作,不过,有一天,你也许会想到婚姻。要是有谁觉得你在一屋子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就选那个人吧。
《与父亲的对话》:格蕾斯·佩利,讲述垂死的父亲与女儿谈论何为讲故事的“最佳”方式。
《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塞林格作品。玛雅参加县里短篇小说竞赛的《海滩一日》让AJ想到了塞林格的短篇。AJ推荐这一篇是因为觉得玛雅应该得第一名,他说,获奖对销售来说多少有其重要性,但就质量来说很少有关。
《泄密的心》:爱伦·坡的作品,AJ推荐这一篇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攻读美国文学博士学位时,研究对象便是爱伦坡。
《铁头》:艾梅·本德作品,讲述南瓜脑子的父母有个铁脑袋的孩子,“新生的一切并非都比老旧的糟糕”。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雷蒙德·卡佛,故事是两对夫妇越喝越醉,讨论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AJ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考虑:为什么我们写我们不喜欢、讨厌、承认有缺点的事物,要比写我们喜爱的事物容易得多?这是AJ最喜欢的一个短篇,但他无法讲出喜爱的原因所在。他同时也补了一句:你和阿米莉娅也是我最喜欢的人。
《书店老板》:罗尔德·达尔作品,AJ推荐这一篇给玛雅主要是因为这个角色与他本人有共鸣。而且他说,在书店这一行做得越久,就越相信这一点是所有的意义所在:跟人沟通,只有沟通。
-END-
分割线
书房最新活动
观影:《为你取名的那一天》
时间:2017年7月19日 周三 19:30
说明:来店任意消费即可参加
活动:做一个“有味道”的都市人
时间:2017年7月21日 周五 20:00
课程提纲:
1.香水基本知识
从香型告诉你什么香水适合你
怎样看香水香调、香水成分
2.香水背后潜藏的性格信息
品鉴多款单香
教你分析使用不同香水的人的性格特点
3.不同场合香水用香法则
面试、开会、谈判不同场景下
如何自由切换香水给人留下最完美的印象
做一个“有味道”的都市人
女人固然要懂香水,男人若不知香水为何物,则男人永远升不了品格。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