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杖侍从-穿裙子的“打不死”男主角
最近的塔罗慢教课上到了宫廷牌,大家困在了“当两个元素开始化学作用时,应该怎么想象它们会发生的事情呢?”
大家的反应是:非常的不好想象,加上如果对四元素理解还不够,很难理解为什么火的A特点就会被风的A特点冲击,而不是被风的B特点冲击呢?
我打算举个很长的例子,你们要有耐心听完哦~
我从《奇葩说》第一季的海选就开始看,选了几位非常有代表性的选手,借他们在辩论场上的特点来说一下宫廷牌里的四张侍从牌。如果没看过《奇葩说》节目的人也不用担心,我并不会着墨过多在选手身上,更多是提取他们的特点。
先来看下四张侍从牌
在韦特塔罗里他们长这样
▼
不知道韦特时代的人是不是可以秒懂这些人设?换成21世纪的人并不能够一眼就GET到牌里人物的重点,毕竟他们穿得要么太朴素要么太浮夸,需要给他们换发型换衣服换人设。
《奇葩说》是一档辩论节目,辩论带有强烈的“风”能量:选手们都要有灵活、善变、思维快、随时寻找新论点、目的都是说服别人、头脑和口才并驾齐驱。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选手们却各有各的特色,是什么让他们不同?
塔罗的角度里,来自主要能量和辅助能量的不同,就好比侍从牌中,“风”只是一杯牛奶,把它放在咖啡里和放在红茶里,产生的味道绝对不同。
第一位出场的是我很欣赏的选手——姜思达。他是《奇葩说》舞台上成长极为迅速的一个人,从最开始差点被淘汰,到第三季主要辩手选队友时是最后一个被选的,再到总决赛差点拿到冠军,目前第四季时微博粉丝上百万。他在四季《奇葩说》里几乎实现着一年翻一倍,一年跨越大台阶的速度。
比起成长速度来,“火”元素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原因比较简单,火元素有种迷之自信:我永远不满足自己眼前的状态,我永远觉得以后的自己会更好。
这种能力用得好,会在自我突破时非常管用,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成了盲目乐观、对谁都无比信任的傻白甜。
当这样的火搭配上风,眼前就会出现两个形象:一个是所有热血型的电影或漫画里的“打不死”男主角,越挫越勇,永不言败,并且他们翻盘靠的是脑子不是莫名其妙的运气,比如海贼王路飞和蜘蛛侠;另一个,是真心诚意想帮你但却偏偏越帮越忙的糊涂蛋,比如蜡笔小新。
这两个形象都属于同一张牌——权杖侍从。
那姜思达辩论时候的哪些特点符合权杖侍从呢?
首先,他的个人成长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就是辩论能力的突飞猛进。
最初阶段,姜思达的辩论带着浓浓的校园辩坛风:生硬的立论,复杂的数据,寻找逻辑上严谨的论据,但是,枯燥无聊。
《奇葩说》虽然是一档辩论形式的综艺节目,但它和实际的辩论并不相同,它的原则是说服全场的100名观众支持自己,谁说服的多谁就赢,而不是由主席来判断自己的立论选得好不好、逻辑严不严谨。这就要求选手不仅要有辩论能力,还要具备相当强的感染力和演说能力,甚至是肢体表达能力。
刚开始的姜思达呈现出来的是僵硬、找不到北、我在这里做什么的困惑。
但他没有放弃,这是典型的火型意志——跌倒之处就是最好的翻盘机会。
因为,大家对你的印象已经成型了,而且是一个不佳印象,那么只要稍微调整下,大家就会对你改观,这比起一来就呈现最佳状态的人,上升空间大多了。(PS:这也是赵薇塑造了小燕子之后难以再有其他角色能够超越的原因,当然,也和赵薇强烈的土性有关。)
(这算是微调吗?)
于是在第二季里,姜思达改变了。
他先选了比较简单的改变——外型。
《奇葩说》之所以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原因就在于它寻找那些勇于表达自我的人。它输出的选手之所以独特并不全是因为这些人在原来的领域里都是佼佼者,而是因为他们走的就是一条“我就是我”的路,强烈的不屈服,浓烈的情感,在尊重自我价值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血水里滚出来的。所以,他们生动,没有标签,形象多变。《奇葩说》主要输出的价值观就是坚持并绽放自我。而外型是最直接的自我呈现。
姜思达的突破方式是把自己的人设调成了名媛“大美玲”,来看两张图。
这是第一季时的造型:
这是第三季:
对比鲜明,也惹人非议。
《奇葩说》场上时不时穿裙子的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肖骁,一个是他,最后,穿得最多的人是姜思达。
他通过外型的改变成功的让人记住了他。
这里就是典型的火风搭配。
火带来强烈的要改变自我、迎接挑战、不放弃超越自己的目标,风让他开动脑子去想怎么做。如果只是单一的火,他可能会往一条死胡同里钻,会执拗的去钻研怎么更好的立论结辩。风让他先判断形势,观察分析节目的特点,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
如果一个人太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反而因为太紧张而发挥失常。这是火元素的弱点,还好,风弥补了这一点。风降低了火的焦虑削减了它的固执,你看在自然界里风都是带走了火的热量(煽风点火的原理是快速和大量的风,而不是吹了就走的风)。
所以当一个人钻牛角尖时从塔罗的角度调整是降他的火,不是给他说道理,是让他把多余过盛的精力发挥到其他地方,转换他的需求,这比请一万个老师来说理都管用,说理只会增加火的对抗——这才是煽风点火。
火有强烈的自尊心,当火元素的人失败时,他最希望听到的不是“你尽力就好”(这对水元素人管用),而是再找个挑战证明自己,这才是对他来说最适合的疗伤方式。
如果没有其他元素介入,单一的元素最终都会走入瓶颈。元素之间需要轮转,能量需要流通,呈现出来的才是人的思维改变,自我突破。四元素的轮转关系和中国的五行生克类似,它也有自己的规律。
五行的生克规律是,水多了需要加入木或者土来保持平衡,至于是把水转成木好还是把水调伏住好,因势而定。塔罗的轮转逻辑是,火要变成风,就先吸纳风的优点,至于要不要完全变成风,也是因势而定。这比较像我们的人格整合,找到一个理想人格,模仿认同,最后把他变成自己的。
所以,权杖侍从代表的意思就是我原来是个火元素为主的人,但我想吸纳风的特点,而不改变火的本质,我应该怎么做。
姜思达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最终完成了逆袭,第三季时场场都能爆出华丽论点,到了总决赛,13分钟的发言让所有对手和导师放弃奇袭,而这段视频也让更多人了解他。而我觉得他能走到这一步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找到了如何放松自己。
放松,游戏,享受,不着急,这样的人生心态非常难得。自由而不散乱,轻松而不盲从。权杖侍从知道现在着急给自己定位并不明智,他还有更多的未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去探索,他脱离了火元素对自我的依赖,有耐心等待更好自己的出现。
他看清楚了自我的花招是“赶紧找到一个理想的我”,这不是目标,这是虚弱。
姜思达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没有签约马东的公司,他觉得自己还不是“艺人”,他想做自己的内容,什么内容呢?
有一天晚上,大概八点过,我收到一条姜思达公众号的推送,说“如果你愿意,在后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我在未来三天可能会来敲门,别问干嘛(家里太乱记得打扫哦)(办公室也无妨)(好期待瞅瞅)”。
他后来写了篇文章说,他从几百份北京的地址里见了66个人,平均交流时间7分钟,7分钟里做一件事:“我给你画笔,请帮我画出你现在最想要的东西”。
他用一张画纸收集了66个生活在北京年轻人的梦想,每个梦想背后站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一次,梦想不再是遥远的满是泡沫的虚幻模样,不再充满镁光灯和苦难的眼泪,他从柴米油盐中走出来,点一根烟,泡杯咖啡,坐在你面前,很平淡,很真实。
(66个人的梦想,图片来自公众号“思达帕特”)
至于更多有关权杖侍从的理解,请关注我的塔罗慢教课。
大家的反应是:非常的不好想象,加上如果对四元素理解还不够,很难理解为什么火的A特点就会被风的A特点冲击,而不是被风的B特点冲击呢?
我打算举个很长的例子,你们要有耐心听完哦~
我从《奇葩说》第一季的海选就开始看,选了几位非常有代表性的选手,借他们在辩论场上的特点来说一下宫廷牌里的四张侍从牌。如果没看过《奇葩说》节目的人也不用担心,我并不会着墨过多在选手身上,更多是提取他们的特点。
先来看下四张侍从牌
在韦特塔罗里他们长这样
▼
![]() |
不知道韦特时代的人是不是可以秒懂这些人设?换成21世纪的人并不能够一眼就GET到牌里人物的重点,毕竟他们穿得要么太朴素要么太浮夸,需要给他们换发型换衣服换人设。
《奇葩说》是一档辩论节目,辩论带有强烈的“风”能量:选手们都要有灵活、善变、思维快、随时寻找新论点、目的都是说服别人、头脑和口才并驾齐驱。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选手们却各有各的特色,是什么让他们不同?
塔罗的角度里,来自主要能量和辅助能量的不同,就好比侍从牌中,“风”只是一杯牛奶,把它放在咖啡里和放在红茶里,产生的味道绝对不同。
第一位出场的是我很欣赏的选手——姜思达。他是《奇葩说》舞台上成长极为迅速的一个人,从最开始差点被淘汰,到第三季主要辩手选队友时是最后一个被选的,再到总决赛差点拿到冠军,目前第四季时微博粉丝上百万。他在四季《奇葩说》里几乎实现着一年翻一倍,一年跨越大台阶的速度。
比起成长速度来,“火”元素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原因比较简单,火元素有种迷之自信:我永远不满足自己眼前的状态,我永远觉得以后的自己会更好。
这种能力用得好,会在自我突破时非常管用,简直就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成了盲目乐观、对谁都无比信任的傻白甜。
当这样的火搭配上风,眼前就会出现两个形象:一个是所有热血型的电影或漫画里的“打不死”男主角,越挫越勇,永不言败,并且他们翻盘靠的是脑子不是莫名其妙的运气,比如海贼王路飞和蜘蛛侠;另一个,是真心诚意想帮你但却偏偏越帮越忙的糊涂蛋,比如蜡笔小新。
这两个形象都属于同一张牌——权杖侍从。
![]() |
那姜思达辩论时候的哪些特点符合权杖侍从呢?
首先,他的个人成长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就是辩论能力的突飞猛进。
最初阶段,姜思达的辩论带着浓浓的校园辩坛风:生硬的立论,复杂的数据,寻找逻辑上严谨的论据,但是,枯燥无聊。
《奇葩说》虽然是一档辩论形式的综艺节目,但它和实际的辩论并不相同,它的原则是说服全场的100名观众支持自己,谁说服的多谁就赢,而不是由主席来判断自己的立论选得好不好、逻辑严不严谨。这就要求选手不仅要有辩论能力,还要具备相当强的感染力和演说能力,甚至是肢体表达能力。
刚开始的姜思达呈现出来的是僵硬、找不到北、我在这里做什么的困惑。
但他没有放弃,这是典型的火型意志——跌倒之处就是最好的翻盘机会。
因为,大家对你的印象已经成型了,而且是一个不佳印象,那么只要稍微调整下,大家就会对你改观,这比起一来就呈现最佳状态的人,上升空间大多了。(PS:这也是赵薇塑造了小燕子之后难以再有其他角色能够超越的原因,当然,也和赵薇强烈的土性有关。)
(这算是微调吗?)
于是在第二季里,姜思达改变了。
他先选了比较简单的改变——外型。
《奇葩说》之所以非常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原因就在于它寻找那些勇于表达自我的人。它输出的选手之所以独特并不全是因为这些人在原来的领域里都是佼佼者,而是因为他们走的就是一条“我就是我”的路,强烈的不屈服,浓烈的情感,在尊重自我价值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血水里滚出来的。所以,他们生动,没有标签,形象多变。《奇葩说》主要输出的价值观就是坚持并绽放自我。而外型是最直接的自我呈现。
姜思达的突破方式是把自己的人设调成了名媛“大美玲”,来看两张图。
这是第一季时的造型:
![]() |
这是第三季:
![]() |
对比鲜明,也惹人非议。
《奇葩说》场上时不时穿裙子的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肖骁,一个是他,最后,穿得最多的人是姜思达。
他通过外型的改变成功的让人记住了他。
这里就是典型的火风搭配。
火带来强烈的要改变自我、迎接挑战、不放弃超越自己的目标,风让他开动脑子去想怎么做。如果只是单一的火,他可能会往一条死胡同里钻,会执拗的去钻研怎么更好的立论结辩。风让他先判断形势,观察分析节目的特点,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
如果一个人太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反而因为太紧张而发挥失常。这是火元素的弱点,还好,风弥补了这一点。风降低了火的焦虑削减了它的固执,你看在自然界里风都是带走了火的热量(煽风点火的原理是快速和大量的风,而不是吹了就走的风)。
所以当一个人钻牛角尖时从塔罗的角度调整是降他的火,不是给他说道理,是让他把多余过盛的精力发挥到其他地方,转换他的需求,这比请一万个老师来说理都管用,说理只会增加火的对抗——这才是煽风点火。
火有强烈的自尊心,当火元素的人失败时,他最希望听到的不是“你尽力就好”(这对水元素人管用),而是再找个挑战证明自己,这才是对他来说最适合的疗伤方式。
如果没有其他元素介入,单一的元素最终都会走入瓶颈。元素之间需要轮转,能量需要流通,呈现出来的才是人的思维改变,自我突破。四元素的轮转关系和中国的五行生克类似,它也有自己的规律。
五行的生克规律是,水多了需要加入木或者土来保持平衡,至于是把水转成木好还是把水调伏住好,因势而定。塔罗的轮转逻辑是,火要变成风,就先吸纳风的优点,至于要不要完全变成风,也是因势而定。这比较像我们的人格整合,找到一个理想人格,模仿认同,最后把他变成自己的。
所以,权杖侍从代表的意思就是我原来是个火元素为主的人,但我想吸纳风的特点,而不改变火的本质,我应该怎么做。
姜思达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他最终完成了逆袭,第三季时场场都能爆出华丽论点,到了总决赛,13分钟的发言让所有对手和导师放弃奇袭,而这段视频也让更多人了解他。而我觉得他能走到这一步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找到了如何放松自己。
放松,游戏,享受,不着急,这样的人生心态非常难得。自由而不散乱,轻松而不盲从。权杖侍从知道现在着急给自己定位并不明智,他还有更多的未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去探索,他脱离了火元素对自我的依赖,有耐心等待更好自己的出现。
他看清楚了自我的花招是“赶紧找到一个理想的我”,这不是目标,这是虚弱。
姜思达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没有签约马东的公司,他觉得自己还不是“艺人”,他想做自己的内容,什么内容呢?
有一天晚上,大概八点过,我收到一条姜思达公众号的推送,说“如果你愿意,在后台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我在未来三天可能会来敲门,别问干嘛(家里太乱记得打扫哦)(办公室也无妨)(好期待瞅瞅)”。
他后来写了篇文章说,他从几百份北京的地址里见了66个人,平均交流时间7分钟,7分钟里做一件事:“我给你画笔,请帮我画出你现在最想要的东西”。
他用一张画纸收集了66个生活在北京年轻人的梦想,每个梦想背后站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一次,梦想不再是遥远的满是泡沫的虚幻模样,不再充满镁光灯和苦难的眼泪,他从柴米油盐中走出来,点一根烟,泡杯咖啡,坐在你面前,很平淡,很真实。
(66个人的梦想,图片来自公众号“思达帕特”)
至于更多有关权杖侍从的理解,请关注我的塔罗慢教课。
![]() |
-
兰兰的天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15 18: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