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自我觉醒 第五章 人性的进步 第三节 进步
既然了解到人的性格有这么多弱点,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些性格弱点呢?
除了需要社会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之外,我们个人也可学习自我心里治愈方法,《自我疗愈心理学》、《心灵治愈》、《阳光心态》、《心理暗示里》、《自控力》等都是很不错的书籍,很好的讲解了自我完善的方法,且提供给我们一些切实可用的工具。
我们需要诚实,不仅对他人诚实,也要对自己诚实。
诚实的看待自己,真实的关注自己,清楚的了解自己,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如果发现或怀疑自己有心里问题,则要正视。当然对于正常人来说,能有好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性格,还是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的。
了解了人性的弱点不一定非要努力去克服或弥补,就像走路走到河边,不一定要跳河,看到了危险,认识到就好,记住以后到此处绕道便是,如果能弥补的话,就像搭桥,但那是有能力后做的事,“人无完人”仍将伴随我们一生,不过就是在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上,不要因自己脆弱的一面而消耗掉美丽的年华。
人性的进步是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性的进步是需要其他条件的,不能孤立的单纯追求性格的完善。我们都是活在他人的眼中的人,每个人与他人都不能隔绝影响,事实上,社会整体关系的动态,微观之下就是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链,至于用“链”,这个词才能更贴切的解释人的社会性,一个人的善良,有时候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人的一次行为有时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很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因周围人的心理变化对他们有交集的人再次产生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未必正确,但至少是近似的道理。
无视是最大的伤害,沉默是最大烈度的愤怒,沉默是最大声的哭泣,无视和沉默都是对人性的伤害,真诚不敢发声是对虚假的纵容,善良者的沉默是对奸恶之徒的姑息,路怒症者、愤青是一种不选择沉默的态度。
性格的完善是需要主动寻求环境的磨练的,傲慢与偏见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阻碍因素,最难避免的,所以在自己难以劝服自己的情况下,是需要改变所处环境来达到自我完善目的的。越是物质、文化发达的地区,越是容易涌现精神上不断追求的人,人们越容易产生对相对落后地区的人的歧视。
曾经看过一组漫画故事,是说女人和男人的爱情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其中一组是说女人缺乏爱,于是找男人完整的爱来弥补自己,可是好景不长,要么是因为自己看到不同男人的爱越来越多,从而挑花眼而终结,要么就是因为男人遇到别的缺爱的女人而离去,总之,一生都一直处于奔波找寻中;另一组是女人有爱,但不完整,就像缺了一条腿的人一样,于是找到同样也缺爱的男人,互补的成了一对,可是仍然过不了多久,男人的爱逐渐变得完整了,不再想受女人的拖累,于是离开;第三组是女人开始时缺爱,于是在与男人的结合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爱,虽然后来与男人分开了(或许觉得男人不完整),但最终的自己拥有了完整的爱,于是在今后一生,无论是独自生活,还是和一个完整的男人在一起,都很快乐。
其实这个故事也很好的诠释了人的性格完善。
越是荒唐的理由越能显出自私目的的坚定性,而背后引发行为的意识斗争才是根本原因,越是在意识形态的顶端,越容易引发斗争,“一山难容二虎”体现了制高点的尖锐性,矛盾对立共存则更显意识高度的提升。
金字塔没有这一块“对立”的存在认可,也就难以上升一个高度。
人性的两极,起端是毫无认知,没有任何规则的兽性本能,另一端就是丰茂的、充分的认知和完善的规则。兽性本能带来的是百无禁忌的原始愉悦感,而认知和规则性带来的是天人合一的通透舒畅感。起端意味着简单粗暴的美,单一粗犷的踏实感,但就像沙漠一样,一眼就能知永远,实在荒芜得毫无生机,原始得无法呼吸;终端却意味着美不是空洞的,而是丰满的,细致入微可触摸,且包罗万象,万象更新,万事万物与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和谐统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类的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破坏而导致环境的恶化,虽然说环境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脆弱,反而异常坚强,小环境破坏殆尽,也能很快演化出新的各种循环模式,然而这些演化并不都是适合人类的,而环境既是得以改善而变得更适宜于人,对于人类的物质贪欲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对人性完善的不断追求,必然带来环境的不断改良优化,而环境的良好有序变化也自然会引起人性的完善。这才是社会发展该有的状态。
假如人的意识能达到无所不知的程度,人就会成为超人,也许会飞,会变化,会创造一切,那么你还愿意停留到现在吗?
除了需要社会建立心理干预机制之外,我们个人也可学习自我心里治愈方法,《自我疗愈心理学》、《心灵治愈》、《阳光心态》、《心理暗示里》、《自控力》等都是很不错的书籍,很好的讲解了自我完善的方法,且提供给我们一些切实可用的工具。
我们需要诚实,不仅对他人诚实,也要对自己诚实。
诚实的看待自己,真实的关注自己,清楚的了解自己,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如果发现或怀疑自己有心里问题,则要正视。当然对于正常人来说,能有好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性格,还是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的。
了解了人性的弱点不一定非要努力去克服或弥补,就像走路走到河边,不一定要跳河,看到了危险,认识到就好,记住以后到此处绕道便是,如果能弥补的话,就像搭桥,但那是有能力后做的事,“人无完人”仍将伴随我们一生,不过就是在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上,不要因自己脆弱的一面而消耗掉美丽的年华。
人性的进步是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性的进步是需要其他条件的,不能孤立的单纯追求性格的完善。我们都是活在他人的眼中的人,每个人与他人都不能隔绝影响,事实上,社会整体关系的动态,微观之下就是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链,至于用“链”,这个词才能更贴切的解释人的社会性,一个人的善良,有时候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人的一次行为有时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很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因周围人的心理变化对他们有交集的人再次产生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许未必正确,但至少是近似的道理。
无视是最大的伤害,沉默是最大烈度的愤怒,沉默是最大声的哭泣,无视和沉默都是对人性的伤害,真诚不敢发声是对虚假的纵容,善良者的沉默是对奸恶之徒的姑息,路怒症者、愤青是一种不选择沉默的态度。
性格的完善是需要主动寻求环境的磨练的,傲慢与偏见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阻碍因素,最难避免的,所以在自己难以劝服自己的情况下,是需要改变所处环境来达到自我完善目的的。越是物质、文化发达的地区,越是容易涌现精神上不断追求的人,人们越容易产生对相对落后地区的人的歧视。
曾经看过一组漫画故事,是说女人和男人的爱情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其中一组是说女人缺乏爱,于是找男人完整的爱来弥补自己,可是好景不长,要么是因为自己看到不同男人的爱越来越多,从而挑花眼而终结,要么就是因为男人遇到别的缺爱的女人而离去,总之,一生都一直处于奔波找寻中;另一组是女人有爱,但不完整,就像缺了一条腿的人一样,于是找到同样也缺爱的男人,互补的成了一对,可是仍然过不了多久,男人的爱逐渐变得完整了,不再想受女人的拖累,于是离开;第三组是女人开始时缺爱,于是在与男人的结合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爱,虽然后来与男人分开了(或许觉得男人不完整),但最终的自己拥有了完整的爱,于是在今后一生,无论是独自生活,还是和一个完整的男人在一起,都很快乐。
其实这个故事也很好的诠释了人的性格完善。
越是荒唐的理由越能显出自私目的的坚定性,而背后引发行为的意识斗争才是根本原因,越是在意识形态的顶端,越容易引发斗争,“一山难容二虎”体现了制高点的尖锐性,矛盾对立共存则更显意识高度的提升。
![]() |
金字塔没有这一块“对立”的存在认可,也就难以上升一个高度。
人性的两极,起端是毫无认知,没有任何规则的兽性本能,另一端就是丰茂的、充分的认知和完善的规则。兽性本能带来的是百无禁忌的原始愉悦感,而认知和规则性带来的是天人合一的通透舒畅感。起端意味着简单粗暴的美,单一粗犷的踏实感,但就像沙漠一样,一眼就能知永远,实在荒芜得毫无生机,原始得无法呼吸;终端却意味着美不是空洞的,而是丰满的,细致入微可触摸,且包罗万象,万象更新,万事万物与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和谐统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
人类的物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是破坏而导致环境的恶化,虽然说环境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脆弱,反而异常坚强,小环境破坏殆尽,也能很快演化出新的各种循环模式,然而这些演化并不都是适合人类的,而环境既是得以改善而变得更适宜于人,对于人类的物质贪欲也起不到多少作用。
对人性完善的不断追求,必然带来环境的不断改良优化,而环境的良好有序变化也自然会引起人性的完善。这才是社会发展该有的状态。
假如人的意识能达到无所不知的程度,人就会成为超人,也许会飞,会变化,会创造一切,那么你还愿意停留到现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