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览记 | 广东省博物馆
做了两天班就被通知今天休息,刚好看了一派视频,种草了广东省博物馆的泰坦尼克号展览,就一股脑儿的去了,想到什么就去做已经是很久没有发挥出来的品质了。YH现在在广东博物馆实习,所以中午约了她一起吃饭,本来就是三观比较和的一个朋友,见面也不会尴尬,本着不吃辣子不上火的原则,和谐的选了蒸饺和煎饺,味道不错。吃完饭闲聊着回到博物馆,闲聊途中发现一个YH我更喜欢的特点,不喜欢的一个人仍然能看到她的闪光点。
博物馆我是从西门进的,保持了对一个城市博物馆的仪式感尊重,庄重的开心的进入博物馆大门。博物馆外部和内部都保持了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外部是不规则但很舒适的几何状,内部使用线条构建的结构也让人感到有趣和新奇。去过很多的博物馆,基本都是中国古典风格,大气庄重但是却让人感到乏味。广州博物馆在这一点很讨人喜欢,内部颜色主色调还是红色,有中国味儿,但是几何的切割增加了现代的味道。
一楼没有展馆,我直接越过了,二楼看到了贝类动物的展览,和一帮小孩儿拿着宣传册进去了,却意外的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贝类动物长得都非常有特色,除了我们平常吃的比较多的扇贝和生蚝,象拔蚌和鲍鱼,其他的贝类有些能吃,有些吃了就归西。大概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就是贝类的分类。很有趣,
急切的想找到泰坦尼克号的展览,转角之后发现了一艘船的一角,迫不及待的走进去。每个进入展馆的人都会收到一张船票,查看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船票是在哪个舱。展馆是两种分布策略,第一是时间线,从造船到沉没再到打捞;第二是空间线,从一等舱到二等舱到三等舱。打捞物品也随着这两条时间线而陈列,每个小区域的音乐也不同,刚开始的音乐低沉而隆重,沉没时候音乐恐怖气氛浓重,打捞音乐又变得温情与怀念,记得最清楚的是金色的大阶梯,小李子在影片中出现在Rose梦中的那个阶梯,放的正是影片中的曲子,泰坦尼克号是人们对自我极度自信的时代产生的,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爆炸,使得人们对技术和人们的技能拓展产生很大的乐观情绪,大概中国大跃进时期有着类似的情绪,但是英国人还是客观的,他们建造泰坦尼克号可是费了大力气,从设计到建造都是奥林匹克级别的,“世界最大最豪华”冠以泰坦尼克号以最高的荣誉,人们也对它的出航充满了期待。头等舱的设施极尽奢华,在当时船票价格就高达10W+,但是二等舱和三等舱也都相比于其他邮轮要高出一个的等级,一等舱的同义词就是最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间的锅炉房,也就是发现海域出现冰山的时候,那里做得极度逼真,一个人去的不敢太多逗留,水闸门是自动的,一旦闭上,在外面的船员就全部溺死。展馆里面展出了许多真实的乘客身份,带有姓名家庭情况和最后所做的事情,活生生的人和事在自然的面前什么都不算,更何况是自傲的人们。还原的海面和星光吸引了许多人拍照,我一个人只能对着反映出影子的墙壁拍了一张最近最瘦的照片,心满意足。最后生存者和死亡者的展览强很震撼,英文更是给了人们一种密密麻麻喘不过气的感觉,生存者数量从一等舱至船员逐步递减,死亡数量相反,虽然也与整体基数有关,但是仍然能看出不管什么时代,有钱的上等阶层还有较多的资源,包括生命资源,其实也无可厚非。这次展览是为了纪念2007年逝去的最后一名泰坦尼克号幸存者而建立的,全世界巡回,在广州会展览三个月,很值得一看。
广东省博物馆还有很多的展馆,但是因为前两个展馆废了我许多的气力,所以大多是走马观花。认真看了广东省文化展馆,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这部分介绍广东民俗的展览很有意思,珠江天府地区的人们生活优渥,发展出了茶点文化;潮汕地区的人们沿袭传统,精致细腻发展出了功夫茶,也有许多婚丧嫁娶的习俗,也印证了我身边潮汕人的说法;客家人多是南迁之人,多以农耕为生,朴实勤劳但却少了一份广东人的精明。博物馆最近有一个荔枝文化展,还不错。
万胜围会情人。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