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层次
如今的中国,大概基本上消灭文盲了,而且识字越来越低龄化的倾向,就像我四岁多的儿子也能认识几个大字,不过,识字不等于会读书,阅读是有层次的,我觉得至少有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读过。随手翻了一本书,大概看了内容,也不一定记住,更别说看懂,或许过个几天连读过这本书这件事本身都不记得了。以学医而论,这种就是读了五年本科,结果到了临床什么都不会。这当然不占多数。如果以考试成绩而论,大概就是不及格吧。
第二个层次叫记住。反复得看一本书,通过死记硬背把其中的主要内容给记下来,或许还能记住大部分内容,当然其中的内涵还是不了解的。以学医而论,这种大概就是接触了临床,看了老师的分析突然会想起来,嗯,是有这么回事。刚开始不少人就是这样的。如果以考试成绩而论,大概就是过了及格线吧。
第三个层次叫读懂。看一本书,通过自己的思考,了解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可以给别人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做起来或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以学医而论,应该是那种临床碰到病人,能够自己想到什么疾病,但处理起来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大部分人都能到这个层次。如果以考试成绩而论,大概就是中等水平吧。
第四个层次叫读透。了解书中内容的内涵,并且和实际生活中能够碰到的问题进行关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很好的解决它,除了有点循规蹈矩别的没什么瑕疵。以学医而论,能够应用到学过的知识、专业的指南解决临床问题,基本有功无过。这就是绝大多数人希望能达到的层次。如果以考试成绩而论,大概就是良好水平吧。
第五个层次叫突破。通过对书本内容的分析、总结,去芜存真,不死心塌地的按照书中介绍的经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找出一条更好的解决之道。以学医而论,就是那些学术大咖们不断的改进诊治方案,找出更好更安全的治病方法。这都是些凤毛菱角的人物。如果以考试成绩而论,大概就是优秀水平吧。
当然,还有可能有更高的层次,就像考试有附加题,数学还有叫奥数这种东西一样,那能达到这种层次的就是大咖中的大咖,精英中的精英了,而我大概只到了第二、第三个层次,这样算来最多只是及格到中等水平,考试能得个六七十分,换言之大约有三成的机会看错病、做错决断,想想实在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