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排名
查看话题 >三国谋士排名
作为一个三国迷 经常给别人 讲述其中的精彩部分 大多尽是 三英战吕布 温酒斩华雄 的卢飞江救主 的情节 谋士的策略部分 却很难讲述
今天 就把心目中的谋士 做个简短排名 以表敬意
第一 荀彧 绝对的战略家 而不仅仅是个谋士 十胜十不胜理论称为官渡之战的首要功臣 官渡 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就像马云成立了阿里巴巴 荀彧在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战略中 其中有着汉臣忠于献帝的成分 这也是后期被曹操赐死的主要原因
第二名 贾诩 毒士 计谋之毒当属 他用曹操寄予韩遂的一封涂改的书信离间了 这一对死党 可见一斑 。跟随张绣时 势弱却搞掉曹操最勇猛的大将典韦 后又劝张绣归随曹操 好一个至毒之士
在大战略方面 拦住溃逃的西凉军,引导李傕郭汜二将杀回长安 劫持献帝 让三国统一的时间又推迟了百年 那是大汉最接近复国的一次机会 ……
第三名 郭嘉 名气最大的一位 号称 郭嘉不死 卧龙不出 主要计策有遗计定辽东 对于人性参悟最深的一位 死前预料到袁绍三子必然内讧 袁熙袁谭 投靠之人必反 兵不血刃拿下辽东 无奈太过聪明 天妒之 早丧 以至于曹操在赤壁大败后痛嚎“若郭奉孝在 不至如此”……
第四名 诸葛亮 大家自古传唱的人物 孔明排名如此之低 想必很多人会有看法 诸葛亮的计谋在真实的历史上少之又少 像借东风 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娶了夫人折了东吴兵 这些通通都是 罗贯中老爷子偏爱之加的光环 窃以为亮之能 在于治国安邦定国立法 事无巨细 鞠躬尽瘁 操劳死的命 尽职的丞相却不一定是一个好军师 最大的谋略 便是 未出茅庐 三分天下 的隆中对!
第五名 鲁肃 相比于 孔明与刘备 东吴便是鲁肃与孙权了 孙权一个毛头小伙 自幼便是曹操口中那个 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人精 玩玩权利的游戏尚可 可在国家战略方面对其影响最深的 便是鲁肃 鲁肃一生都在维持“联刘抗曹”的大战略 在卧榻之侧深刻的给孙权分析这天下之势,您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啊 50几岁的老头刘备曹操谁熬的过您啊! 曹操携80万大军进攻东吴时 东吴兵马5万 群臣主降,鲁肃进言:东吴的人谁都可降,唯独主公您降不得啊!前日 曹操在许昌修了一座灿烂无比的金笼叫朝廷 笼中只鸟叫天子 又加了一只鸟叫刘琮(荆州之主刘表之子) 加上您就是三只鸟了…… 一席话坚定了赤壁之战的决心 没有鲁肃哪有周瑜的丰功伟绩,东吴一直都是操纵着天国历史天平的一方 鲁肃一死 吕蒙作死以泄当年关羽之辱 引发了吴蜀之间两败俱伤的战役 彝陵之战 战略要地大半归了魏 其实间接便宜了司马懿 孔明七出祁山 每每忆起荆州 莫不是老泪纵横……
第六名 周瑜 不算谋士的人 内事不决问张昭 外事不决问周瑜 可他的话 孙权有几次真心想听 倒是惧怕他功高盖主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 意气风发…… 话不多说 就一场赤壁之战 足够了吧 这可跟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七名 庞统 总算轮到与卧龙齐名的凤雏了 最重要的一次 是 庞统献连环 跟随刘备出征益州时 从马嘶风鸣中觉出刘备随从中的刺客 在道术方面的研究甚至齐名诸葛亮 夺取西川时的谋略没有惊天之举 还把性命搭在了落凤坡
第八名 法正 懒得写了 汉中之战全靠他
第九名 司马懿 恶心之人
第十名 徐庶 识破曹仁半生不熟的八卦阵 可见不容小觑 送的卢马给刘备逃生 连环计也是他第一个发现的 若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的功绩不比以上之人差
十一名 陈宫 陈宫的战术曾经让吕布也是一方诸侯 尽是鸠占鹊巢为人不耻之术 可惜吕布的脑子有病 陈也只能辅佐一方诸侯
田丰 许攸 简庸 程昱 张昭 ……
下次若是评选三国人物的诗作 但是要数着 曹家三父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