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
查看话题 >刘禹锡:乐天虐我千百遍,我待乐天如初恋
白居易想要出名。在唐朝时候要想出名第一,考取功名,第二,诗要写得好。白居易觉得自己还不到三十岁不能去考,便择了第二条路。那时候每个写诗的人若想出名都得先在长安打响自己的名声,于是就带着自己平日里积攒的诗集去了长安。
长安是个大地方,物价也高。白居易不担心这个,毕竟自己是县官的儿子,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每天在顾况门前想要出名自诩为自己是诗人的人太多,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轮到自己。
好诗不怕晚,顾况晚上吃饭时候看见诗集卷轴上的“白居易”,不禁哈哈大笑:长安不仅物价贵,房价更高,这小子不仅想呆着,还想白住下来!就这样,凭借着自己清新脱俗接地气的名字顾况对小白的诗稿产生了兴趣,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顾况一拍大腿,“能写出这样的诗爱住高楼住高楼,爱住庭院住庭院。”
白居易就这么轻松得通过了第一关,成了长安八卦圈里有名的“白居小王子”。呆在长安三年白居易每天就是被邀请来邀请去睡觉,膘长了不少,诗没写多少。“白居小王子”有点不开心,既然写诗出名这么无聊那不如参加考试试试。
当时的考试有明经科和进士两种。明经是考背诵能力,进士是考写诗能力。果不其然,几年之后白居易终于中了进士。中了进士,成了全国幸运的几十个人之一,酒宴是肯定不能少的,当时大家不以一起念书时间为同门,而是一起考上的才算是同级别共进退。小白很得意,便写诗称自己是中进士中的人中最年幼的。
在酒席上,白居易见一人风度翩翩被大家所围绕,原来此人是同举第一名,名为元稹。白居易觉得元稹是个有意思的人,便喝着酒一起聊诗,从杜甫聊到杜子美,从杜子美聊到杜老二,最后两个人聊进长安有名的青楼去听琵琶。
第二天,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个诗社,既然是诗社,写的东西就要有自己的风格,两人同样推崇杜甫,但是杜甫推崇李白,李白风格又来自翩若蛟龙的魏晋南北朝,而这一切的一切又源自于以前的乐府。“就叫乐府吧,前面再加个新。新乐府,就这么定了。”
隔壁长他们几岁的韩愈也喜欢结社,倡导古风运动,写文章要向董仲舒等老前辈所制定的标准看齐。古风对乐府,文章对词讼,高下立判。韩愈喜欢孟郊,孟郊和他一样出身悲苦,所以才能写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的文章。“孟郊的诗一定会流传千古。”韩愈总是这样和别人说。但是隔壁小孩玩的新乐府就像是重金属眼中的朋克,“什么玩意?”所以韩愈总是瞧不起隔壁这帮小毛孩。
参与新乐府运动的人并不多,有一个叫刘禹锡的总是想过来凑热闹。白居易不喜欢刘禹锡,但是刘禹锡是个好的倾诉朋友。
“梦得梦得,元稹又去和薛涛妹子玩去了。”
“你看你这么大了还不结婚,有了妹子你就知道和妹子在一起的乐趣了。”
“梦得,梦得,我要被贬到南方去了。”
“是吗?我和柳宗元也要被贬谪了,路上要经常写信哟。”
白居易没有给刘禹锡写诗,因为元稹也被贬了。
元稹白居易同时被贬,有一些经过的道路是一样的,但又不能完全同路,所以就在驿站互相留诗互相看。每到一个地方最先做的就是找诗,如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虽然分开了,但两人的联系却更频繁起来。白居易和朋友出去喝酒,突然想起了元稹,便给元稹写诗: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非常巧的是,正在这个时候,元稹在梁州写了一首梁州梦: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两个人没事还经常梦到彼此的样子。梦醒之后白居易就想是不是元稹找我有事啊,赶紧写诗给元稹。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回道: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白居易不止在驿馆读,晚上坐船也要读元稹的诗,甚至读到眼睛痛。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和十年的时候,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当时在通州,听到这个消息又震惊又难过,于是就有了这首七绝: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看了非常感动,回信说,这样的句子即使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不忍心看,何况我呢。
两个人这么写着写着白居易突然觉得自己诗艺大进,在江州又没什么事,晚上下班后去找妹子弹琵琶听,顺便写了一首《琵琶行》。
偶尔白居易也给刘禹锡写写诗,有一次白居易看到一只蝉联想到自己也快老了,想来想去也就只有适合和刘禹锡谈论这些: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刘禹锡马上回了一首《酬乐天闻新蝉见赠》。第二年刘禹锡听到蝉声,想起去年的事了,就写了一首《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云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之句》。这个题目长度自抵一首七绝。关键是因为两人唱酬太多,不写写清楚都搞不清楚是哪一首了。白居易当然又回了一首《答梦得闻蝉见寄》。
元稹离开的比较早,后来白居易调到洛阳发现刘禹锡也来了,两个人便形影不离得谈论天命,互相写诗。
说起来白居易字乐天,但是看了刘禹锡的诗发现“乐天”二字更适合他,白居易写了一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马上回了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传世名句。
整个中唐的诗人之中白居易可以说是比较长寿的,当他年老的时候发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挂掉了。便身居深山之中整理自己一辈子的诗集。这时候他已经名满天下,唐时留存三万多首,白居易的就有三千首。可能已经追上了自己的偶像杜甫地位,甚至自己也有了自己的风格,令他欣慰的是有小杜甫之称的“杜牧”也开始走上了诗坛。

-
Christel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5 22:36:47
-
喵喵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8 13:45:47
-
谷仓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3 14: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