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阅读与教学设计 邓彤
一、戏剧文本特征
戏剧以对话为主要方式,完成对话与抒情。
阅读戏剧,尤需关注对话的艺术。
剧本阅读的两种方式
1.像读者那样读剧本
读出剧本通过对话推进情节,激化冲突。
2.像演员那样读剧本
将剧本台词还原到舞台上的表演,感受剧场的气氛。
二、话剧教学内容
(一)人物对话补充推动情节
(《窦娥冤》刽子手:你有什么亲眷要见…… 对话引起回忆,补充交代爹爹情况,上下情节相关联;《雷雨》鲁侍萍问周朴园拿哪件衣服)
(二)对话表现矛盾冲突
1.控制话题的人物
2.说话方式的选择
3.说话包含的意蕴
三、戏曲教学内容
戏曲魅力在曲词,曲词重在抒情。
1.曲词
为角色唱词,负责抒情。
解读唱词可借助诗词鉴赏方法,但必须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宾白
负责叙事,交大基本剧情。
四、戏剧教学常见误区
1.滥用媒体;
2.忽略文本:微按戏剧方式阅读,与小说混同,梳理情节、讨论人物与主题;
3.误用活动:混同“阅读”与“表演”的界限,目的并不是非要学生演得好,而是加深印象和理解;
4.大讲戏剧知识。
五、教学案例
1.话剧

《雷雨》曹禺
“这间房子” 意蕴丰富。
“老爷没有事儿了?” 控制话题
2.戏曲

《西厢记》王实甫
人物对话了解人物心理。

《西厢记》王实甫
(当年唱词背得滚瓜烂熟 现在都还给老师了罢!心好痛)
3.荒诞派戏剧阅读教学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
1.剧情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
2.人物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
3.教学方式:体验式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塞缪尔•贝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