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吴军的子女教育笔记 第188封到192封信 和255封,256封
188封
关于北大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吴军认为,学区房代表着最好的学校,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进入好学校的三种方式,抽签,考试录取,分学区三种方式。
能上好中学和大学就对孩子更好吗? 其实不一定,人的自信非常重要,如果老是在最后几名,自信心难以培养,潜能无法得到发挥。
美国的名校是要培养出对社会有巨大证明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哪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学生在在校期间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而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门手艺。
北大清华的学生以后有了孩子之后,应该给孩子树立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
189封 子女教育
读书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但是辛苦地学,和不喜欢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逼着孩子痛苦的学习会有什么结果?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每一个行业中,最成功的那前5%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是从兴趣触发,而从利益触发的人,只能做到前20%到前5%的一个水平,并不是最好。 美国上层社会的父母,在孩子上花的时间很多,孩子读书和参加社会活动可能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让孩子很痛苦,也就是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情。家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任何工作,都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是做一个好人,拥有强烈的求职欲望。
190封
美国优秀的高中,孩子花很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以便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来热爱生活,再就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获得名次,让他们能够有一些竞争中成功的经验。
美国人的特长对录取有帮助,私立学校中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是特长生。
自己孩子的课外活动的兴趣是自己不断常识的结果,有些活动的确是小孩喜欢的,小孩就会慢慢坚持,不断的做的很好,不同的孩子爱好会决然不同。比如吴军的两个女儿,一个很喜欢跆拳道,是黑带三段,二女儿擅长打高尔夫球和唱歌剧。每个小孩会有自己的特长,价值要学会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
191 封
阶级大致有三个,贫困阶级,中产阶级,精英阶级。从贫困阶级到中产阶级,在国内是好好读书,上个大学,在大学中,掌握一项或者几项技能。
从中产阶级到精英阶级的转变非常难,因为父母的思维方式和眼界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
很多孩子家长希望孩子出国,却不了解孩子出国的目的,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国外的教育启发人的潜力方面做的更好,国内的教育大多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在耶鲁教育中对学生的自主思考非常重视,要求是海量阅读,要求你思考,带着思考来上课,作业是写几篇文章,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一个启发心智,启发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国外读书,学习思考方式,远比学到技能更重要。
255封
吴军认为高考选择未来读书的学校中,城市重要于大学重要于专业。
排序为北京上海,再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
学校的重要性在于,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同才教育。
专业的选择性是这样的,如果家庭是贫困或者中产,应该学习一门具体的技术,靠专业手艺挣钱,比如学会计。
如果家庭是精英阶级,本来就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就应该学习一门拥有大视野的专业。
所以出于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级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而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我觉得博雅教育包括各种软实力,如演讲啊,写作啊,还有历史,哲学啊,各种比别人强很多的兴趣爱好等等。
256封
选择专业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国家层面的大机会
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专业的变强和未来行业的机会
今天中国的最大机会是国际化,原因是中国的GDP 以每年8%的速度从1978年开始已经增长37年了,中国自身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样就造成了中国需要有大量的资本输出,也就是帮助其他国家也富裕起来,他们才能买的起我们的东西。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目的就是资本的输出和帮助全世界。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为中国开拓海外市场的人。比如说培养有国际金融能力的领袖。
如果不确定选择什么专业,那么以下是几条原则,
1 选择高势能的专业,就是基础学科。
2 不要跟风去过热的新兴专业
3 从事数学和物理的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打好基础后,今后多数也是要转行的。生物和化学相对容易,但是这两个领域极为辛苦。专业的选择要考虑未来行业的变迁,摩尔定律带动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萎缩的行业就不要在区了。
4 不但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也要互相学习,建立一个号的朋友圈。
5 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好好学习。
感悟
家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好陪孩子,以身作则,多带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并让孩子一点点磨炼自己的专长,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中得到自信。
如果是贫困阶级和一般的中产阶级,最好还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好好的学一门手艺,找到一个专长。
当已经有一门手艺了之后,要懂得不断让自己的知识广博,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多学科思维,才能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稳。
选择城市的重要性是因为好的城市有更多的机会,会见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其实也就是时间的前瞻性,比其他城市会领先很多年。
选择好大学可以拥有更多的视野,可以在拥有一个广的知识面,可以接触很多大师和牛的同学。
选择专业要看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尽量去未来会发展快的方向,能预测未来,才能更好做选择。
未来中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应该包含理解产品和行业和行业的专业流程,和如何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的流程,也就是说包含专业,语言,文化这几点东西。
to do list 找到长板。。。
总结 作为多数的普通人,先打磨一个长板取得不可替代性,同时铺开自己的知识面。
20170701 基础学科和拓展
https://www.douban.com/note/627180275/
20170511 STEAM 教育
https://www.douban.com/note/619966607/
20170423 从达尔文到芒格清单 更好的思考指南 1of 5
https://www.douban.com/note/617152418/
文章索引 index
https://www.douban.com/note/620300991
关于北大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吴军认为,学区房代表着最好的学校,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进入好学校的三种方式,抽签,考试录取,分学区三种方式。
能上好中学和大学就对孩子更好吗? 其实不一定,人的自信非常重要,如果老是在最后几名,自信心难以培养,潜能无法得到发挥。
美国的名校是要培养出对社会有巨大证明影响力的行业领袖和精英,哪些人应该领导未来的美国乃至未来的世界。学生在在校期间要完成对自己的塑造,而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门手艺。
北大清华的学生以后有了孩子之后,应该给孩子树立不断奋发向上的精神。
189封 子女教育
读书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但是辛苦地学,和不喜欢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逼着孩子痛苦的学习会有什么结果?你即使让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终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每一个行业中,最成功的那前5%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是从兴趣触发,而从利益触发的人,只能做到前20%到前5%的一个水平,并不是最好。 美国上层社会的父母,在孩子上花的时间很多,孩子读书和参加社会活动可能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让孩子很痛苦,也就是不逼孩子做任何事情。家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任何工作,都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是做一个好人,拥有强烈的求职欲望。
190封
美国优秀的高中,孩子花很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以便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将来热爱生活,再就是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勇气,获得名次,让他们能够有一些竞争中成功的经验。
美国人的特长对录取有帮助,私立学校中九成以上的学生都是特长生。
自己孩子的课外活动的兴趣是自己不断常识的结果,有些活动的确是小孩喜欢的,小孩就会慢慢坚持,不断的做的很好,不同的孩子爱好会决然不同。比如吴军的两个女儿,一个很喜欢跆拳道,是黑带三段,二女儿擅长打高尔夫球和唱歌剧。每个小孩会有自己的特长,价值要学会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
191 封
阶级大致有三个,贫困阶级,中产阶级,精英阶级。从贫困阶级到中产阶级,在国内是好好读书,上个大学,在大学中,掌握一项或者几项技能。
从中产阶级到精英阶级的转变非常难,因为父母的思维方式和眼界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
很多孩子家长希望孩子出国,却不了解孩子出国的目的,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 国外的教育启发人的潜力方面做的更好,国内的教育大多是给学生灌输知识。在耶鲁教育中对学生的自主思考非常重视,要求是海量阅读,要求你思考,带着思考来上课,作业是写几篇文章,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一个启发心智,启发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国外读书,学习思考方式,远比学到技能更重要。
255封
吴军认为高考选择未来读书的学校中,城市重要于大学重要于专业。
排序为北京上海,再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
学校的重要性在于,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同才教育。
专业的选择性是这样的,如果家庭是贫困或者中产,应该学习一门具体的技术,靠专业手艺挣钱,比如学会计。
如果家庭是精英阶级,本来就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就应该学习一门拥有大视野的专业。
所以出于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级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而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我觉得博雅教育包括各种软实力,如演讲啊,写作啊,还有历史,哲学啊,各种比别人强很多的兴趣爱好等等。
256封
选择专业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国家层面的大机会
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专业的变强和未来行业的机会
今天中国的最大机会是国际化,原因是中国的GDP 以每年8%的速度从1978年开始已经增长37年了,中国自身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样就造成了中国需要有大量的资本输出,也就是帮助其他国家也富裕起来,他们才能买的起我们的东西。中国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目的就是资本的输出和帮助全世界。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为中国开拓海外市场的人。比如说培养有国际金融能力的领袖。
如果不确定选择什么专业,那么以下是几条原则,
1 选择高势能的专业,就是基础学科。
2 不要跟风去过热的新兴专业
3 从事数学和物理的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打好基础后,今后多数也是要转行的。生物和化学相对容易,但是这两个领域极为辛苦。专业的选择要考虑未来行业的变迁,摩尔定律带动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萎缩的行业就不要在区了。
4 不但从老师身上学习,同学们之间也要互相学习,建立一个号的朋友圈。
5 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好好学习。
感悟
家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好陪孩子,以身作则,多带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并让孩子一点点磨炼自己的专长,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中得到自信。
如果是贫困阶级和一般的中产阶级,最好还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好好的学一门手艺,找到一个专长。
当已经有一门手艺了之后,要懂得不断让自己的知识广博,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多学科思维,才能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稳。
选择城市的重要性是因为好的城市有更多的机会,会见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其实也就是时间的前瞻性,比其他城市会领先很多年。
选择好大学可以拥有更多的视野,可以在拥有一个广的知识面,可以接触很多大师和牛的同学。
选择专业要看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尽量去未来会发展快的方向,能预测未来,才能更好做选择。
未来中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应该包含理解产品和行业和行业的专业流程,和如何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工作模式的流程,也就是说包含专业,语言,文化这几点东西。
to do list 找到长板。。。
总结 作为多数的普通人,先打磨一个长板取得不可替代性,同时铺开自己的知识面。
20170701 基础学科和拓展
https://www.douban.com/note/627180275/
20170511 STEAM 教育
https://www.douban.com/note/619966607/
20170423 从达尔文到芒格清单 更好的思考指南 1of 5
https://www.douban.com/note/617152418/
文章索引 index
https://www.douban.com/note/620300991
七夕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306 是一个冰棍
- 20250218 天道,人道,我的道 (1人喜欢)
- 20250214 无所谓
- 20250115 人这台电脑 (1人喜欢)
- 20240106 新年计划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