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篇 河南:欲买桂花同载酒 2之1(罗山、信阳、南阳)
本篇:罗山(灵山寺、何家冲、大别山区)——信阳(鸡公山、信阳市博物馆)——南阳(白河、武侯祠、南阳汉画像馆、知府衙门、医圣祠)——伏牛山

南京满城桂花飘香,是刘过词——欲买桂花同载酒。国庆节长假,前三天加班,后三天与家人驱车2229公里横纵河南。
沪陕高速G40西行,小车比试着、看谁更来劲,过了安徽就没影了。发源于大别山、南来的条条河流,史河(皖豫界)、灌河、白露河、潢河、竹竿河,很多已干涸。 国之中也,四通八达,高速竟然没有测速!京港澳高速G4南行,接近大别山就来了灵气。 (一)罗山县 隋596年置罗山县名,大别山北麓,北临淮,竹竿河、小潢河、浉河纵穿。 (1)小潢河、灵山寺景区 小潢河是竹竿河支流,截留石山口水库。 灵山寺始建于北魏474年,庙门东开,僧尼同诵。唐代建宁公主出家在此,受过施舍的朱元璋登基后降香“圣寿禅寺”,新四军举行过灵山会议。


一紫藤400年,一尼静坐看书。仅有少量当地游客,未破坏山里清净,新建景观也不俗。



(2)何家冲 县道南往山里,铁铺镇何家冲,是当年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出发地。 山坳的开阔地,稻谷丰收,可想见当年自耕自足、军粮无忧。


(3)大别山区、界牌水库 县道西行,追着夕阳,界牌水库波光闪闪。
家家晒稻谷占了半边路,狗崽子晃来晃去,花喜鹊扑扇扑扇,老母鸡一拐一拐,小鸡崽一跳一跳。 为了给相机冲电,在农家客栈吃饭,是湖北辣口味。主人说,干吗那么辛苦,只种一季稻就够吃啦。


(二)信阳市 北宋置信阳军治所,1998年设市,淮河上游,西是桐柏山、南是大别山。 (1)鸡公山
国道G107南行,这是大别山脉西端。鸡公山号称——青分豫鄂、气压嵩衡,海拔800米。
捎一个搭车回家的导游姑娘,天黑前开上山。 报晓峰似一只面北蹲着的老母鸡。河南人开玩笑,怪不得河南穷,因为母鸡下蛋都滚到湖北啦。



只几位游客,住宿是欧式小阁楼顶层,很合我意。 晚饭后溜达,夜空繁星密布,我胳膊肘撑在汽车上、用16秒速拍星星。哦,古人仰望穹庐、怎不产生哲学呢!

早起,苍劲的松柏、粗壮的枫杨、笔直的落羽杉,叽啾的鸟鸣和清脆的扫地声使山间更显寂静。 树林掩映着别墅,也与庐山相似,欧洲小城的感觉。


蒋介石行辕,仅148平方米,还比较节俭。 1938年蒋介石在鸡公山指挥武汉会战,我不明白,国军110万怎么抵挡不住日军35万? 毛泽东致信——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哈,我第一次看到老毛吹捧老蒋!





游客陆续上山,我们已一溜烟下山了。西面是桐柏山,留待以后。 国道G107北行,沿路的大别山板栗,个大、但没有燕山栗甜。 (2)狮河、信阳市博物馆 欣欣向荣的城市,狮河穿城而过,向北流入淮河。南湾森林公园,依水库而建,市民有了休闲好去处。看来市政建设财大气粗、很有气魄,新区建筑成群,广场之大、似乎赶得上天安门广场。



淮河沉舟,3500年。

西周,青铜卣“父丁”,已玉化。

弹簧(锡铅合金)、镏金编钟、虎镇、铜箕。




(三)南阳市 BC272年置南阳郡,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之意,1994年设市,南阳盆地,申伯(申国君)、张衡、黄忠的家乡。 (1)南阳盆地、白河 沪陕高速G40西行,这是南阳盆地。白河浩大,发源于伏牛山,整治一新,与湍河、唐河汇合,南流汉江。

(2)武侯祠 正巧是农历8月28日诸葛亮诞辰日,这里举行祭典仪式。 孔明先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瞧那匾额赞誉、一个比一个牛。





(3)南阳汉画像馆 我国著名的汉画像馆之一 (没有另外的市博) ,题材众多,王侯将相、神化人物、民俗风情。

鸿门宴、乐伎、斗鸡、斗牛博虎、嫦娥会玄武。





天禄、辟邪神兽, 按照李零《万变》解释,中东传入我国的翼狮,两种命名,一是石麒麟(鹿头鹿身独角);二是天禄(老天降福)、辟邪(驱除邪魅)。



(4)知府衙门 疏朗干净的大院,元1271年始建,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府级官署,历经199任知府。


照壁、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以严格的建筑规制来规范官员的行为,正襟危坐、秉公执政、心廉气清。


福寿,慈禧字?


(5)医圣祠 张仲景,长沙太守成为一代医圣,原来的圆形墓为何新修成方形? 一紫霄树,极具风骨。




城北几十公里有张衡墓、博望坡遗址,新建景观不往。汉武帝封张骞博望侯(广博瞻望之意),三国时诸葛亮火烧博望坡。 (6)伏牛山 二广高速G55北行,穿过南召县、鲁山县,四五十万年前有“南召猿人”。 最美不过夕阳红,晚霞相伴,穿过伏牛山条条隧道,挂弓山、分水岭。 伏牛山是秦岭山脉东段支脉,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西北-东南走向,长200宽40-70多公里,形如卧牛。北接熊耳山、外方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北突然中断、形成“方城缺口”的山间堆积平原,是华北平原通往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的天然通道。


烟雾弥漫,看不清前方,似穿过战火硝烟!田野上焚烧麦秆,也许远古刀耕火种就是这场面!怎么内地还不如青藏高原呢,我们在海东地区看到麦秆回收、机器打包。

2010年10月行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