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辞职经历
查看话题 >写在25岁即将又长大一岁之际|你要相信,你会更好的...
前言 25岁,介于二十弱冠和三十而立的年龄跨度里,是一个稍显尴尬的年龄。 如果说自己年轻,开个玩笑说自己还是个宝宝,也许看看周围同龄人没准娃都已经下地打酱油了; 如果看着那些稚嫩的00后,说自己老了,也许80、70、60后又要急了,意思大致就是年纪轻轻和我们说老。

25岁的自己当然还没有那些达人们的功成名就,执意读研毕业后思前想后又拒绝了上海导师、实习机构、小伙伴们的挽留,回归家乡从零开始,所以换了一份工作又一份,也许读书无用论的人是时候该跑粗来嘲笑一番了; 不过幸好,25岁的自己依旧和以前一样,脾气有些倔、不愿放弃、不到黄河不死心,也还好,我并不讨厌现在这样的自己。 这时候,又该有人跳出来说真羡慕你第二份工作裸辞的勇气,羡慕你现在任性闲赋在家过假的潇洒,或者是感叹你女孩子安稳些没事老爱折腾干嘛......

可是如果你看了《我的前半生》昨天这一桥段,不知道是否会和我一样入戏太深大呼:“心疼唐晶!子君妈妈爱女儿没有错,可女性独立就有错了?有财有能就应该必须什么都要微笑大方吗?” 因此,如果你不是我,你又怎知这个夏天我没有不痛不痒不迷茫过,如果你可以一路前行的时候让家人为你愁但依旧最后能够尊重并支持你的决定,如果你可以舍弃你那被人看笑话的心理价值包袱去尝试那些别人认为的不可以,如果你能够坚持自己的底线不怕输地去折腾去面对你想要的,那难道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能力和担当吗? 然而,橙子的一句话把我从剧中拉回了现实,她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同情弱者的,很多事情没有道理可言,大众思维就是谁是弱者就同情谁。 一想也是,这世界有那么多的人来人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井底的蛙只能看到它顶上的那一方天地,有的觉得井里的四壁已经不错甘愿自赏,而有的想知道井外大地的颜色头破血流地跳出,所以谁也不能完全取悦谁,正如刘同所言,唯有按自己的内心去做,努力修炼才是正道。

所以这回,一向循规蹈矩的我也终于要叛逆一把,从来只在镜头看别人、修炼拍照技能,受雅琪姐的影响,我也要给自己这个稍显尴尬但又还觉得其实不那么糟糕的年龄做个华丽丽的交代记录,反正谁还不是谁家的小公举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想不断地试错砥砺前行,也终究会到达诗的彼岸。 后记: 昨天打开书橱,拿起6年前吴老师赠予我一直珍藏却迟迟未去装裱的墨宝,看到“长乐永康”,突然内心有了不一样体味,于是下定决定今天去完成多年前欠下的功课。 太阳下迷迷糊糊不懂行情的我,只是看着南禅寺外面的店面说明就走进了一家装裱室问情况,师傅一边慢慢打开宣纸一边说:“让我看看,无锡书法家,吴炳伟老师写的是不是?”我惊讶:“是的,是吴老师很多年送我的字……”一旁一位似乎是前来拿女儿裱好的画的父亲又道:“吴老师好久没见了……”我再次惊讶:“原来两位老师都是行家呀……””吴老师是无锡有名的书法家……”于是没去别家我就放心地把这幅字交给了这家。 回来的路上,惊讶激动之余后,内心突然就非常惭愧和感激,惭愧实习离开后的多年并未曾再次去看过这些老师们,感谢的是那个年少的自己有幸能够遇到吴老师亲笔一字一句给我改文,教会我文字的锤炼精神;感谢爽朗的楚老师带着那个腼腆的我看画看字,教我写稿还赠我书籍;还感谢才气的殷雯阿姨,让我这枚小菜鸟有机会遇见这些大家们;当然还有我的母亲大人,我的最佳“社工”。


最后的最后,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转载分享,喜欢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奥,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