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汤
红菜汤于乌克兰,就像西红柿炒蛋于中国,是最家常、最暖心的一道菜。在乌克兰,每家每户每个餐馆都会做红菜汤,有的浓有的淡,有的红菜头放特别多,有的则用更多番茄,但每每看到那浓郁的红色,我都不禁相信,它能给人带来非凡的能量。
1.
几年前因为参加学校项目我去到乌克兰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西部一个叫做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的小城里做了几个月语言老师,教那里的孩子中文和英语。
最开始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离学校大概20分钟步行距离,虽然条件有限,一个人住倒也清静,落日时分坐在窗前可以看到天空一点点从橘红变成昏黄。
后来宿舍出了事,楼上的几个非洲人顶风作案破了几个宿舍的门,于是学校帮我从宿舍迁移了出来,另找了住的地方。
于是我拖着巨大的行李箱,近两小时公交车程后又上上下下走了几个小坡,最后在一条路的尽头向左一拐,走近了一片被树丛包围着的菜地。菜地不远处竖着一座小平房,我把行李箱一推,猛地喘了一口气:可算是到了。
嘎啦嘎啦拖着行李穿过菜园中间凌乱的石子路,迎接我的是Ms. Tymkiv,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金发女人。
2.
Ms. Tymkiv 不太会说英语,我的乌克兰语也很有限,外加她平常要上班,我要上课,我们的沟通自然少的很。
我们的对话往往发生在清晨,一般都是这样的:
“What?”(你在做什么?)
“Coffee.”(我在做咖啡。)
“Why?”(一大早什么都不吃就喝咖啡?)
“Headache.”(我头疼。)
“Medicine?”(你需要吃点药吗?)
“No no. Me, OK. Eat?”(不用不用,我没事。你要吃早餐吗?)
“Yes.”(吃的,谢谢你。)
Ms. Tymkiv 说不了长句子,只能蹦单词,我说长句子她也听不懂,也就随她一起蹦单词。这样的交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反正只住两个月,大概以后也不会见到了。
3.
入秋的乌克兰日渐转凉,晚上下课后我常常到附近的餐馆找红菜汤吃。夜晚小城温度10度左右,最适合一碗热腾腾的红菜汤。
某个清早我正准备出门上课,听见Ms. Tymkiv喊我名字,要我晚上回家吃饭。
“Borshch?(红菜汤的乌克兰语)”,她轻轻的问,向我提议到。
我本想婉拒,可对红菜汤我实在无力抵抗,便一口答应了。
那天我回到家,看到Ms. Tymkiv在厨房里忙活的身影,她穿着黑衬衣黑中裙,外头套着围裙,整个屋子热气翻天,香气撩人。在一团团湿热的蒸汽中,我发现她很美。
她虽然不高,微胖,但仍不失匀称。修长的四肢拉伸展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好看纹路,金黄的短发微微蜷曲,浑身透着一种慵懒随性的舒适和时髦。
乌克兰女人的美举世闻名,可这仅限于年轻的时候。一过四十,她们的身体会像鹈鹕装满食物的喉囊一样肿成一个圆球,体态步姿也因此扭拧蹒跚。
Ms. Tymkiv 不太一样,年近花甲不仅没有肿成圆球,那时光雕琢下沉淀而成的风姿和优雅,在她身上格外抢眼。
她看我进门,赶忙招呼我坐下,从锅里舀了一大碗红菜汤端过来。一眼望去,透着一股豪放劲儿,着实称得上是道硬菜了:红菜头是浆果般的深紫色,香甜多汁,胡萝卜丝丝碎碎,入口即化,土豆不脆不粉,咬下去的劲头刚好,鸡肉和牛肉吸满了汤汁的滋味,吃起来像会呼吸般鲜美。
最美味的是汤,汤面红光四溢,非常清透,点缀在上面的一点酸奶油,为给红菜汤增添了一丝醇厚,几口汤下肚,一股暖流在从胃中涌至全身。
那时我在乌克兰已经吃过好几家的红菜汤,而面前的这一碗,却没有一家比的了,它像日暖风和,不露声色,好吃得竟然让我有一丝醉意。
我热气满面,跟Ms. Tymkiv说,太好吃了。
她哈哈地笑了:“My daughter, like borshch, best,mom’s taste。“(我的女儿也最爱吃我做的红菜汤,说这是妈妈的味道)她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我也笑了:“I like mom’s taste.”(我也喜欢妈妈的味道)
她有点惊喜,两手拍着自己的胸脯:“Mom? Me? Mom?”(你叫我妈妈吗?)
“haha,yes!Mom......”(是的,妈妈!)
红菜汤里似乎有种神秘的红色能量,从那次起,我竟开始毫不别扭地叫她“妈妈”,她也应的痛快,那是只有我们两个才明白的亲密关系。
4.
在一起吃了更多的红菜汤后,“妈妈”的故事我也了解得越来越多。
原来她已经丧夫近二十年,有个跟我差不多大在远处上大学的女儿。早时候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解放,她的丈夫就在政治漩涡中牺牲了,除了这栋偏僻的小平房什么都没留下。丈夫走的时候,女儿才刚出生不久,“妈妈”后来就去当小提琴老师,领着微薄的薪水把女儿养大。那年我去她们家的时候,她每个月的薪水也只有800格里夫纳,不到300人民币。
“妈妈”说她有时想起死去的丈夫和远处的女儿,常会忍不住掉眼泪,但我看到的她,却从来都是一张溢满笑容的脸。
有次我们一起去杂货店,我在摆满牛油和芝士的冷柜前迈不动步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品种繁多的牛油,一块块的问“妈妈”它们的口味。她用蹦单词的方式告诉我:“Strong”,“Light”,“Blueberry”,“Banana”……
在说到“Chocolate”时我瞪大了眼睛禁不住wow了起来,“巧克力味的牛油!”我又惊异又激动,“妈妈”在一旁被逗得哈哈笑,而看到标价后,我又把牛油默默的放了回去。
回到家后,“妈妈”喊我出来吃下午茶。她端出几块面包,面包后露出一角精致的珐琅瓷碟,我连忙凑过去看,碟子上摆的,正是那块巧克力味牛油!她笑眯眯地叫我赶紧尝尝。
要知道,那小小的一块牛油,只够涂抹四片方包的小小一块,是“妈妈”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我叫她一起吃,可她却指着自己的牙齿摇头说“Tooth”,然后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慰得看我吃。
后来馋嘴的我越来越爱回去吃饭。“妈妈”则把我当成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变着花样地给我补充营养。她像极了我在中国的妈妈,总把肉往我碗里夹,然后找各种理由吃很少的东西。她盛给我的食物经常多得吃不下,但每次做红菜汤,不论盛多少,我都照样吃干净。每次吃完我都会跟她说,走之前一定要教我做红菜汤。
5.
我离开的那天,“妈妈”照例给我做了一锅红菜汤。她如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身,先是熬了一锅鸡汤,又熬了一锅牛肉。
我听到她在厨房剁菜的声音,红菜头和土豆切成块,洋葱切成丁,胡萝卜削成丝,番茄打成泥,放在锅里一起翻炒,已经香得我睡意全无。等到她把牛肉和翻炒好的蔬菜全部放到鸡汤里,咕嘟咕嘟煮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清醒了。
我起床坐在厨房外的餐桌上,“妈妈”端来了一碗比以往都要更加丰盛多料的红菜汤,然后往上面浇了一点酸奶油。碗刚放下,她眼圈就红了。我起身给她也盛了一份,放下碗,我的眼圈也红了起来。
那天我们都没说话,一边哭,一边喝完了那锅红菜汤。
6.
回国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反复做着同一个梦:
清冷的的早晨我走出房门,“妈妈”正坐在餐桌旁抽烟,外面的光渗过来微微透在她的睡袍上,袅袅的烟从火星出向上飘散,与咖啡的热气在半空相汇交融,一齐抚过她沟壑斑驳的额头,好美,却带着一种被回忆拉扯的忧伤。可是待空气开始变暖,红菜汤的味道飘过来,她就又充满了精神,没有苦恼,全是笑声。
红菜汤那发亮的红,果然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红色能量。
Edited by Dizzy
First Post by [美食情史]
1.
几年前因为参加学校项目我去到乌克兰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西部一个叫做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的小城里做了几个月语言老师,教那里的孩子中文和英语。
最开始住在学校分配的宿舍里,离学校大概20分钟步行距离,虽然条件有限,一个人住倒也清静,落日时分坐在窗前可以看到天空一点点从橘红变成昏黄。
后来宿舍出了事,楼上的几个非洲人顶风作案破了几个宿舍的门,于是学校帮我从宿舍迁移了出来,另找了住的地方。
于是我拖着巨大的行李箱,近两小时公交车程后又上上下下走了几个小坡,最后在一条路的尽头向左一拐,走近了一片被树丛包围着的菜地。菜地不远处竖着一座小平房,我把行李箱一推,猛地喘了一口气:可算是到了。
嘎啦嘎啦拖着行李穿过菜园中间凌乱的石子路,迎接我的是Ms. Tymkiv,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金发女人。
2.
Ms. Tymkiv 不太会说英语,我的乌克兰语也很有限,外加她平常要上班,我要上课,我们的沟通自然少的很。
我们的对话往往发生在清晨,一般都是这样的:
“What?”(你在做什么?)
“Coffee.”(我在做咖啡。)
“Why?”(一大早什么都不吃就喝咖啡?)
“Headache.”(我头疼。)
“Medicine?”(你需要吃点药吗?)
“No no. Me, OK. Eat?”(不用不用,我没事。你要吃早餐吗?)
“Yes.”(吃的,谢谢你。)
Ms. Tymkiv 说不了长句子,只能蹦单词,我说长句子她也听不懂,也就随她一起蹦单词。这样的交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反正只住两个月,大概以后也不会见到了。
3.
入秋的乌克兰日渐转凉,晚上下课后我常常到附近的餐馆找红菜汤吃。夜晚小城温度10度左右,最适合一碗热腾腾的红菜汤。
某个清早我正准备出门上课,听见Ms. Tymkiv喊我名字,要我晚上回家吃饭。
“Borshch?(红菜汤的乌克兰语)”,她轻轻的问,向我提议到。
我本想婉拒,可对红菜汤我实在无力抵抗,便一口答应了。
那天我回到家,看到Ms. Tymkiv在厨房里忙活的身影,她穿着黑衬衣黑中裙,外头套着围裙,整个屋子热气翻天,香气撩人。在一团团湿热的蒸汽中,我发现她很美。
她虽然不高,微胖,但仍不失匀称。修长的四肢拉伸展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好看纹路,金黄的短发微微蜷曲,浑身透着一种慵懒随性的舒适和时髦。
乌克兰女人的美举世闻名,可这仅限于年轻的时候。一过四十,她们的身体会像鹈鹕装满食物的喉囊一样肿成一个圆球,体态步姿也因此扭拧蹒跚。
Ms. Tymkiv 不太一样,年近花甲不仅没有肿成圆球,那时光雕琢下沉淀而成的风姿和优雅,在她身上格外抢眼。
她看我进门,赶忙招呼我坐下,从锅里舀了一大碗红菜汤端过来。一眼望去,透着一股豪放劲儿,着实称得上是道硬菜了:红菜头是浆果般的深紫色,香甜多汁,胡萝卜丝丝碎碎,入口即化,土豆不脆不粉,咬下去的劲头刚好,鸡肉和牛肉吸满了汤汁的滋味,吃起来像会呼吸般鲜美。
最美味的是汤,汤面红光四溢,非常清透,点缀在上面的一点酸奶油,为给红菜汤增添了一丝醇厚,几口汤下肚,一股暖流在从胃中涌至全身。
那时我在乌克兰已经吃过好几家的红菜汤,而面前的这一碗,却没有一家比的了,它像日暖风和,不露声色,好吃得竟然让我有一丝醉意。
我热气满面,跟Ms. Tymkiv说,太好吃了。
她哈哈地笑了:“My daughter, like borshch, best,mom’s taste。“(我的女儿也最爱吃我做的红菜汤,说这是妈妈的味道)她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我也笑了:“I like mom’s taste.”(我也喜欢妈妈的味道)
她有点惊喜,两手拍着自己的胸脯:“Mom? Me? Mom?”(你叫我妈妈吗?)
“haha,yes!Mom......”(是的,妈妈!)
红菜汤里似乎有种神秘的红色能量,从那次起,我竟开始毫不别扭地叫她“妈妈”,她也应的痛快,那是只有我们两个才明白的亲密关系。
4.
在一起吃了更多的红菜汤后,“妈妈”的故事我也了解得越来越多。
原来她已经丧夫近二十年,有个跟我差不多大在远处上大学的女儿。早时候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解放,她的丈夫就在政治漩涡中牺牲了,除了这栋偏僻的小平房什么都没留下。丈夫走的时候,女儿才刚出生不久,“妈妈”后来就去当小提琴老师,领着微薄的薪水把女儿养大。那年我去她们家的时候,她每个月的薪水也只有800格里夫纳,不到300人民币。
“妈妈”说她有时想起死去的丈夫和远处的女儿,常会忍不住掉眼泪,但我看到的她,却从来都是一张溢满笑容的脸。
有次我们一起去杂货店,我在摆满牛油和芝士的冷柜前迈不动步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品种繁多的牛油,一块块的问“妈妈”它们的口味。她用蹦单词的方式告诉我:“Strong”,“Light”,“Blueberry”,“Banana”……
在说到“Chocolate”时我瞪大了眼睛禁不住wow了起来,“巧克力味的牛油!”我又惊异又激动,“妈妈”在一旁被逗得哈哈笑,而看到标价后,我又把牛油默默的放了回去。
回到家后,“妈妈”喊我出来吃下午茶。她端出几块面包,面包后露出一角精致的珐琅瓷碟,我连忙凑过去看,碟子上摆的,正是那块巧克力味牛油!她笑眯眯地叫我赶紧尝尝。
要知道,那小小的一块牛油,只够涂抹四片方包的小小一块,是“妈妈”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我叫她一起吃,可她却指着自己的牙齿摇头说“Tooth”,然后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慰得看我吃。
后来馋嘴的我越来越爱回去吃饭。“妈妈”则把我当成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变着花样地给我补充营养。她像极了我在中国的妈妈,总把肉往我碗里夹,然后找各种理由吃很少的东西。她盛给我的食物经常多得吃不下,但每次做红菜汤,不论盛多少,我都照样吃干净。每次吃完我都会跟她说,走之前一定要教我做红菜汤。
5.
我离开的那天,“妈妈”照例给我做了一锅红菜汤。她如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身,先是熬了一锅鸡汤,又熬了一锅牛肉。
我听到她在厨房剁菜的声音,红菜头和土豆切成块,洋葱切成丁,胡萝卜削成丝,番茄打成泥,放在锅里一起翻炒,已经香得我睡意全无。等到她把牛肉和翻炒好的蔬菜全部放到鸡汤里,咕嘟咕嘟煮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清醒了。
我起床坐在厨房外的餐桌上,“妈妈”端来了一碗比以往都要更加丰盛多料的红菜汤,然后往上面浇了一点酸奶油。碗刚放下,她眼圈就红了。我起身给她也盛了一份,放下碗,我的眼圈也红了起来。
那天我们都没说话,一边哭,一边喝完了那锅红菜汤。
6.
回国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反复做着同一个梦:
清冷的的早晨我走出房门,“妈妈”正坐在餐桌旁抽烟,外面的光渗过来微微透在她的睡袍上,袅袅的烟从火星出向上飘散,与咖啡的热气在半空相汇交融,一齐抚过她沟壑斑驳的额头,好美,却带着一种被回忆拉扯的忧伤。可是待空气开始变暖,红菜汤的味道飘过来,她就又充满了精神,没有苦恼,全是笑声。
红菜汤那发亮的红,果然蕴含着一种神秘的红色能量。
Edited by Dizzy
First Post by [美食情史]
![]() |
-
我是一只调羹 转发了这篇日记
其实...敢于吃陌生人递过来的饭菜,是一种多大的信任。而且,当发现对方吃掉自己煮的食物,那种信任被接纳,是多好的幸福。食物,其实有特别的力量吧。
2017-09-20 18:12:23 -
Have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15:34:27
-
小さな百鬼夜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0 10:13:00
-
TommyFebruary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9 17:09:19
-
Lyndo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9 10:05:06
-
梦幻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9 09:40:20
-
yobalcon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9 05:09:51
-
咖其蕯的徒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8 23:24:58
-
叽里咕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22:50:15
-
味之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16:15:09
-
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13:56:04
-
北京小乌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09:15:39
-
いつわ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09:05:15
-
北溟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27 08: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