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过:采访身边人∣我的生活是咖啡plus泡面
老是在明星、网红们时不时炸出一条的新闻里做梦,假想自己一夜暴富爆红,但忽略了其实自己和身边的大家都有独特的经历。把目光投向每个平凡人,记录大家生活的颜色,讲述平凡却不平庸的小事。这就是“这样过”系列采访的初心。
首都四环外一间41㎡的小屋子里,除了肉眼可见的一张白色工作桌、一看就是来自宜家的床和沙发之外,充斥视线的是琳琅满目的玩具、堆满的书架以及一幅幅自己装框的小画儿。综上所述,本次采访的主人公——猫猫,一直以来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有执着生活乐趣的女孩儿。
请用一句话概括现在的日常—— “我的生活就像咖啡加泡面。”
在开始朋友之间的“采访”前一秒,猫猫还捏着一把餐巾纸跪在地上仔细地抹着地板,嘴里念叨着:马上好了马上好了。半分钟之后,习惯在家穿个小背心的猫猫就老实地坐在迷你板凳上准备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了。对我来说,所有概括性的问题,都挺难回答的,尤其是总结自己。我预设了这个问题会收到一阵时长约等于5秒的“mm……”的回应。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现在的生活状态吧”,猫猫回答得很快。
“咖啡加泡面。”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可能不是刷牙,而是磨咖啡豆,做一杯手冲咖啡。但在决定要不要用信用卡积分换一个磨豆机的时候,却犹豫了半天,然后say no。猫猫形容自己的状态就像咖啡和泡面,咖啡代表精神世界,而泡面就是物质生活。以为她每顿饭都吃泡面就着咖啡的你们想多了。
猫猫的状态像我,也许像你,像一部分人。A面的自己是他人眼中的文艺小资狗,尽管有时候想极力摆脱这种头衔,说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小小一员,但还是骗不过自己总有那么一点“清高”的劲儿,在文化艺术自然中时常被感动。B面的自己跳出精神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中劈头盖脸给自己泼一盆冷水,看一眼不知道什么时候积累的信用卡债,最终决定给自己煮一碗泡面。

人生的轨道上,随时会有调皮的小球撞击。
猫猫从高二开始学习画画(学了多少年能推导出年龄,不如让这成为本文最大的秘密),身为自由职业者的她最近正在为计划出版的书拼命绘图。画画这件事,是她执着的兴趣之一,现在成了她的工作。兴趣=工作,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理想状态。我很关心的是,当兴趣变成工作,那份热爱会不会消失呢?
猫猫说,我爱工作,只是不喜欢“上班”。
我们在这里倒个带,回到上班时代,回到那个“调皮的小球”出现的瞬间。
猫猫在大学主修动画导演,毕业后也干上了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喜欢历史和新闻的她怀着“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的念头,在刷门户网站新闻的时候,留意到了网络新闻采编的招聘启事,投简历、面试,转行成为了搜狐新闻的小编。人生的轨迹,第一次被小球碰撞,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小球自己一边凉快了6年后,又一次靠近了猫猫的轨道。在天涯上发的手绘游记吸引到了出版社编辑的注意,猫猫意外收获了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的机会。这颗顽皮小球让猫猫辞去了工作,走上了“自由之路”。现在谈到当时的机会,她仍然很感恩,也很意外。我们会在人生的很多个阶段给自己制定一份适宜的计划,但很多时候,人生的轨迹并不朝着你预设的方向延伸。
我们可以说调皮的小球是生活带给我们惊喜和意外,也可以认为,轨道上的每一次撞击都是安排好的。结果有好有坏,但我们都要学会坚持。
附上小球撞击出的那本书:
猫猫的推荐书单:
猫猫:首席女法医一定要给我加上,还有,最后一本不要看。
还有《三国演义》,民国历史和人物相关的图书,猫猫也特别喜欢看,就不一一添加啦。
“我喜欢狗,但我更像猫。”
光看猫猫这个昵称,可能以为她养着一只猫,实际上……她也确实养过。大白猫KB是她的第一只宠物,如果用一句话解释KB的身世问题——她的朋友的韩国前男友要回国,于是留下了猫,猫的名字就是这个朋友的前男友的名字。现在这只猫已经跟随另一位爱猫狂魔漂洋过海到了意大利,成为了一只洋猫。

猫猫的第二只宠物是一只叫麦麦的狗,全名是“麦田守望者”。麦麦还很小很小的时候,长得像拉布拉多,在路边被小贩叫卖的时候,让猫猫碰到了,毫不犹豫花了30块钱买下了它,并祈祷它会长成真正的拉布拉多。然而麦麦最终顺应天命,从黄毛长成了一身乌黑秀毛,没有任何叫得上的品种可以形容。特别的地方是,腿特别短。

第三只宠物是串儿串儿。猫猫的朋友养了一对仓鼠,繁殖过剩,开始了大派送,串儿串儿就是其中之一。串儿串儿住着二层+小阁楼通透阳光大宅,家里有一个跑轮、一个秋千、两个陶瓷小屋子和一个永远塞满粮食的陶盆,可以说是很壕了。


猫猫最喜欢画的就是动物,去动物园可以在小狮子的房舍前一直待着看,直到被我强行拖走。在这些宠物当中,狗是她最喜欢的,因为狗的眼神很直接,不用猜就知道它的情感。而说到自己更像哪个动物,她果断选择了猫。

猫猫话不多,给人的感觉很安静,就像猫咪一样。她理想中与朋友相处的方式,也和猫咪类似,保持一定距离,但又能在某一刻瞬间亲昵起来。在我看来,猫猫的安静也出于她不喜欢“没话找话”的性格。和她对比起来,我是个十足的话痨,我没她有勇气“保持沉默”。在大多数时间里,我害怕那些不存在的尴尬气氛,觉得要依靠不断制造话题来维持和朋友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的“无话不说”又会给我带来紧张和压力。猫猫让我觉得是该学会沉默了。
和对话相关的日常插播一则: 目睹了猫猫跟着app做锻炼的经过, app语音提醒:不要坐着,站起来。 猫猫:好的。
“旅行是从小执念中短暂的抽身。”
喜欢边走边画,喜欢深度地走近一座城市,猫猫去过不少地方,甚至独自一人在法国、意大利游走了12天。


去台北探访小书店的那次是猫猫印象深刻的旅行经历之一:
原本从北京到台北的3小时飞行,没理由地延误成了多个航段——1小时飞到上海,停留在上海机场4个小时,再次起飞2小时后,在台北上空盘旋1小时才降落。一天的原计划完全泡汤,在黑夜中的台北,猫猫唯一的希望是敦南24小时营业的诚品书店。当她风尘仆仆到达诚品,踏入店里,抬头看到灯光和满眼的书,那一瞬间的温暖让一天折腾的疲惫完全退散了。这也许就是书店的力量。
也借此感怀吴清友先生。
“收集玩具是我赚钱的动力。”
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到猫猫的家,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主人是个玩具控。在物质的世界里,最能满足猫猫的,就是玩具。扭蛋、动物模型、美系、乐高、动漫周边等等,被整整齐齐地排在一组组塑料展示架上,随便指一个,她都能给你说一段freestyle,这可能是她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刻。
去玩具店寻宝是她和别人不同的旅行必备项目,不管去哪儿,比如Elsa公主人偶就是她从日本背回来的,还有在法国遇到的小王子公仔。
在众多的玩具里,她的最爱就是动物模型和乐高的小人仔,还用它们填满了两个橱柜、布置了两面墙。光光看着这些收藏,猫猫就觉得无比快乐。采访到这里,我也发现了最好写的是这部分,只要上图,就可以完美讲述了,话不多说,咱们上图。


猫猫的小杂记
Q:现在最想改掉的坏习惯是什么? A:磨牙?……玩某手游吧
Q: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A:特别喜欢刷洗碗池,锃亮,还不能容忍家里任何地方有头发。
Q:有什么特别后悔的事儿? A:小时候身体不好,报了个武术班,结果一练就是10年,导致现在五短三粗的……
Q:最爱的句子? A:杨绛译的兰德的诗,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Q:你的长远愿望是什么? A:自由自在地画画,靠画画养活自己。
Q:想你我他一样的平凡人说什么? A: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它崇不崇高。


附猫猫推荐的娱乐清单:
后记
第一篇身边人的采访结束了,感觉重新认识了一遍已经熟悉的人。再过一长段时间,回头看这段采访,不知道猫猫会有怎样的感慨,有什么变了,有什么仍在坚持。总之,希望我可以坚持下去。
彩蛋:猫猫是个五音不全的人,但一听到音乐就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