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阁——《朝圣之旅》之一
想了解长沙城悠远的历史,有一个名字是怎么躲也躲不开的,那就是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长沙城南,是中国四大古阁之一,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素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美誉,是长沙历史的见证。
天心阁由天心古阁和古城墙组成。天心古阁雄据古城墙之上,有400多年历史。而我们所看到的天心古阁则是1983年重建的。当年的古阁在1938年长沙会战中,是中国军队重要的防御阵地,然而日军未至,而守军却自先火烧长沙,天心古阁毁于一旦。战后在天心阁北向分别修建了崇烈亭、崇烈门、守望塔等建筑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我们也是从北面进入天心阁的。迎面便是崇烈门,门上有蒋介石题写的对联——气吞胡羯,勇卫山河。拾阶而上,看到一个个城墙的垛口,让我有如登上长城之感。出于保护文物的考量,垛口上也不再放置当年巨大的火炮,但作为一个军事要地,我依然可以想象得出当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时的惨烈。

这与当初建设此阁的本意已相去太远了。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文化古迹,却点战火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能不说是天心阁的悲哀。
据《长沙府志》记载,天心阁及是明崇祯年间在长沙的龙脉之所,地势最高处筑有观星象、祭天神的“灵台”,当时名为“天星阁”。主阁楼内供奉文昌帝君和奎星像,以保“长沙文运昌盛”、“振人文而答天心”。天心阁一名由此而来。古时,天心阁一直是长沙香火最旺的地方,可见民间百姓对文运、功名的精神追求。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天心阁早已看不到香火,市民们已把它变成了休闲的好去处。在天心阁下面的绿荫下,水池旁,打麻将、玩扑克、唱京剧的市民很多,舒适和闲散成了这里的现实基调。
天心阁分三层,我们依次细细观赏。特别是阁上的对联很有味道。如“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情”、“城上九宵迎日月,城留一角看江山”。最上层的对联是——举头红日近,极目楚天舒,写出了古天心阁之高,登阁可望之广。不知道老泽东词里“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名子,是不是也从这里而来。

站在天心阁最高处,眺望四周阳光下的长沙城。我发现,鳞次栉比的大楼以及浓烈的现代感将天心阁环绕着,阁下街道上各色车辆川流不息。而天心阁却如一位阅尽人间沧桑的老人,从历史的烟尘中走来,伫立在此,以平和的心态和深邃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长沙的现在,眺望着长沙的未来。
从天心阁漫步下来,依然原路返回,边走边看,同行者惊奇地发现了几株红杜鹃。因为刚才目标指向太过集中,急于直奔天心阁,竟然忽略了它的存在。而此时,观阁归来,心态平稳,才发现了红色的杜鹃和浩若辰星的花骨朵。
花虽开得不浓艳,但这对于来自冰天雪地的我们,也足已让我们惊叹不已了,而如果不是原路返回,我们真就可能忽略了这些在我们追寻过程中早就预伏下来的美丽。
2008年12月10日 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