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这本书本来是买给30多年老烟枪的爸爸的,可是固执的爸爸执拗地连书都不肯看。爸爸有烟瘾,我有小说瘾。虽然有一些药不对症,但是强烈的好奇心还是让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的第一页。因为我知道,瘾总是有些共同点的。每当翻开此类标有“自我管理”、“自制力”、“戒”等字样的书,就仿佛撕开裸露的肌肤,让你一层又一层地强制性观赏自己身体中的腐肉组织。自虐开始……
强制性戒瘾的感受在这本书中描写的就很到位:
每次尝试戒烟,总是会导致很长时间的抑郁,就算偶尔心情能轻松一下,第二天又会消沉下去。那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四壁光滑的坑,拼命想爬出来,却总是在看见阳光的那一刻滑回坑底。最终你会选择投降,点起一支烟卷,尽管你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最初我们的想法总是“我迟早会戒烟的,不过不是今天,带到明天再说。”最终,我们会在失望中怀疑自己的意志力,或是相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香烟。
1. 我们无法戒烟的唯一原因是:恐惧! 我们恐惧戒烟过程的漫长和痛苦。我们恐惧一旦离开香烟,生或死舒适感就会下降。我们恐惧戒烟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让我们无法应对生活的压力,无法保持自信,我们恐惧戒烟会对性情产生影响。不过我们最恐惧的还是戒烟无法成功。
2. 全世界对吸烟者的误解:
吸烟者很享受吸烟的感觉;吸烟者是自主选择吸烟的;吸烟能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吸烟能提高注意力,让人放松;吸烟是一种习惯;戒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一旦染上烟瘾,就无法真正消除;对吸烟者解释吸烟的危害性,就能帮助他们戒烟;替代品,尤其是尼古丁替代品,可以帮吸烟者戒烟;戒烟过程漫长而痛苦;担忧(吸烟所带来的坏处)并不会帮助我们戒烟,反而会让戒烟变得更难。
3. 事实上戒断期的痛苦并不是生理层面的疼痛,而是精神层面的自我折磨。
4. 对于戒烟,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你究竟有什么可损失的呢?如果读完这本书之后你选择继续吸烟,那你的情况同过去并不会有什么区别。你不仅没什么可损失的,而且还有可能收获许多东西!
5. 担忧(吸烟所带来的坏处)并不会帮助我们戒烟,反而会让戒烟变得更难。
6. 当你真正意识到生活不会因缺少了香烟而变得更糟糕时,当你不再有任何失落感时,再回过头来考虑健康问题——以及其他传统的戒烟理由。只有这样,这些理由才会成为你的动力,推动你去追求真心想要的东西——自由快乐的生活。
7. 很多东西都能提供享受,但在我们无法享受这些东西时,却不会感觉到空虚。
8. 在我们的余生中,我们努力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我们当年的覆辙。偶尔我们也会努力尝试,想从烟瘾的陷阱中挣脱出来。然而,只有当我们感受到压力的时,才会想到尝试挣脱,无论这压力是来自健康问题,家庭经济问题,还是别人的看法和态度。
……………………………………
轻松戒烟法
Step1. Why? 我们为什么要吸烟?
A:1. 生化层面——尼古丁 上瘾 2. 心理层面——社会性洗脑
生化层面——尼古丁上瘾
尼古丁是上瘾速度最快的毒品,只需吸一根烟,就会引起尼古丁上瘾。只是它本身症状十分轻微,当习惯了抽烟时,就意味着尼古丁已经上瘾了。
尼古丁代谢速度非常快,当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迅速下降时,会产生戒断反应。
戒断反应产生的痛苦实在精神层面上的。一旦产生戒断反应,吸烟者会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不见了,甚至精神紧张,没有安全感,容易激动,自信心和自制力下降。此时,只需点燃一根烟,7s后即可让吸烟者找回奥巴马的感觉——轻松、自信。不过,这种状态是十分短暂的,一旦烟卷熄灭,整个周期就会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不幸的是,身体同时会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要想在吸烟时产生如同上一根烟同程度“愉悦感”需要吸更多的烟才行。接着就小雪滚大雪一般成为了老烟枪。
心理层面——社会性洗脑
洗脑是导致戒烟困难的主要原因:社会方面有电视,电影,广告;自我方面,会潜意识的告诉自己烟瘾“必须”要用更多是尼古丁来压制。
Step2: Do it
1. 决定今后不再吸烟;
2. 不再质疑这个决定,为戒烟而感到高兴
由于是选择性跳读的书,只摘录下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核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