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智慧,恨的智慧——维京时代的姚谦词作
![]() |
A 时间
曾经最喜欢一首姚谦的词,是江美琪《那年的情书》。在学生时代听到这首歌,不经意与自己半长不短的人生经历重合,于是第一遍就深深嵌在了心里。2005年江美琪发行在维京唱片的第八张专辑《恋人心中有一首诗》,《那年的情书》被放在显著的位置,是她中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刘若英还录了一轨无伴奏歌词朗诵,放在歌曲前作引子,淡淡念白,深深回响,意境非凡。所以,这首以“情书”为主题的歌曲,本身听起来也像极了一封情书。
![]() |
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思念还有多少煎熬/偶尔惊见用过的梳子/留下了时光的线条
回不去的那段相知相许美好/都在发黄的信纸上闪耀/那是青春诗句记号/莫怪读了心还会跳
用时光的线条来比喻发丝,没有时过境迁的哀戚,没有对青春无病呻吟的致敬,将抽象的思绪与确实存在的什物结合一起,简洁而充满智慧地表达了千言万语亦不能言明的遗憾;旧日情书的字字句句重绽于心,没有对快乐、悲伤的记叙描写,而以仍然跳动的心,表达了对他、对自己、对过去一段时光的感慨;不用词句进行是非判断,却也让人心照不宣、感同身受。让人心动的歌词就是这样的——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我爱”、“我恨”,而是动用一切与爱情羁绊相关的喻体去试探,目的明确,毫不委婉。只要你真的曾经投入,就会被点醒、理解。这些,正是姚谦词作的好处。
谈起姚谦与江美琪,也自然而然让人想起华语乐坛的维京时代:1998年维京唱片在亚洲投资分公司,姚谦负责整个华语体系的发展事务。期间,他培养了足以象征一个时代的歌手,为她们创作的歌曲,也具有无可取代的特殊性。现在很多唱片收藏爱好者,甚至将这一时代的维京作为一个Tag、一个特殊的收藏门类悉心梳理,爱戴程度可见一斑。
江美琪、侯湘婷、萧亚轩等昔日新人都是从姚谦的这一步出道。而林忆莲、刘若英、赵薇等中流砥柱,彼时也在维京旗下产生了铭记乐坛的代表作。也许姚谦就是有女歌手的缘分——就像他在上一时代的点将唱片写过的江蕙、曾淑勤、林慧萍、江淑娜,他的诗人气质,与女性情感中的温柔、哀伤、坚强、脆弱都有着强烈的共鸣。他的诗性紧紧烘托着情书的温度,让每一首歌都成为不同寻常的告白;不同质感的女声,也唱出了不同意味的恋爱心情。
B 人物
1999年侯湘婷发行的首张个人唱片叫做《你爱我吗?》,但时至今日,仍有人以为那是一张叫做《秋天别来》的专辑。只因这首歌与她的捆绑印象太强烈,也是象征其音乐事业的重要作品。侯湘婷已不再唱歌,但《秋天别来》却从未被时间遗忘。伍思凯的曲子搭配雨声采样的画面感真实而细腻,而姚谦所作的歌词,更为它展开了情感层面的立体感。
![]() |
其实我/也开始想调整自己/只是谁/能帮帮我闭上眼睛不看见你?
我也想忘了你/在秋天来临之前/不再想你
对于“你”、“我”这歌词中最常出现的代词,姚谦向来让它们处于微妙的立场之中。不仅是对故事中人物存在的确立,也是为词句合理性默默服务的节点。在《秋天别来》中,这种手法的好处更加明显——整首歌从始至终都围绕在“你”、“我”之间的逻辑与回旋中,出现频率高,但没有因重复而让人产生乏味与不适。因为姚谦的直白与诗性是相辅相成的,句子中的暧昧纠葛从未飘渺到不知所云,而是用清晰、明确的彼此立场,来中和诗词刻板的抽象与甜腻。你、我词性的真实感围绕其中,一边推动故事,一边舒展情绪。两者的博弈让《秋天别来》伴随着冰冷的雨声,伴随着不舍与勉强的豁达,表达了对情人转身离去的最终告解。
C 处所
《没有人》并不是萧亚轩出道初期最流行的一首歌——它不像《最熟悉的陌生人》、《突然想起你》、《Cappuccino》那样深具成名代表性,但它却是歌迷听到的第一声萧亚轩。在首张《同名专辑》中它处于第一轨位置,清唱的第一句“爱/想起来太哀伤”就让人感到微醺的惬意,而第一印象,往往代表太多价值。后来姚谦为萧亚轩创作的好词数不胜数,但《没有人》这最初的告白,拥有其他作品都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 |
哦心房/像午夜地下铁站/最后/只剩下一片空空荡荡
没有人等没有人/一切都只是虚无和枉然/原来都是我编织的奢望
从来没有人来过我的心上/我只是你中途过站的地方
这首歌表达的悲伤与悔恨本来十分浓烈,旋律、配器、以及萧亚轩早期的唱法,都饱含悲苦情歌的一切要素。如果歌词再以急切的哀怨来控诉,难免会产生过分的力量而失去美感。而姚谦用十分巧妙的象征手法,掩盖了极端绝望与冲动的表层,让彻骨的悲伤拥有了一份艺术性的委婉,增加了聆听厚度,扩展了想象空间,为歌曲的价值增加了“思考”的需求。姚谦这种节制的智慧,是为了防止把悲伤徒劳地、无限地、毫无意义地扩大,而改用意向将它浅浅地埋上一层,如果你用心掘掉表面的喻意,便能深刻领悟,直至核心。这样的做法,比直白的痛苦更有杀伤力。将终究失去的爱情比作无人留驻的车站,《没有人》的痛苦形态是隐忍,决绝而坚韧的。
D 爱恨
与林夕的《至少还有你》不同,姚谦为林忆莲的名盘《林忆莲’s》创作的《飞的理由》没有大开大合、荡气回肠的情感输出,却同样令人难忘。歌词字字珠玑的凝练与遣词酌句的紧密,与黄韵玲低调的作曲风格十分契合。词、曲前进的步调一致,谨慎而缓慢,扎实而曲折。作品在情绪展示方面,似乎更趋于被动——而在最终效果,却让歌曲整体的感染力十分强大。
![]() |
翅膀的命运是迎风/我的爱/当你把爱转向的时候/我只身飞向孤独的宇宙
眷恋的命运是寂寞/我的爱/当你人间游倦的时候/我会在天涯与你相逢
除了遣词的美感,《飞的理由》还蕴含着一丝哲学意味。爱与恨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立的两极化,在复杂的人生逻辑之中,这姿态更贴近生活的真本质。我们人生中的爱与恨、结合与分离、拥有与失却的根本界限,本来就不像虚构的故事那样非黑即白。“当你人间游倦的时候/我会在天涯与你相逢”像是对爱情宿命的参透,而首句“如果这个时候窗外有风/我就有了飞的理由”更是对爱、对存在之概念进行的尝试性讨论。一点隐晦,一点诗意,交缠在滂湃的弦乐演奏当中,展示了宛如文艺复兴画作般的美感。
----------------------------------------------------------------------------------------------------
对于八零后乐迷来说,姚谦的维京时代是异常深刻的记忆。他教会我们很多东西,而绝不仅限于好歌好词的表面影响,还包括从那些故事中提炼出的精神智慧。《歌词时光.姚谦的写词课》上周已在豆瓣上线——通过于在线课堂对自己新旧作品的讲解与赏析,我们能再一次感受这位大师的文字艺术,了解更多歌曲背后的故事。你也许会发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那些作品因智慧而永驻,从未变老。
20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