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 广州三日文艺游
作为半枚“雨男”,在第一天到达城市时都赶上了下雨。落深圳下大雨,飞回北京北京刚下完雨。到达广州也不例外,在城际高铁上就收到家人发的广州来台风的新闻,于是三天的行程只好先松后紧。
第一天,台风,广东省博物馆/方所
广东省博物馆
因为台风选择了室内的地点,但因为周日,广东省博物馆的排队人流依然不少。作为省级博物馆,内容十分丰富,同样有地质资源、海洋资源的内容,与此同时有陶器、历史人文的相关内容。相对走马观花的游览了一遍,感觉完完整整看下来需要几天。



方所
位于太古汇(地铁石牌桥站),门口的照片比较独特可惜没有拍下。与成都太古汇的独栋方所分隔多层空间不同,这间书店采用平铺的方式,越往里走会发现内部的空间越大。逛书店的过程犹如仔细研究一本书。


第二天,沙面建筑群/太古仓码头/石室耶稣圣心堂/东山口
作为建筑爱好者,总是喜欢看看一些带有地方以及历史特色的建筑群。
沙面建筑群内有多种风格的建筑,走在其中感觉脱离了广州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进到了一个清静的小世界。




星巴克是个神奇的地方,或者说星巴克的设计师们真的好厉害。无论地处何处,都能与环境相结合,仿佛是生长在其中的咖啡厅。

太古仓码头
地如其名,码头虽然荒废但是码头、仓库等建筑依旧有所保留,依然能够看到仓库建筑的原貌。


石室耶稣圣心堂
可惜的赶上了内部学习只好拍下外部的照片


东山口
如果说上海有“巨富长”作为街巷代表,那么广州的东山口应该算是广州街巷的代表了吧。无论是附近的学校、教堂、民宅,都保持着一种西洋的气息。在这里,好像时间停止了,依然在上个世纪的状态。这些建筑由狭长的小路得以分隔,虽然不算棋盘状,但也基本方正。从这个路口看向其他路口,又能看到不同样子的房子。骑着单车串行期间感觉十分舒爽也非常过瘾。




中山大学
不对外开放的中山大学,只好拍下一张校门匆匆离开

第三天,红专厂/广东省美术馆/广州塔/暨南大学
红专厂艺术区
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或多或少会存在着老工业留下的印记,而这种区域大多数都被艺术空间所使用。比如说北京的798、深圳的华侨城、上海的PSA,还有广州的红专厂。红专厂的前身是一家罐头厂,而厂区内的道路名称也显示了这一点。




很幸运的参观了厂区内的几个展览,


广东省美术馆
位于二沙岛,相对于广东省博物馆的人潮,美术馆相对清静的多。参观时正好赶上几个展览。


广州塔
地标建筑一定是要去的,可惜因为晚上看放映不能看夕阳和夜景。因为能见度的原因看到的风景并没有那么远,460m的户外水平摩天楼真是值得一去,一个人一舱简直太爽了,简直是圆梦。




暨南大学
酒店选在岗顶,离暨南大学很近,从酒店徒步就走到了暨南大学。从西门进是住宅区,两旁的行道树以及带着岁月痕迹的住宅楼便可感受到带着历史的校园。越往里走越能够感受到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