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我解-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太平盛世又如何?徭役依旧不弱于乱世。上位者巧立名目,苛捐杂税繁杂,敛财建私库,穿华服,住楼宇,食佳肴,拥美人,管乐绕梁歌不休,豪奢淫逸夜未央。而此时,胡老汉正躺在草垛上,看着半掩的明月,潸然泪下。
那年,弱冠,穷人家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冠礼之说,但作为家里的老幺,一家人还是拿出家里仅有的余粮磨面,好好庆祝一番。当时还是胡少汉的胡老汉正在想着农忙结束,晚饭吃一大碗长寿面,犒劳自己。
胡少汉背着刚分到手的一小袋谷子,袋子上打着七八个补丁,那是他有记忆以来,就陪伴着他的布袋。胡少汉叼着树枝,哼着小歌,起茧的黑黝黝的小手转着镰刀的把,“是该寻一房媳妇了!到现在,连女人的小手都没摸过呢,东村头孙懒汉家的闺女就不错,水灵水灵的,上次还对着我笑呢!”胡少汉美滋滋地想着,这袋谷子就是他的聘礼,想得入神,突然看到前面人潮拥挤,好不热闹。
挤入人群,看到人群中,跪着一对跟自己一般大的男女,面前,一个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马鞭的官差颐指气使地说道:“难道你们想违抗王命?明天,必须到主簿处报道,后天便去不周山伐木。”那男的拖着官差的脚,“大人,求您了,免了我的徭役吧,我家有老母卧床,需要奉养,贱内体弱,需要照料啊!”
官差不理,蹬男子的手,斥道,“王命如此。”舞着鞭子便要抽打过去,胡少汉见状,左手松下布袋,扯住鞭子,右手举着镰刀,双目瞪得官差发怵,“你,你,你想干嘛,还不松开!”
胡少汉松开马鞭,官差看胡少汉也不是善茬,不想多结恶缘,“冯休,今天的面子小爷自会找回来的,咱走着瞧!”驾马而去。
胡少汉扶起男子,反身捡起布袋,返回家中,看着母亲红肿的双眼,父亲垂着头不语,已经分家自过的大哥大嫂,也过来串门。胡少汉放下布袋和镰刀,跟大哥打过招呼,大哥神色凝重,“小弟,哥自从去年摔断了腿,一直没好利索,这你是知道的。”
胡少汉稍一思忖,憨笑道:“大哥不用担心,有兄弟在,怎么都会帮衬着,明天我就帮你把田里粮食收了!”
大哥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又坐下,老母亲眼泪又止不住流下来,胡少汉很是诧异,“这是怎么了?娘,好端端怎么哭起来了?”
老父亲闪躲着眼神,低沉的嗓音,让人捉不到说什么,“儿啊,咱家摊上伐木徭役的名额,一个。”
一家人都低着头,胡少汉感觉头皮麻了,嗡嗡响,“徭役,徭役”,这一天还是来了,这就是宿命,二十年了,每天都在“盼”着,他已经受够了这种心一直悬着的状态,今天,这颗心终于可以落下来了,然而,一时半会接受这个事实,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啊,在经历生命中的转折,很难做到理性的淡定。
大嫂打破了这尴尬的沉寂,“娘,水开了,该下面条了”,翻开锅盖,热气腾腾的水气往屋顶聚着,那团聚的形状,正如一家人目前的思绪一般,无形且飘渺,一家人好似完成任务一般,一句话都没说,扒拉完碗里的面条,味如嚼蜡,即使多么难以下咽,也舍不得浪费一点点粮食。
“就这样吧,我明天就去有司报道”,胡少汉强打起精神,“哥,以后父母就看你多多照看了!”
大哥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下,拄着拐杖移到胡少汉前,拍着胡少汉的肩膀,“兄弟,只要有大哥在的一天,绝不会让老父母饿着冻着!”
胡少汉拍了拍大哥的手,欣慰的点点头,这一夜,猫叫格外刺耳,村里也不似太平,村头村尾的狗吠了一夜,天还不亮,胡少汉就已经收拾完行李去主簿处了。对他而言,不辞而别才是最好的离别方式,他害怕离别时的伤感,房子,路,石磨,看上去都是不舍的,他选择做情感上的逃兵,这样才能决绝的离开。
新的世界就要开启了,不周山,那个老人们流传埋葬青春少年的地方,谁会想到,会是那么山清水秀呢?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太平盛世又如何?徭役依旧不弱于乱世。上位者巧立名目,苛捐杂税繁杂,敛财建私库,穿华服,住楼宇,食佳肴,拥美人,管乐绕梁歌不休,豪奢淫逸夜未央。而此时,胡老汉正躺在草垛上,看着半掩的明月,潸然泪下。
那年,弱冠,穷人家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冠礼之说,但作为家里的老幺,一家人还是拿出家里仅有的余粮磨面,好好庆祝一番。当时还是胡少汉的胡老汉正在想着农忙结束,晚饭吃一大碗长寿面,犒劳自己。
胡少汉背着刚分到手的一小袋谷子,袋子上打着七八个补丁,那是他有记忆以来,就陪伴着他的布袋。胡少汉叼着树枝,哼着小歌,起茧的黑黝黝的小手转着镰刀的把,“是该寻一房媳妇了!到现在,连女人的小手都没摸过呢,东村头孙懒汉家的闺女就不错,水灵水灵的,上次还对着我笑呢!”胡少汉美滋滋地想着,这袋谷子就是他的聘礼,想得入神,突然看到前面人潮拥挤,好不热闹。
挤入人群,看到人群中,跪着一对跟自己一般大的男女,面前,一个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马鞭的官差颐指气使地说道:“难道你们想违抗王命?明天,必须到主簿处报道,后天便去不周山伐木。”那男的拖着官差的脚,“大人,求您了,免了我的徭役吧,我家有老母卧床,需要奉养,贱内体弱,需要照料啊!”
官差不理,蹬男子的手,斥道,“王命如此。”舞着鞭子便要抽打过去,胡少汉见状,左手松下布袋,扯住鞭子,右手举着镰刀,双目瞪得官差发怵,“你,你,你想干嘛,还不松开!”
胡少汉松开马鞭,官差看胡少汉也不是善茬,不想多结恶缘,“冯休,今天的面子小爷自会找回来的,咱走着瞧!”驾马而去。
胡少汉扶起男子,反身捡起布袋,返回家中,看着母亲红肿的双眼,父亲垂着头不语,已经分家自过的大哥大嫂,也过来串门。胡少汉放下布袋和镰刀,跟大哥打过招呼,大哥神色凝重,“小弟,哥自从去年摔断了腿,一直没好利索,这你是知道的。”
胡少汉稍一思忖,憨笑道:“大哥不用担心,有兄弟在,怎么都会帮衬着,明天我就帮你把田里粮食收了!”
大哥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又坐下,老母亲眼泪又止不住流下来,胡少汉很是诧异,“这是怎么了?娘,好端端怎么哭起来了?”
老父亲闪躲着眼神,低沉的嗓音,让人捉不到说什么,“儿啊,咱家摊上伐木徭役的名额,一个。”
一家人都低着头,胡少汉感觉头皮麻了,嗡嗡响,“徭役,徭役”,这一天还是来了,这就是宿命,二十年了,每天都在“盼”着,他已经受够了这种心一直悬着的状态,今天,这颗心终于可以落下来了,然而,一时半会接受这个事实,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啊,在经历生命中的转折,很难做到理性的淡定。
大嫂打破了这尴尬的沉寂,“娘,水开了,该下面条了”,翻开锅盖,热气腾腾的水气往屋顶聚着,那团聚的形状,正如一家人目前的思绪一般,无形且飘渺,一家人好似完成任务一般,一句话都没说,扒拉完碗里的面条,味如嚼蜡,即使多么难以下咽,也舍不得浪费一点点粮食。
“就这样吧,我明天就去有司报道”,胡少汉强打起精神,“哥,以后父母就看你多多照看了!”
大哥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下,拄着拐杖移到胡少汉前,拍着胡少汉的肩膀,“兄弟,只要有大哥在的一天,绝不会让老父母饿着冻着!”
胡少汉拍了拍大哥的手,欣慰的点点头,这一夜,猫叫格外刺耳,村里也不似太平,村头村尾的狗吠了一夜,天还不亮,胡少汉就已经收拾完行李去主簿处了。对他而言,不辞而别才是最好的离别方式,他害怕离别时的伤感,房子,路,石磨,看上去都是不舍的,他选择做情感上的逃兵,这样才能决绝的离开。
新的世界就要开启了,不周山,那个老人们流传埋葬青春少年的地方,谁会想到,会是那么山清水秀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