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盛夏,我们穿越了呼伦贝尔,与草原狼和白桦林相逢
我看着那只狼王,它的步伐焦躁,眼神充满警觉和不甘。
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次呼伦贝尔的穿越之旅,我们与草原狼和白桦林的相逢。
索引
00 我们去大草原吧!
01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02 策马奔腾和疯狂卡丁车
03 神秘的使鹿部落
04 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05 遇见草原狼
06 草原上的银色丝带
07 目睹神迹
08 边境探寻:俄罗斯风情小镇
09 金色光年:梦幻满洲里
10 舌尖上的草原
11 草原旅行小贴士(备忘清单、注意事项、实用信息)
12 有生之年
00 我们去大草原吧!
2017年,夏天,杭州又开启了40度高热模式。
一打开窗,迎面而来的热气让人窒息,热辣的阳光迫不及待地钻进毛孔。不想躲在空调房里的我,对一旁正在狂敲键盘赶报告的Mr.Black说:不如,我们去大草原吧!
一周后,飞机穿过草原上空的云层,降落在海拉尔机场。我和Mr.Black两个人开始了穿越呼伦贝尔之旅。

呼伦贝尔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当年成吉思汗就是从这里出发,改写了十三世纪的历史。
这里是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的交界,不仅有古老的蒙古部落,还有神秘的边境线和俄罗斯风情。不过,令我们难忘和震撼的,远不仅仅是这些。
01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上了草原公路,我和Mr.Black两个人就像穿行在一幅幅电脑桌面的高清壁纸中。望不到边的草地和远天连接在一起,白云则像是自带3D效果的棉花糖,看上去很Q弹,好像一伸手就能捏到。

草原公路最大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停下车,吹吹草原上的风,近距离看看那些成群的牛羊,和散落的蒙古包。作为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自然有不少商业景区,但最好的风景,并不在那些刻意经营的景点,而是在路上。

02 策马奔腾和疯狂卡丁车
一路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马场,向往在大草原策马奔腾的我终于有机会体验一下。
马场主人很热情,见Mr.Black块头比较大,把自己的马王给了他,是一头高高的大黑马。

我、Mr.Black,和马师一起,一行三人骑着马向远处的山坡走去。不过我的小棕马似乎很不情愿,一直慢吞吞落后不少。到山坡最高点准备返程时,小棕马却突然兴奋起来,一路小跑,成了在最前面带路那个。好吧,原来它是急着回家啊。
比骑马更刺激的活动是草原卡丁车,可以肆无忌惮的随便开,非常过瘾。不过,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有一片草域上,蚱蜢特别多,只要卡丁车所到之处,都有一只只蚱蜢突然跳到车上、衣服上,就像突然迎面而来一支虫虫特工队。因为如果它们不跳起来会被车轮压到。
负责开车的Mr.Black倒是对这种小生物无感,只顾脚踩油门不断加速,坐在旁边的我一路手忙脚乱地清理身上的蚱蜢。你能想象一边开卡丁车一边赶蚱蜢的画面吗?
03 神秘的使鹿部落
跟随当地向导小何,我们探访了呼伦贝尔北部,神秘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那里住着鄂温克族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林中,与驯鹿为伴。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思是“杨树林茂盛的地方”。

到达那里时,一群驯鹿正在林子里懒洋洋地睡觉。主人拿了一篮苔藓过来,这群驯鹿马上就来了精神,苔藓可是驯鹿的美味喔。

负责为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实际上非常温顺可爱。我和 Mr.Black 试着喂他们吃苔藓,然而驯鹿是十分现实的动物,一篮苔藓很快吃完,就头也不回的转身走了 。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鄂温克人的祖先就生活在贝加尔湖流域,直到17世纪,骑着驯鹿,划着白桦船的鄂温克人遇到沙俄哥萨克铁骑,他们宁静的生活自此结束。
苦难开始了,族人被罚做苦役,葬身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地。最后的幸存者踏上了迁徙之路,为了躲避屠杀,从漠河到额尔古纳河,鄂温克人在茫茫林海中越藏越深。
直到2003年,在当地政府主导下,经过多次迁徙的鄂温克人终于放下猎枪,告别山野生活,移民定居在呼伦贝尔根河市郊。
如今悠然生活在此处的驯鹿,不知是否知道,它们的祖先曾跟着鄂温克人穿过多少山林,踏过多少深雪,才来到这个地方。
04 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公路沿线,一道道密麻麻的白色树干闪烁而过,是大片大片的白桦林。
除了草原,呼伦贝尔还有数不尽的白桦树,有些树龄已超过万年。

走入白桦林间,看阳光从树与树之间透射下来。起风了,树叶沙沙作响。
笔直洁白的树干上,有一个个黑点,民歌里说那是眼睛,静静地看透世间变化。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1999年,二十六岁的朴树低声轻轻唱着这首《白桦林》,让我们认识了象征着生与死考验的白桦树。
如今,已步入中年的朴树唱着《平凡之路》和《清白之年》回来,世界不再是那个世界,朴树还是那个朴树,永远的少年。
05 遇见草原狼
呼伦贝尔西北部的陈巴尔虎旗,有个地方一到晚上就传来一阵阵的狼嚎声,这个地方叫做狼岛,住着一百多只草原狼。
狼岛的主人,是85年出生的年轻人呼春。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养狼,经营这个狼岛。胡春和这些狼朝夕相处,如今已成为了朋友。
在狼岛上,大部分的狼在园区中,过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群体生活。我们站在高台上俯瞰整个园区,隐约看到狼王正趴在小山头休息,还有一只年轻的狼在园区边界走来走去,观察着外面的动静。由于正午阳光太强烈,很多狼躲在树荫下或狼洞里,我们没有拍到狼群的照片。
园区之外,曾经的狼王被单独的圈了起来。如果把它放回群体生活,它会和现在的狼王撕咬,直到其中一个死掉。为了保护他们,呼春只能让他单独生活。

我看着这只狼王,在层层的铁丝网后,它的步伐焦躁,眼神充满警觉和不甘。
它渴望着战斗与自由。
在狼岛上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狼洞,原本是狼自己打的用来休息和庇护的地方。必要的时候,它们还会打狼洞作为地道,以穿过地面上无法逾越的地带。
通常猛兽都可以用食物诱惑,但对于草原狼,有时食物诱惑也未必成功。狼的疑心很重,而且行事时通常有一定的团队战术。比如,有时胡春需要从狼群中引诱几只狼到小笼子里,运输到其他地方,于是把羊拴在小笼子上做诱饵。这时狼王往往会先派个哨兵去羊附近打探情况,狼王自己则带领狼群在后面观察,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即撤退。


草原狼性格多变,时而凶残,时而温顺,但只要不激怒或惊吓到它们,一般不会主动发起攻击。
06 草原上的银色丝带
还记得电影《寻龙诀》里黄渤写给 Angelababy 那首搞笑的情诗吗?“额尔古纳河啊,你拐了个弯儿,又溜达进我的心里。”
草原上的河流很特别,由于地貌的缘故,全都是九曲十八弯。

额尔古纳河是是呼伦贝尔的母亲河,她穿过草原,犹如一条银色丝带,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生动和灵气。
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流进茂密的灌木丛,形成了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

07 目睹神迹
晚上八点多,一群人聚集在黑山头的最高点,等待着日落。这里能同时看到草原和额尔古纳湿地,浓郁的绿色一直蔓延到天边。
看过海上、山上的日落,草原的日落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和Mr.Black目瞪口呆,言语和照片都无法形容那种震撼。日落的瞬间光芒万丈,日落后的余晖和晚霞蔓延在整个天际线,在大自然的神迹面前,我真真切切感到了人类的渺小。

08 边境探寻:俄罗斯风情小镇
额尔古纳河流到呼伦贝尔的最北端,河畔有一个美丽的小镇:临江。这里是中俄边境,河流另一边就是俄罗斯境内,可以隐约的望见俄罗斯的村庄。临江小镇上的居民有很多是俄罗斯族人,住着传统的俄式木屋。

我们住的客栈“宝利之家”,是小镇上景观最好的木屋。客栈老板宝利是中俄混血,有着高高的鼻梁和一双迷人的蓝眼睛。

向导小何告诉我们,宝利春天大部分的时间在山上种地,夏秋天旅游季时就主要经营客栈。勤劳的宝利一家自己捕鱼,自己种地,客栈中的食材几乎全部是自给自足。
平时,宝利清晨也会带着客人一起去捕鱼。在客栈中吃饭的时候,宝利和每桌住客都聊的很开心,投缘的还一起喝起了小酒。我想,“宝利之家”的口碑这么好,不只是因为老板的颜值高,更是因为他热情开朗的人格魅力吧。
晚上,我和Mr.Black在小镇上瞎晃悠,小镇很安静,没有商业区的喧嚣。路边有一两家烧烤。
夜空满是星星,天如水。

09 金色光年:梦幻满洲里
我们最后一站满洲里是口岸城市,这里的建筑很多是尖顶、圆顶的俄式风格,也可以看到不少俄罗斯风情的商店、酒吧。

除了建筑风格,白天的时候,满洲里的街道和其他拥挤的城市看上去没什么太大不同。但是到了晚上,所有的灯都点亮以后,满洲里立即变身为一个金色的梦幻之城。

10 舌尖上的草原
当地人经常吃的牛羊肉叫手把肉。带骨头的大块羊肉,直接清水下锅,不用放任何调料。煮熟之后直接用手拿着吃。草原羊味道鲜美,没有一丝膻味。煮完肉的羊汤,撒上一点香菜和葱末,鲜甜解腻。

原以为草原上的人们偏爱烤全羊那种重口味,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的食材够新鲜,反而以轻加工,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为主。比如山里的野生菌汤,只需简单用清水炖就足以美味;呼伦湖中捕捞出的野生小白鱼,鲜嫩可口,最普通的清蒸即可;即使是炸湖虾,也是香酥但不油腻。

刚好赶上野生蓝莓的成熟季节,向导带我们到得耳布尔的一家当地人家里,试了当天早上刚刚从山上采摘的蓝莓,咬一口,酸甜多汁的果肉中带着森林的清香。

我们有一晚住在蒙古包客栈,晚餐是烤羊排,邻桌有人点了烤全羊,我和Mr.Black只有看看的份,一整只羊有十多个人的份量呢。

夜幕降临,蒙古包中篝火晚会开始了。身穿民族传统服装的蒙古小哥,带着我们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一起围着篝火跳舞。
那个夜晚,跳动的篝火,和绽放的烟花,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
11 草原旅行小贴士
备忘清单、注意事项(7、8月份适用):
- 最好带上无人机,草原的景观最适合航拍;
- 一定要带厚衣服,天气温差很大,如果想凌晨看日出,甚至需要带薄羽绒服;
- 一定要带驱蚊虫的东西,草地上小虫太多;
- 饮用水一定要带足,天气干燥,而且不是到处有超市;
- 要备上帽子、防晒霜,日照很强烈;
- 女生最好不要穿裙子,走丛林、骑马、滑翔机等活动都不方便。
关于交通:
- 不建议跟团,一是没法随意停车,二是会被拉去各种商业化的地方;
- 不建议自己开车,路途很长,而且很多很窄的土路、山路,一路开下来既累又不安全;
- 比较建议的方式是包车,有当地司机负责开车带路,自己会比较轻松省心。
实用信息:
- 必吃美味:手把肉、烤羊排、涮羊肉、血肠、蒙古奶茶、野生蓝莓、呼伦湖的湖虾、小白鱼;
- 可以带回家的礼物/纪念品:奶片、牛肉干、野生黑木耳、俄罗斯套娃、俄罗斯巧克力、俄罗斯烟酒;
- 骑马安全第一,建议在黑山头的专业马场,一些私人带出来溜达的马千万不要骑;
- 在边境想住俄罗斯风情木屋的话,推荐上文提到的呼伦贝尔室韦临江宝利之家;
- 玩到呼伦湖一定要吃湖鲜,推荐一家餐馆,叫友鹏饭店,湖鲜做的超级美味。
12 有生之年
很久以前,中原民族以山为天之象征,祭山祈年。而离山较远的草原上的人们,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就形成了后来的“敖包”。
所以,“敖包”是草原人心中代表神灵的存在,是草原人的信仰。人们出门远行,凡路过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和吉祥。

这段旅程刚开始时,我们就在金帐汗部落见到了敖包。按照仪式,我们按顺时针方向绕着“敖包”走三圈,并在上面添加石块树枝,同时祈祷许愿。
我想神灵一定是听到了我们的祈福,所以我们这一路上充满了惊喜:临江小镇的彩虹、黑山头的日落、满洲里的夜色、草原天路、漫山遍野的风车、大片大片的油菜花……
以及,遇到这么多有趣、有故事的生命:草原上悠然生活的牛羊群、古老部落中驯鹿、马场恋家的小棕马、陈巴尔虎旗的草原狼……
还有,遇见这么多可爱的人:无论是皮肤黝黑的马场主、帅气如好莱坞明星的客栈老板宝利、年轻的司机小何,他们都非常的真诚。也许和生活在草原有关,这里的人豪爽、大气,但做事又并不着急,有着自己的节奏。我想,习惯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们,应该会挺喜欢并且羡慕这里的人吧。
结束大草原这一站,我和Mr.Black回到杭州,继续忍受酷热的天气,继续在干燥的空调房里加班。
然而有生之年,脚下的路,永远不会停歇。
我们的下一站,会是哪里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第二人生SecondLife
原文地址:2017盛夏,我们穿越了呼伦贝尔,与草原狼和白桦林相逢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可于后续收到我和 Mr.Black下一站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