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新生代 80后小伙铜印上开启freestyle
匠人新生代 80后小伙铜印上开启freestyle

80后小伙,从小受到父亲书法和篆刻的艺术熏陶,他在留学归来成家立业后也开始了印石篆刻的艺术追求,路漫漫,从汉印粗旷他领悟,秦印的古拙他捕捉,元朱文的优雅他研究,明清八佰家流派印他手摹心追;偶然的一次,他得一和田玉印,硬玉的温润手感让他对不同的材质印章兴趣倍增,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和田玉黄龙玉鸡血玉翡翠玛瑙青金石等等,样样尝试,从笔意生涩到技法成熟,他一步一步前行;一次古董交流活动,他淘到一方汉代铜印,开启了他的铜印探索之旅。

印章因其信用和身份证明的功能,早在殷商时间就已经出现并得到广泛引用。铜印是集刀刻艺术与冶炼技术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不仅比石印坚固耐用,不易仿制,其信用价值和实用价值都比其它印章为高。汉代我国就发明了失蜡法和翻砂法两种铸印技术。元朝以后,石质印章开始盛行,铸铜印技术在民间渐渐疏远,到了近现代,铸印和刻印技术又开始恢复。
由于铜本身质地坚硬,要在方寸之间刻出花纹和文字,需要很多和刻石印不一样的技巧,民间形象的说其是“力大而有绣花功夫”。而且正因为铜坚硬的特性,完成一个铜印篆刻作品,小的印章几百锤的敲打,大的可能要上千锤的过程,真正是“千锤百炼”锻真金。他坦言制作铜印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往往要比刻普通的石印要多3-5倍,所以很多篆刻家对如此辛苦的创作过程“望而却步”。

魏尚国介绍自己的铜印篆刻过程,和普通的篆刻确有不同。主要的过程是:先是打磨印面,因为铜印在铸造过程中难免会有毛刺,不把印面磨平,在篆刻好以后也会出现局部无法印盖清楚的遗憾。
然后开始写印稿,修改好的印稿写上铜印,就可以开始粗刻了,粗刻一般是用大小不一的钢凿先去除多余的部分,把字的大形打出来,接着用小的专用刀具精刻字的细节,最后在印面抛光后完成铜印的篆刻。以下即是经过他篆刻并打磨好的单字吉铜印,抛光后顿时横生金石韵味,印面在灯光下如小铜镜一般“金翠耀眼,器服精华”。

铜印和刻刀

藏海阁居士篆刻铜印及作品






撰文:北齋
时间:丁酉年
年轻的朋友,如果喜欢铜印,可扫描二维码探讨,商业转载请联系53482889@qq.com,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