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人系列(二) — — 胡笳十八拍
我们很喜欢评点前人,什么“四大才子”,“十大名妓”这些多了去了,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才华能排入前十的女子,很多人甚至认为她就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也是曹操的好友兼老师。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曹操与蔡文姬,主演应该是濮存昕与据雪,已经很久远了。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蔡文姬。
这女孩子真的很不一般,小时候就表现得很聪明,学什么会什么,不聪明的都淹没在了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必然是精华,中华出品,必定不凡。文姬有一位牛叉的父亲叫蔡邕。蔡邕是典型的文化人,喜欢搞点文学,整点历史,写点书法,算是很有情调了,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他的书法有多牛呐,有个故事说的是,曾经王羲之就是因为心里在临摹蔡邕的书法才导致忘了相亲的,好吧,“书圣”都曾经模仿的人必然高大上。文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耳濡目染之下成长很快。据说她能歌善舞,除了自家的文学书法外还精通天文数学,好吧,不服不行,这简直是全方位复合型立体式人才嘛,我要是生在这个时代,提把菜刀也要把她弄回家当老婆,既可以探讨学术,累了还能让她来一段舞曲,嗯嗯 ,不对额,有些暴力了,自由,我们要自由恋爱。
说起婚姻啊,文姬就真心不自由了。这么讲吧,她的一生在婚姻爱情方面很悲情,且听我慢慢道来。话说她大概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居然达到了共和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在那时候算是老姑娘了(不能和现在比),嫁给了河东卫家的卫仲道,这小伙儿精气神儿挺足,很有文化层次,与文姬很是般配。很可惜,我真的不想说这句话,真的很可惜,这哥们是短命鬼,结婚一年就咯血死了,也没留下一个崽。卫家嫌弃她,说她是克星,克死了自己的丈夫,好吧,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还会在乡间经常听到,真是源远流长啊。我们的蔡文姬虽然干的是细活(文学,书法),吃的却是粗粮,不顾众人反对,从卫家直接走了,回自己家了。这在那个时代可是了不得的啊,几乎可以认为是大逆不道的。文姬我行我素,你管姐的啊,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风儿一样。
可惜啊,好吧,又来了这句,回家之后的蔡文姬又遇到了死去的董卓的部将李傕在长安,洛阳一带胡搞,到处烧杀抢掠。这里不扯董卓了,一扯就要扯到什么吕布,貂蝉的。一看中原乱了,那些匈奴人也跟着起哄,到处烧杀,抢人。您没看错,就是抢人,匈奴人口不足,抢回去了男人当苦力用,抢到了女人当老婆用。很不幸,蔡文姬被抢走了,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到了匈奴之后,那叫一个悲催,吃的吃不惯,喝的喝不爽,还被左贤王弄去当老婆了。有人说了,这蛮好的嘛,还嫁给了一个王,地位很高压。这您就大错特错了,这匈奴的现实状况我就讲两点:一是如果丈夫死了,那么按照规矩女人要嫁给他的直接继承人,一般是王的儿子;二是如果你的部落打了败仗,那么这个王就当到头了,而草原经常打战。好吧,深受中原传统文化的蔡文姬估计就这第一条就得崩溃。她想和左贤王聊点文学估计是够呛的,人家就懂得砍人,砍完了数个数,看来只能交流小学数学了。其实左贤王知道自己捡到宝了,加上蔡文姬为他生了俩儿子,与蔡文姬还是相当恩爱的。
现实总是这样的令人崩溃,十二年悠忽就过去了,文姬已经适应了大漠的气候,出门也不再涂抹防晒霜,也闻惯了少数民族身上特有的气味,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带上了深深的草原烙印。这时候曹操听人说起蔡文姬都被人家给绑走都十几年了,这给气得,立马准备了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让人去把她给赎回来。文姬是真心混得惨啊,听起来像是货物一样,被赎回来滴。
左贤王也不敢整得太左了,毕竟曹丞相那是威名赫赫,不要惹的好,很不痛快的答应了放文姬回中原。文姬与自己的丈夫(应该是丈夫嘛,虽然没扯证,也叫事实婚姻),与俩儿子依依惜别,踏上了回大汉的马车,此一去,泪洒黄沙,孤烟大漠,此生未再见。客观的讲,曹操在这件事上是对还是错值得商榷。
这一路,泪如雨下;这一路,肛肠寸断;这一路蔡文姬像一个孩子一样痛哭流涕,感慨自己的命运与人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可能真是想把这社会,这世道都通通拍碎,老天,你为何如此不公。
回到故土,物是人非,在曹操的安排下,三十五岁(大概)的蔡文姬嫁给了正值青春年华的董祀,这已经是正儿八经的第三任丈夫了。不得不感慨韶华易逝,青春易老,文姬就这样在对儿子的思念中开始了最后大概二十年时光。
后来还发生了很多的是事情,这里不再一一的道明。概括起来基本就是开始整理她父亲的文件,也整理自己这些年来的诗词等作品,算是回到了儿时本来的道路。不得不感慨人生的渺小,就如同浮萍一样任由风吹雨打而毫无改变的能力。
文姬少有盛名,学富五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作为男尊女卑社会成长起来的奇女子,实属不易。一生颠沛流离,几乎饱受世间冷暖,却也积淀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每每念此,为之深深叹息。
谢谢您的阅读,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