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s的好莱坞时尚:带你回到绚丽复古的good old days
*本文由宜山路威尔史密斯首发于公众号圈圈点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社会从兵荒马乱的噩梦中回归安定,加之经济逐渐复苏,人们生活的重心回到了日常娱乐上,也重新开始热衷于穿衣打扮。

那种战乱时期的压抑情绪在此刻触底反弹,一时间复古浪潮与创新探索百花齐放,很多那时的设计理念甚至到了今天还有影响力。50年代因此在时装史上占据了一块不可或缺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通过电影来了解那时的红男绿女的装扮。

50年代初期更像是一个过渡期,人们在服装的选择上随心所欲,从各个风格中挑选尝试。
迪奥在春天推出一款“vertical line”紧身外形的Look,潮流刚起,到秋天时就已经飞快地发展成了X型Look,无论是褶裥、接缝、扣子还是披肩,都设计成了对角款。
由于男人们从战场回来,女人们也回归到了家庭。这一时期的人们疯狂追捧着任何强调女性特征的设计。
低胸、细腰的裙子开始得到人们的青睐。设计师们把腰围缩短再缩短,裙子若不是紧身的,就是有腰带系着的。

1950《彗星美人》曾在第23届奥斯卡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黑白电影最佳服装设计等六项奖项。
从这张彗星美人的剧照里可以看到,女演员们的裙装特点非常鲜明:强调腰线,低胸,领口的褶裥,以及长及脚踝的裙长。

初入好莱坞、还在扮演配角的玛丽莲梦露(右一)即使穿着华丽的低胸礼服也难掩青涩
此外这一时期还刮起了一股小披肩的风潮,虽然还不是太受重视,但这一设计后来贯穿了整个50年代。

男式服装的设计虽然一直以来变化都不太大,但是受到整个时代的影响,男装的设计也在衬衫、鞋袜和领带变得更大胆起来,连颜色也变得越发鲜艳。

50年代中期,设计师们渐渐放宽了对腰线的要求,很多裙子也不再需要腰带的衬托。但是在这一时期里,平均裙长从离地13英尺缩短到了14-15又1/2的长度。

不过时尚界一直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女人们的裙长总要连续五年每年缩短一英尺,然后突然又会变长回去,年复一年,如此轮回。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繁荣复苏,人们在服装颜色的选择上也变得越发大胆奔放,靓丽的橙色一度成为最流行的色彩。

此外50年代的电影里也出现过曾经一度流行的各种色彩,从中可以窥到那个充满了活力、朝气蓬勃又色彩斑斓的时代。




在《甜姐儿》里有一幕所有人都穿着粉色的衣服边跳舞边高唱“Pink is the new black.”反映当时时尚界推崇鲜艳跃动、充满活力的颜色。
不仅如此,或许是由俭入奢带来的快感,人们开始喜爱穿戴精心修理过的皮草和闪亮惹眼的首饰。

其中1953年是各种大耳环和亮眼的首饰最流行的一年。
这一年里上映的《绅士爱美人》里有一场就是两位女主角简拉塞尔和玛丽莲梦露穿戴华美地在舞台上表演这支舞曲:钻石是女人的好朋友。

然而50年代的时尚巨变太过动荡,到了1954年,大裙摆和小细腰的组合竟然飞快地失去了人气。人们厌倦了在腰线上大做文章,转而将目光投向更加舒适的衣服上。
迪奥推出了著名的H Line(扁平型)设计,简单朴素,但因其便捷性而成为了女性外出活动时最受欢迎的款式。
由此,时装的设计把重心完全放到了体现优雅这一主题上。

尽管整体潮流是在往简洁方向前行了,有时候过去浓妆重彩的隆重装扮也会偶尔复苏一小下。
例如1956年百老汇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又让人们重温了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菲茨杰拉德书里那种纸醉金迷又缤纷繁复的时尚。

然而有趣的是,在人们一遍对过去的黄金年代留恋不已的同时,朴素低调的间谍服饰同样受到大肆追捧。紧身的黑色长裙,再加一顶装点着羽毛的帽子。

在1950年代末期,是优雅的H型达到巅峰的时期。1957年香奈儿推出的Open-Jacket Policy使衬衫不再只是不见天日的内衬,而成为了敞领外套衬托下的靓丽主角。
此后融入了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特色后,美国社会50年代的服装越来越多元化。比如金粉世界(1959)里女主角穿起了可爱的格子裙。

除了Gingham餐布格以外,如今也很热的碎花、条纹等也早在那个年代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男士西装的双排扣也流行至今。

1950年代,当电影届还拥有着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碧姬芭铎、格蕾丝凯莉、贝蒂戴维斯这些天生丽质的美人们,连电影的服装设计都成了一场接一场的时尚派对。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本文里提到的那些电影一饱眼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