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有多可怕
查看话题 >埋葬一个人灵魂最好的方式就想尽办法剥开他的短处
1
人类的情感世界着实丰富,有爱,有恨,有喜欢,有厌恶,有嫉妒,有羡慕,有理性的认识,也有感性的情怀,还有一种看似基于理性,却往往是盲目的感性铸就的,那就是“偏见”,所谓“偏”其实就是不在正道之上,所以偏见并不能算的上正道见解。
然而正是这一种并不上到的情感见解,很多时候无情的将许多东西摧毁掉,偏见最大的特征就是要不断去挖掘一个人的“短处”,甚至是意淫而出的短处,总之是要撕裂在众人面前才罢休,而那具百口莫辩被撕裂的躯体,最终连守护自己的灵魂都无法做到。
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中,有一章故事讲到她念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一队官兵驻扎,借用学校的空间来做营地。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哑巴炊事兵见小小的三毛提着一壶滚烫的开水,又被疯牛吓的蹲在地上不知所措,所以便帮着她拎着开水,把这个三毛送回了教室。
有了这一次偶然之后,哑巴士兵就经常会帮三毛打开水,放学后也会带着三毛玩跷跷板,三毛则热情的教哑巴兵识字,随着了解的加深,三毛得知,哑巴兵其实是被抓壮丁才当了兵,然后就随国军到了台湾。出来那日,本是给家里媳妇抓药的,谁知上了街就再没回去的日子,被抓的时候,媳妇已经身怀六甲,哑巴兵一走多年,隔海相望,连生的是儿是女都不知道。
哑巴兵对三毛的照顾有加,许是因为这个孩子的热情,还有就是寄托着对家人和那个不知男女的子女的一种情思寄托,可这样的照顾却让学校的老师认为是哑巴兵对三毛有所图,甚至质问一个七岁的孩子,这个哑巴兵是否对她“不轨”。最终在老师的“保护”下,三毛失去了这样一个大朋友,这段友谊也成了她一生的歉疚和遗憾。
单身的哑巴兵对一个七岁的女孩子照顾有加,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有着“偏见”,这人一定对这孩子有鬼。然而人啊,心里的情节百转千回,防范是应该,但为何要生生的扣上一顶帽子?清白的哑巴兵心里是难过的,无法保护朋友的三毛是难过的,两个人的友谊本是纯洁美好的,却在“偏见”中有了羞耻感,仿佛确实有什么图谋在里面。
可当哑巴兵倔强的将最后的离别礼物送到三毛教室,并庄严行军礼的那一刻,我想他心里有着一个男人尊严背刺痛的伤感,也有着势必要还小三毛清白的执着。偏见让一个历经离别之苦的军人和一个单纯如纸的孩子心里都蒙上厚厚的尘埃。
2
我有一个表姐,抽烟喝酒,结婚离婚,男朋友轮番换,总之在亲戚朋友们给出的描述之中,她就是这个样子的人。她的叛逆与不成器,似乎从很小就开始显现。
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是十分喜欢和她玩耍的,然而每每到了跟她混在一起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总会对我严加批评,因为她不写作业,不喜欢洗头,学习成绩不好,逃课,总之有很多让我不能接近她的理由。
等到长大了,她在亲戚朋友的话语中变得更加不堪,二十七八的年纪里,已经是离过两次婚的人了,任谁看来,这都是个不学无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人,家里人说到她的时候,都是一种不顾一屑的神态。
然而,在我渐渐有了和她接近的机会之时,我发现那个不堪的外壳几乎是家们用偏见给她织就的,在那层被人所不齿的外表之下,我看到却是一个善良灵魂的挣扎与痛苦,那些在外界看来似乎是她一生污点的事情,却暗含着许多的泪水与委屈。
第一次和她聊天,是她和我一起去我的大学里玩,那个时候的她因为已经能给家里不少钱了,所以对她的“偏见”开始在钱的作用下被抑制了。晚上我们躺在寝室里,其他的同学还没回来,所以我们就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
她给我讲,她喜欢的一个人,讲他们在一起的快乐和伤心,讲那个人突然从她的生活中消失的时候,她满大街边哭边找的崩溃,讲那几年的自暴自弃。她也讲第一次结婚的原因,就是因为家里房子破旧,父母争吵,她为了让家里能把房子修好,眼前又有人愿意娶她,那笔可观的彩礼足以让一家人的生活有改观,所以刚满二十就结了婚。
婚后是不幸的,家暴频发,父母虽是信誓旦旦的让她离婚,但说到退还那笔彩礼的时候,却都默不作声了,所以她只能出门打工挣钱,好顺利离婚。她跟我讲,挣不到钱回家时家人的脸色让她难堪到没有勇气过年,她跟我讲在外打工时,带她出去的亲戚差点把她卖到夜总会,她跟我讲没有钱的时候就吃五毛钱一块的粉丝。
她还跟我讲,从小到大,牌桌之上度日的父母从来没教过她做人做事,等到自己长成人了,背着一背的骂名,还要有钱拿回家才能有点好日子。为了让家人看得起她,她拼命的挣钱,可挣不到的时候又变得无济于事,对她的偏见又卷土重来,哪怕她在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时候,劝慰她的人几乎没有,到是要脸面的母亲喊她去死。
偏见里的她,事事都是自己作到死,可真正的她一如平常人,也在努力着,无奈大家一起挖掘她的不堪,让她在言语间变的越来越像大家说的那样,可她伤心欲绝,忍饥挨饿,为了家庭不得已去选择一门的婚姻的时候,有谁看见她内心的委屈与挣扎呢。
3
有时候,不完全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做评价,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会在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上带上有色眼镜,然后拼命的去挖掘里面的短处,一一去论证自己给出的并不客观的结论。
如果单是自己闲来无事说说倒也无妨,但只要刚好与周边的人一契合,这种偏见渐渐的就变成风一种讨伐一样的东西,周围有同样观点的人就会去攻击一个人一件事,尤其是针对一个人的时候,大家越是起劲的把偏见往他们身上靠,越是最好印证他们的不堪。
而那些陷于偏见中心的人,也会因为这样的偏见无所适从,甚至逆反的去表现偏见里自己呈现的不堪,把自己的真实的面貌和灵魂埋葬,那种无力的申诉与反抗背后,往往是别人痛彻心扉的委屈。能够竭力让自己去除偏见,尽量理性去看待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一件事是真正的不可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