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说崇祯皇帝本可以不吊死在景山的,崇祯是明朝少有的勤奋皇帝,明朝的皇帝为了求仙几十年不上朝的都多的事,而崇祯是个勤奋的皇帝,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打理朝政,但是在我一直的观点,勤奋不代表有成绩,一则明朝经过前几任不作为的皇帝的折腾,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崇祯很难有回天之力;再则崇祯的勤奋不代表有能力,不能对当时的官僚体制进行改革,没有魄力进行大手笔的组织机构的变革,不对现有的官僚机构进行整顿,刚依靠勤奋不解决问题。所以当李自成的军队攻打到北京的时候,崇祯也想过效仿南宋的皇帝去迁都杭州,毕竟南宋迁都后还存活了150多年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可惜啊,作为一个集团的领导者,有思路有想法却无法执行,没有获得下面官僚集团的支持,这时候的崇祯就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如果是孤家寡人,但是有决断能力,能够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兴业能成为一代伟人,可惜,崇祯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孤家寡人,被下面的官僚机构说服了,自己的迁都主见也不坚定,其实仔细想想,古人的话说的很正确,真理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就这样耽误了。等李自成真正打到北京城里的时候,崇祯还有迂回的余地吗?没有,只能一死了之;而他的死并不能换来下面官僚集团的可怜,官僚集团反而排队到李自成的集团去任职。当然崇祯之死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但是作为一个领头人,没有足够的魄力,没有承担重任的肩膀,生怕得罪人,死怕被人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最终伤害的只是自己。不是有句话说嘛:静止不动的车轮比行使的车轮更容易坏。对于每一个人,做决定的难处在于不敢承担决定的后果,患得患失,这样一辈子都是幻想和叹息中度过,与其那样还不如大胆的做一次决定,兴许还能收获自己想象不到的成果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