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的前半生》大结局
查看话题 >中国式相亲鄙视链之——门当户对
她的声音/有温度
点下方链接即可收听情感78说电台
文/Judy 联合<情感78说>出品/乐妈情感78说荔枝FM1741426
晚上好,各位!我是乐妈,时隔半年没有更 新节目了。在这里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依然暖心的等待。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温暖。
再次回归,我的身份从母亲的角色又多了一个名词:职场女性!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让我学到了如何从全职太太到新时代女性的蜕变,女性在职场如何具备生存的能力。但是引发我深思的却是:剧中很多关于婚恋现象的问题,逐渐被揭露。现象不仅成了热议最高,共鸣性最强的话题。还逐渐影响着许多未婚人群,这个时代里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就像一面镜子,让不少人对婚嫁产生畏惧。
剧中为我们每个人讲述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圈子 : 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都多方面暗示了婚恋中的人物关系及矛盾现象。这些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刷爆微博,最扎心的一则消息。说的是北京大爷、大妈在各个景点的角落里,给子女相亲,引发了一系列的相亲鄙视链。其中有明码标价的对象条件、生肖属相的特别歧视、还有区域性的必要排斥现象等等,这一系列的相亲前期基本准则,说是门当户对,其实看似就像一条优胜劣汰的生物链。足足反应出了中国式的相亲——每一条都有着最基本的门槛。
谈到门当户对,看过《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的人应该都知道贺涵和唐晶的感情故事。太过相似人格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似乎永远差着火候,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两个人平淡生活的大半。没错!他们就是典型的门当户对,可是十年的感情,最终的结局不是走向婚姻,而是走向分手。剧中二人的经济能力、职场能力、学识修养, 哪一条都满足父母们所说的门当户对!可是这样的门当户对最终产生的结果,却大大超出了多数父母的期盼。
在这个人人不愁温饱问题,且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时代里。父母做的一切,可能都是希望子女能在婚姻中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可是这种追求,却随时代和环境的改变,发生了一定的质变。最终,导致这种现象被揭露,多数人的婚恋观也逐渐被扭曲。把物质条件作为门当户对的最基本需求,所以才有了未婚男女的标准“价码”。以个人学历、户籍、收入、固定财产进行价值预估,然后再要求对方也有相应的条件,即便身体轻微残疾也在参考范围中。试问,未婚的你们,没有爱情基础的门当户对,如何做到全身心接受轻微残疾的对方?在婚姻关系中,要求门当户对不是原罪,没有爱情基础的门当户对才是问题。
同样作为母亲,乐妈没有太多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婚姻真的是一件大事,大到牵涉三个家庭、双方父母甚至还有亲朋好友,所以只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凡事不忘初心!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我想年轻人和父母们都有各自的衡量标准,只是希望未来,这个标准不再是封建的、世俗的、滑稽的。
https://www.lizhi.fm/1741426/2616439378575085062
点下方链接即可收听情感78说电台
文/Judy 联合<情感78说>出品/乐妈情感78说荔枝FM1741426
![]() |
晚上好,各位!我是乐妈,时隔半年没有更 新节目了。在这里很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依然暖心的等待。让我有了一种回家的温暖。
再次回归,我的身份从母亲的角色又多了一个名词:职场女性!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让我学到了如何从全职太太到新时代女性的蜕变,女性在职场如何具备生存的能力。但是引发我深思的却是:剧中很多关于婚恋现象的问题,逐渐被揭露。现象不仅成了热议最高,共鸣性最强的话题。还逐渐影响着许多未婚人群,这个时代里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就像一面镜子,让不少人对婚嫁产生畏惧。
剧中为我们每个人讲述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圈子 : 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都多方面暗示了婚恋中的人物关系及矛盾现象。这些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刷爆微博,最扎心的一则消息。说的是北京大爷、大妈在各个景点的角落里,给子女相亲,引发了一系列的相亲鄙视链。其中有明码标价的对象条件、生肖属相的特别歧视、还有区域性的必要排斥现象等等,这一系列的相亲前期基本准则,说是门当户对,其实看似就像一条优胜劣汰的生物链。足足反应出了中国式的相亲——每一条都有着最基本的门槛。
谈到门当户对,看过《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的人应该都知道贺涵和唐晶的感情故事。太过相似人格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似乎永远差着火候,繁忙的工作占据了两个人平淡生活的大半。没错!他们就是典型的门当户对,可是十年的感情,最终的结局不是走向婚姻,而是走向分手。剧中二人的经济能力、职场能力、学识修养, 哪一条都满足父母们所说的门当户对!可是这样的门当户对最终产生的结果,却大大超出了多数父母的期盼。
在这个人人不愁温饱问题,且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时代里。父母做的一切,可能都是希望子女能在婚姻中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可是这种追求,却随时代和环境的改变,发生了一定的质变。最终,导致这种现象被揭露,多数人的婚恋观也逐渐被扭曲。把物质条件作为门当户对的最基本需求,所以才有了未婚男女的标准“价码”。以个人学历、户籍、收入、固定财产进行价值预估,然后再要求对方也有相应的条件,即便身体轻微残疾也在参考范围中。试问,未婚的你们,没有爱情基础的门当户对,如何做到全身心接受轻微残疾的对方?在婚姻关系中,要求门当户对不是原罪,没有爱情基础的门当户对才是问题。
同样作为母亲,乐妈没有太多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婚姻真的是一件大事,大到牵涉三个家庭、双方父母甚至还有亲朋好友,所以只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凡事不忘初心!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我想年轻人和父母们都有各自的衡量标准,只是希望未来,这个标准不再是封建的、世俗的、滑稽的。
https://www.lizhi.fm/1741426/2616439378575085062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