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汤
“羊全身上下都是宝。”坐在我对面的友人拿起汤勺品了一口面前的羊汤,若无其事地对我说道。
“羊血可以炒着吃,羊骨可以熬高汤,羊蹄卤完味道不输猪蹄,内脏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炖汤都是一等一的美味。至于羊肉吗,那说头可就太多了。”我一边微笑一边点头,等他喝完杯中的啤酒继续进行他那只有我一个听众的演讲。
“猪肉涮着吃味同嚼蜡,牛肉烤完咬起来用钻石镶的牙都爱莫能助。羊肉可就不一样啦,冬天片了涮火锅,夏天穿起来烤串,平时伴着葱姜一股脑扔锅里爆炒,还可以切成丝来煮面条。”友人停顿了一下,把手中原来拿着当指挥棒勺子重新放入碗里。“还有别忘了,我们这边的人最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熬一碗这样香浓美味的羊肉汤啊。”友人端起了重新盛满啤酒的杯子,我知道他的饭前演说终于结束了,于是我们按照惯例碰杯,一口闷,然后各自拿起餐具,开始犒劳罢工许久了的肚子。
我和友人难得有一个可以抽到一块儿的假期,于是相约回家后一起出来吃顿饭,叙叙旧。但是出来之后我们并没有吃什么和要去哪里吃达成意见一致,而碰巧在二人饥肠辘辘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家羊汤馆,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走,去尝一尝久违了的家乡的羊肉汤。”
家乡滕县的羊肉汤至少在山东还是赫赫有名的,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家乡的羊肉汤有三个特点,一是味道鲜,除了盐和可加可不加的醋之外,不再放任何调味料,但味道却不输那些天女散花般抛洒调料的羊汤。熬羊汤的师傅们用自己积攒了多年的熬汤经验的经验来保证羊汤味道的纯正,同时熬去羊身上那种让人讨厌膻味。二是色泽白,雪白色的羊汤配上蜡白色的羊肉是老滕县羊汤的标准外貌,看样子就可以勾起客人的食欲,外地很多羊汤打着老家的幌子却被那一万万透明见底的汤色出卖了。三是肉块大,山东人豪爽的性格在吃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肉块不大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让客人大快朵颐?
关于羊家乡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例如大部分中国北方城市的习惯是数九吃水饺,但是家乡的规矩确实数九喝羊汤,而且女婿还要给丈母娘家送一整只杀好的全羊。所以数九当天,菜市场里的羊肉摊总会特别火爆,而羊肉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是光临的人们还是络绎不绝,毕竟没有哪个女婿愿意在丈母娘一家人面前丢脸。
家乡的羊汤馆会现场在门口宰杀活羊,然后用铁钩挂起来以证明自己店里的羊汤新鲜。但是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每次经过羊汤馆门前看到门口挂着的那一只只血淋林的羊总会心里发怵。而在家里听到外面传来那一阵阵绝望的“咩咩”声就意味着又有一只羊马上要被送上餐桌。每次从羊汤馆门口经过时看到笼子里那一只只目光呆滞的羊时我就会想,他们会不会知道自己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命运。
小时候的我对家乡羊汤的味道特别钟爱。家里人也很投我所好,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奶奶会叫爷爷去家门口不远的那家羊汤馆里买两斤羊肉打一锅羊汤,自己再切点白菜和粉条炖着吃。 每次爷爷都会固执地坚持不吃肉,然后盛一碗羊汤自己默默地泡烧饼吃;而奶奶总会先开心地看着我毫不客气地清理完她亲手盛满羊肉的那一碗羊汤,然后才开始拿起筷子对着自己面前的半碗羊汤细嚼慢咽。然而如今,门口的那家羊汤馆早已不见了踪影,随着我为了求学远走他乡,每年我陪着爷爷奶奶吃饭的日子也变得寥寥可数了。
在夹杂着叹气和欢笑的叙旧之后,在只剩下空酒瓶和见底了的羊汤的餐桌前,我和友人道别。“下次见面不知道是要等猴年马月了。”有人分手时对我说。我想回一句安慰他的话但是思考了许久仍没头绪,于是我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再见后我们就到这样,各自奔天涯。以后在外地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像今天这样随便走进一家陌生的小店,熬出的羊汤却还是熟悉的味道了。
“羊血可以炒着吃,羊骨可以熬高汤,羊蹄卤完味道不输猪蹄,内脏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炖汤都是一等一的美味。至于羊肉吗,那说头可就太多了。”我一边微笑一边点头,等他喝完杯中的啤酒继续进行他那只有我一个听众的演讲。
“猪肉涮着吃味同嚼蜡,牛肉烤完咬起来用钻石镶的牙都爱莫能助。羊肉可就不一样啦,冬天片了涮火锅,夏天穿起来烤串,平时伴着葱姜一股脑扔锅里爆炒,还可以切成丝来煮面条。”友人停顿了一下,把手中原来拿着当指挥棒勺子重新放入碗里。“还有别忘了,我们这边的人最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熬一碗这样香浓美味的羊肉汤啊。”友人端起了重新盛满啤酒的杯子,我知道他的饭前演说终于结束了,于是我们按照惯例碰杯,一口闷,然后各自拿起餐具,开始犒劳罢工许久了的肚子。
我和友人难得有一个可以抽到一块儿的假期,于是相约回家后一起出来吃顿饭,叙叙旧。但是出来之后我们并没有吃什么和要去哪里吃达成意见一致,而碰巧在二人饥肠辘辘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家羊汤馆,于是我们一拍即合,“走,去尝一尝久违了的家乡的羊肉汤。”
家乡滕县的羊肉汤至少在山东还是赫赫有名的,将羊骨头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葱花,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家乡的羊肉汤有三个特点,一是味道鲜,除了盐和可加可不加的醋之外,不再放任何调味料,但味道却不输那些天女散花般抛洒调料的羊汤。熬羊汤的师傅们用自己积攒了多年的熬汤经验的经验来保证羊汤味道的纯正,同时熬去羊身上那种让人讨厌膻味。二是色泽白,雪白色的羊汤配上蜡白色的羊肉是老滕县羊汤的标准外貌,看样子就可以勾起客人的食欲,外地很多羊汤打着老家的幌子却被那一万万透明见底的汤色出卖了。三是肉块大,山东人豪爽的性格在吃上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肉块不大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让客人大快朵颐?
关于羊家乡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例如大部分中国北方城市的习惯是数九吃水饺,但是家乡的规矩确实数九喝羊汤,而且女婿还要给丈母娘家送一整只杀好的全羊。所以数九当天,菜市场里的羊肉摊总会特别火爆,而羊肉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是光临的人们还是络绎不绝,毕竟没有哪个女婿愿意在丈母娘一家人面前丢脸。
家乡的羊汤馆会现场在门口宰杀活羊,然后用铁钩挂起来以证明自己店里的羊汤新鲜。但是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每次经过羊汤馆门前看到门口挂着的那一只只血淋林的羊总会心里发怵。而在家里听到外面传来那一阵阵绝望的“咩咩”声就意味着又有一只羊马上要被送上餐桌。每次从羊汤馆门口经过时看到笼子里那一只只目光呆滞的羊时我就会想,他们会不会知道自己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命运。
小时候的我对家乡羊汤的味道特别钟爱。家里人也很投我所好,每个月总会有那么几天,奶奶会叫爷爷去家门口不远的那家羊汤馆里买两斤羊肉打一锅羊汤,自己再切点白菜和粉条炖着吃。 每次爷爷都会固执地坚持不吃肉,然后盛一碗羊汤自己默默地泡烧饼吃;而奶奶总会先开心地看着我毫不客气地清理完她亲手盛满羊肉的那一碗羊汤,然后才开始拿起筷子对着自己面前的半碗羊汤细嚼慢咽。然而如今,门口的那家羊汤馆早已不见了踪影,随着我为了求学远走他乡,每年我陪着爷爷奶奶吃饭的日子也变得寥寥可数了。
在夹杂着叹气和欢笑的叙旧之后,在只剩下空酒瓶和见底了的羊汤的餐桌前,我和友人道别。“下次见面不知道是要等猴年马月了。”有人分手时对我说。我想回一句安慰他的话但是思考了许久仍没头绪,于是我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再见后我们就到这样,各自奔天涯。以后在外地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像今天这样随便走进一家陌生的小店,熬出的羊汤却还是熟悉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