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析武侠小说的高手对决(一)
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记载了一场旷世对决。
对决的双方是天机老人和上官金虹。
根据当时最权威的排行榜——百晓生主编的兵器谱所载,天机老人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则是上官金虹。
在场观战的,有排名第三的李寻欢,以及荆无命。
事实上,虽然荆无命在当时籍籍无名(主要表现为他在兵器谱上没有排名),但并不妨碍他拥有绝世高手的实力。在江湖履历中,他仅以左手剑击杀了排名第四的郭嵩阳,而其右手剑更胜左手剑,可见实力非同寻常。
回到对决本身,在科学分析本次对决前,先定下一个基调——这是一场心理博弈。
心理上的博弈从场地的选择就有所体现。对决的场地是古道边上的长亭。在中国的建筑中,亭子是十分特殊的存在。纵观建筑史,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都由建筑师设计。但亭子设计的灵感,并非来源于匠人的生产实践,而是来源于文人的情趣需要。亭者,停也。作为歇息时欣赏景色的建筑,亭子没有墙阻隔内外部空间。天机老人选择长亭作为对决场地,看中的正是亭子没有墙的设计,无法遮挡空气的流动。古龙先生曾坦言,高手对决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竞技状态,而且受他们所处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风力。因此,江湖上也有了所谓占上风和落下风的提法。天机老人事先到达场地,毫无疑问地选择了有利的上风口,与他对决的上官金虹自然处在下风口。风力对出招速度影响甚微,但是足以影响整体战局。何况这更影响双方的心理,毕竟事先占据有利环境的一方比另一方更具心理上的优势。
由于没有墙的设计,亭子还有时常被人遗忘的军事作用,也就是守望、斥候敌军。这也是天机老人选择长亭的另一个目的,一方面能观察到上官金虹,另一方面也能让上官金虹观察到自己。为此,天机老人特意选择了浮夸的抽烟方式,让发出的光忽明忽暗,有一种奇异的节奏,忽而明的时间长,忽而暗的时间短。看似如无其事抽旱烟,实则包含了特异的气息吐纳功法。常言道,江湖行走,有四种人莫要招惹,那就是僧人、道士、女人和小孩。原因在于这四种人常常怀有特意功法,对手往往因为琢磨不透他们的功法,吃了大亏。可以说,天机老人特异的气息吐纳功法,就足够让对方在心理上形成压迫。在上官金虹即将走到长亭时,天机老人突然让旱烟发出的光急剧变亮(此处足见天机老人抽烟的同时,也在始终观察对手)。在上官金虹停下脚步的一瞬间,烟的光就灭了。
上官金虹深知在出场时,也应当给对手心理上的震慑。上官金虹带了一个随从荆无命。在场的人都能看得出荆无命是绝世高手。至少此时,在到场的人数上,上官金虹一方占据了优势。这并不能完全为了展现上官金虹的非凡。众所周知,人在走路时,每一步抬起至落下的间隙,都是无法避免的破绽。上官金虹在观察马奔跑时的步法,发现马能通过前足与后足的配合,弥补破绽。上官金虹由此发明了一种特异的步法,并且对荆无命进行了特殊了训练。他们在行走是,后面的一人每一步踏下,却恰巧在前面一人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间,使人看起来仿佛四足行走,弥补了每一步间隙的破绽。这种奇妙的步法令观战者李寻欢都产生了心脏收缩的恐惧感。
在场地上,天机老人占了优势;出场人数上,上官金虹扳回了一城;出场方式上,双方均展示了特异的功法。因此,目前双方不相伯仲,关键的就在于进入长亭以后的局势发展。
进入长亭后,上官金虹选择先观察天机老人的动作。一般人在发觉对手观察自己时,往往选择放弃动作,或者进行虚假动作,以达到防止对手窥看自身的目的。但是天机老人则让每一个动作尽量慢。他从烟袋中慢慢地取出一撮烟丝,慢慢地装人烟斗里,慢慢地塞紧,然后又慢慢地取出一柄火镰和一块火石放在桌上,慢慢地取出张棉纸,慢慢搓成纸棒,再慢慢地放下纸棒,慢慢地拿起火镰火石打火。
许多人无法理解天机老人的行为,这正是天机老人的高明之处。你们可以试着极其缓慢地进行一个动作,比如拿起桌上的水杯喝水。你们会发现你们的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手指甚至会时不时抽动一下。现代医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特发性震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手成为了全身最灵活的器官之一。人们通常认为对自己手部肌肉的控制力最强,但事实上,手却是人类最难以控制的,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机械训练才能达到最佳的控制程度。比如外科医生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才能完成精准度要求极高的手术。天机老人在进行缓慢动作时,手却极为稳定,为的就是让上官金虹能觉察到他对手部肌肉的极强控制力。
除去展现手部肌肉的稳定性,天机老人进一步引导了上官金虹的行为。
在此不得不先介绍古代人取火的方法。火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是人所皆知的事。上古时期的钻木取火,到周代的以镜取火,取火的方式较为低效。至魏晋发明了火石,为随身取火创造了可能。随着火器在战场的运用和烟草传入中国,对火的普遍需要,进一步推动了取火方法的演进。在现代火柴发明之前,火镰被普遍认为是最高效的取火工具。火镰实质上是一套组合工具,由铁片、火石和火绒组成。使用时,在火石上放置少许火绒,以铁片敲击火石,发出的火星引燃火绒,完成取火工作。
因此,天机老人点烟应当用火绒引燃,但事实上,天机老人搓了一根纸棒作引燃物。反常的事情必有深意,此举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天机老人深知上官金虹会观察纸棒。上官金虹也确实对纸棒进行了细致观察。他发现纸棒不仅被搓得很细、很紧,而且纹理、粗细都极为均匀。天机老人把纸棒搓成如此,暗示有三,其一是对手部肌肉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其二是手部肌肉拥有非同一般的惊人力量,其三是对这股惊人力量的卓越运用技巧。
第二个目的:天机老人需要上官金虹为他点烟。火绒置于火石之上,因此打火工作仅需一人即可完成。用纸棒引火,在打火时则需要另一人拿着纸棒协助。协助天机老人点烟的人只能是上官金虹。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避免过长的对峙。势均力敌的双方对决前,没有一方愿意轻易出手,往往有着漫长的对峙。对峙需要双方全神贯注,对体力消耗极大。与上官金虹相比,天机老人在体力上处于劣势,因此他更需要打破对峙的僵局。
上官金虹在拿起纸棒时,就已经陷入了天机老人的节奏中。纸棒很快被引燃,此时上官金虹将纸棒慢慢凑近烟斗,试图为天机老人点烟。上官金虹点烟的姿势很奇特,并没有像常人一样躬下身体点烟,而是仅仅用手拿着纸棒凑近烟斗。烟杆的长度为两尺,这意味着上官金虹的手距离天机老人的面部距离只有两尺。上官金虹已经做好了出手的准备,他拿着纸棒的动作是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拈着纸棒,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微弯曲。旁人看来上官金虹的发力点在拇指和食指上,但实际上力量全在其余三指上。上官金虹意识到,这是他出手的好机会。
事实上,上官金虹完全没有机会出手。天机老人抽烟的姿势也很奇特,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托着烟斗,无名指和小指微微地翘起。上官金虹陷入天机老人的陷阱中。在点烟时,上官金虹仅将手伸过去而不躬身,为的就是让身体的要害尽可能远离天机老人的有效攻击范围,但他忘记了人的双手也存在致命的要害。虽然他的手距离天机老人面部的要害不足两尺,但是天机老蓄力的无名指和小指,距离他的腕脉不足七寸。
上官金虹进退维谷,只能举着纸棒点烟,但是天机老人迟迟没有让烟点燃。天机老人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天机老人知道纸棒越烧越短,上官金虹点烟的手只能将离烟斗越近,则腕脉的破绽也将越大;其二是天机老人知道上官金虹不敢贸然将手抽回,自己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对方心理上受到巨大的压迫。
随着时间流逝,火即将烧到上官金虹的手,但是上官金虹的手不能动。就在此时,天机老人的烟燃着了。毋庸置疑的是,天机老人在形势的计算和节奏的把握上,已经炉火纯青。
一瞬间,上官金虹略微弯曲的三根手指颤动了几下,天机老人的无名指和小指也颤动了几下。在此处,古龙先生认为:上官金虹的手指颤动,是由于上官金虹虽然始终找不到机会,但是他还是忍不住,三根手指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出手。而天机老人的手指颤动,则是提示上官金虹的手指变化全在天机老人的掌握中,消灭了上官金虹想要出手的想法。此处,笔者以为古龙先生的推断实属谬误。试想,如果天机老人意图展示自己的指法比上官金虹更精妙,则应该在上官金虹手指颤动的同时,自己的手指也颤动。实际上,天机老人是在上官金虹手指颤动完之后才颤动。天机老人如此迟钝的反应,必然无法阻挡上官金虹的出手。根据这些事实分析,上官金虹手指颤动并非想要出手,而是由于心理上的高度紧张,使得上官金虹无法用意志控制手部肌肉抵挡纸棒燃烧的火焰的温度,三根手指的肌肉不由自主抽搐了几下。这几下细微地抽搐,上官金虹已经明白在此次对决中败了。天机老人也发现了这几下抽搐,因此细微地颤动了蓄力的双指,向上官金虹发出胜利的信号。
根据记载,在天机老人手指颤动后,上官金虹如蒙大赦,往后退了三步。天机老人此时才抬起头,仿佛这时候才看到上官金虹,并且微微笑了笑。这段后续发展,也验证了笔者在上文中的推测。
在取得初步的胜利后,天机老人表明了劝退上官金虹的意图。上官金虹不是容易退却的人。此时上官金虹已经动了杀心,甚至不惜以不光彩的方式取胜。荆无命得到了上官金虹的示意,把手按在了剑柄上。
战局对天机老人十分不利。天机老人意识到,此战的目的虽然只是劝退上官金虹,但对手此时已经动了杀心,因此必须彻底瓦解对手的心理防线。根据古龙先生的记载,“(天机)老人却只是长长吸了口烟,又慢慢地吐了出来。自他口中吐出来的烟,本来是一条很细很长的烟柱。然后,这烟柱就慢慢发生了一种很奇特的弯曲和变化,突然一折,射到上官金虹面前!但就在这时,烟雾已忽然间消散了。上官金虹凝注刹那四散的烟雾,紧握着的双手缓缓松开……荆无命的手也离开了剑柄。上官金虹忽然长长一揖,道:‘佩服。’”此处记载十分蹊跷,因为从记载看来,天机老人武功确实技高一筹,但是上官金虹联手荆无命也并非没有胜算。后世有学者研究后认为,上官金虹已经感觉到李寻欢就在左近,因此以这种方式体面离场。此处仅做引用,不代表笔者观点。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上官金虹缓缓离开长亭,天机老人取得完全胜利。
后记
据记载,天机老人唯一的孙女孙小红请求天机老人劝退上官金虹后,再次请求天机老人代李寻欢与上官金虹决战。决战中,天机老人被上官金虹击杀,尸首不知所踪。
后人推测在当时长亭中,上官金虹为天机老人点烟时,已经通过纸棒在烟斗中投入慢性毒药,天机老人中毒后功力退步,以致不敌上官金虹。笔者认为上官金虹只是枭雄,并非小人,因此不可能做出烟中投毒的劣行。更合理的推断是古龙先生认为的,天机老人代替李寻欢决战时,并没有必胜的决心。在长亭中,天机老人事先占了天时地利,两人的二番战在上官金虹安排的地点进行,天机老人毕竟落了下风,被上官金虹的击杀并不出乎意料。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场对决的记载缺失,无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