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
查看话题 >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
一线城市的开放,便利,和机遇是令人着迷的。可是当你听到“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戴了两年半”时,也许还是会忍不住心酸地发笑。
“逃离北上广”已经变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反复讨论却又难有定论。留下或者离开都是种选择,或许是出于对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的担忧,亦或是对逝去的时间有所恐惧,这个决定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变得越来越迫切。
围绕这个话题,我们已经听过很多前人的经验和体验,也许它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给你一些指引。但“离开与否”,这个岔路终究需要自己去走。在做出这样的重大决定前,你可能需要对自己所处的当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估。
当“丧”文化悄然在忙碌的年轻人中弥漫开来,我们仍旧相信,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能令自己感觉到真正“活着”的火焰。我们所要做的,可能只是找到它,并在漫长的人生中努力不让它熄灭。我们也需要承认,是有一个地方,能更好地让你保护这团火焰。
ky这篇旧文,谈的是如何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对你来说是不是真的“对” 。
”逃离北上广“ 是一个关于个体选择的话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希望这篇文章能从另一个角度给你带来启发。或许还是不能指向一个最终结论,但是愿你能离那个真实而快乐的自己再近一点。

假如你走在“错”的路上,
你可能会有以下5种感受:
1. 你费了很大力气,但好像没有任何进步。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最大的限制都是:你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把它们花在最有效的地方。
“紧急”并不意味着“重要”,“忙碌”也不等同于“成就”。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每天手头都有一万件事,它们让你又忙碌、又疲倦;但静下心来想想会发现,你做了很多很多事,但却感到无论是在工作成绩上,还是在个人发展上,都没有什么收获。
而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忙,但却仍然有耗竭感,这是更加危险的信号。
2. 你做一些事情的原因只是出于“容易”和“安全”。
太多人想要追求人生的easy模式了,比如,你总想不节食、不运动,光靠吞下几粒小药丸就能减肥。
但在人生里,从来就没有直达电梯可坐。维持一种最“安全”的生活,也许恰恰是你做出的最危险的选择。有时候,对失败、变化的恐惧会使你甘愿待在人生的“默认”模式里,你总是选择那些自己“熟悉”、“擅长”的事,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但很有可能,你的人生从此就局限在你小小的舒适区里。你在越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安全,你的世界就可能会越小。
当然,如果你真正觉得这种平稳的生活是最能让你感到内心满足的,拥有一个小小的世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你只是需要明确,你是出于逃避恐惧而选择,还是真正出于选择而选择。
3. 你的生活是其他人的“梦想”和“要求”。
有时候,你看到其他人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比如拿到顶尖学校的录取通知、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做出成绩、考到一个很厉害的证书时,你可能会说:“我也应该做像Ta一样的事!”模仿是危险的,因为你的人生和需求不是模仿他人能够得到的。
同时,你也不需要为了赢得别人的羡慕而生活。你没有必要把“成为他人眼里的优秀”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会明白这其中有多少辛苦。说起来,我一直觉得人生很短暂,我更愿意埋头过自己的生活,尝试从中获得对我自己来说最好的东西。
你做出的所有决定,都不应该是从其他人出发的,无论那个人有多么重要,是你的父母、老师、恋人还是最好的朋友。否则,最好的结果也只会是,你活成了他们期待中的样子。而你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又是什么呢?
4. 你总会在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些drama。
尽管人生如戏,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戏剧性的事件;但如果被卷入过深,就该保持警惕了。有时,当你遭遇他人的恶意、忽视或其他一些负面事件,你可能会被激怒,用同样恶劣的方式来回应对方。或者你很想要在某件事上争个输赢。这一类的drama会占据你的极大精力,使你困在其中。
其实,面对一些指责、诽谤、敌意,你只需要平静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忽略那些扰乱你心智的声音、起身离开,因为他们可能会将你引到错的路上越走越远。
5. 当你想到自己的人生时,你看到的总是困难和障碍。
如果你总是感到生活中充满困难,例如“这个项目肯定又有同事不配合”,“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就算今天提前完成,明天也一样要加班”,“不管我做得再好,领导也不会欣赏吧”的时候,可能意味着你该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因为当你走在对的道路上时,尽管你也会遇到困难、意外、他人的质疑和反对,但你在大多数时间里还是会充满信心,觉得总有人在帮你,前方的路上充满机会。你甚至会注意到许多有利于你实现目标的巧合出现——是因为你积极的情绪会让你更多注意到这一些信号。

而以下5种感受,
说明你更可能走在正确的路上:
1. 你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听那些建议时,你的内心并不会有太多的怀疑和动摇。
不是说你对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没有怀疑,而是说,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有至少一些些本能的信心和确定感——你在努力成为的那个人,就是你内心深处认可的自己。
一方面,你会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中,你很愿意吸取建议,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但你知道该采纳哪些、遗弃哪些,该坚持哪些最核心的东西。就像布考斯基曾经说过的,当一个好的作家写出作品的时候,他不会先给自己的女朋友看,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完美的,而是因为,他们在内心里不需要确认或者奖励,来告诉他们“你应该做成什么样”。
2. 你很有可能并不确定眼下的这条路会最终让你到达哪里,但至少目前走的过程让你有享受的部分。
早晨你愿意起床;在工作时,不会总是觉得时间难熬,看着表想着早点下班;假期结束虽然有遗憾,但也能投入工作——那你可能正在做着对你来说“对”的事。也许你并不知道这件事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可以带你去到哪里,能不能得到最完美的结果;但这个过程会让你发自内心地觉得很舒服。
3. 你从你所在做的事情中获取能量,而不是耗竭你自己的能量。
走在对你来说“对”的路上,你可能也会很忙碌,可能也会很累,但你总会感到内心的精力、能量充沛。我曾经有过一个教授,她对我的影响很大,却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课或者她的研究,而是她无时无刻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有一次我向她要phd申请的推荐信,她用非常昂扬的语气对我说,“我还记得我当初申请phd的过程,it was so much fun(有好多好玩的体验呢)!”
海外博士申请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但她的感受却是“我要开展一段有趣的历程了”。平时在学校里任何时候见到她,她也都是精力充沛、步伐欢快的样子,总是像我在面对着一桌大餐时那样兴奋、愉悦。
如果你走在一条对你自己来说正确的路上,即便在面对挑战时,你也会多少觉得好玩有趣。
4. 在众多的选项中,你一直都选择了自己本能更喜欢的那个。
Quora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哈佛商学院给学生的告别演讲上,一个教授Youngme Moon分享了一个关于她儿子的故事。
有一天,她的儿子问,“你总是告诉我,要做那些他自己怀有强烈热情的事情,但如果,我对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感受不到那种狂热,该怎么办?”
她的回答是:“在你今后的人生中需要做很多选择:做什么工作,读什么专业,住在哪个城市。如果在每个分叉路口的时候,你都选择了那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让自己兴奋的、能激发你的好奇心的,你就会在下一个分叉路口继续选择让自己更喜欢的,在下下个路口继续选择你更喜欢的……当你一直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天你会醒来,认识到:你正在做着自己真正怀有激情的事情。”
5. 你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平衡点”(sweet spot)。
Quora答主Tara Hagan总结出,“对”的事情是符合自己的最佳平衡点的——即做那些你热爱、也擅长,同时有社会价值贯穿其中的事情。

你所热爱的事情,不一定真的擅长做;擅长的也不一定喜欢;而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热爱的;有的事情既具有社会价值,你又很擅长做,但你却在逼迫自己做着不喜欢的事情。而“最佳点”是当三者同时满足时,最中间的那一小部分区域。
如果你能找到在这个区域中的事情,选择它作为你的道路,你也许就能在自我的感受、社会的认可、他人的评价上取得一个平衡。
美国精神病学家BruceD.Perry说过,要发展出自我,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并在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中学习;如果一个人学到的唯一事情就是服从,那么你不大可能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你在走的这条道路是不是“对”的道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够回答的问题。道路的选择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与其说是“一个选择”,不如说是在长时间里陆续为自己作出一系列“好的决定”——它是由一个一个“好的决定/选择”累积而成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不是选择了你的路,而是创造出你的路。
我们愿意在这条寻找和创造的路上始终陪伴你。
如果你喜欢怪人,欢迎关注@ky主创们。关于爱、关于自我、关于人性和世界,我们陪你一起了解。

© 本文版权归 KnowYourself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