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想明白的关于比特币的一些东西
以前没想明白的一个问题:随着比特币挖的越来越多,参与挖矿的矿工数量越来越多,算力越来越强还要紧跟潮流参与算力的军备竞赛,换句话说就是挖矿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还愿意交高额电费和算力去挖呢?
因为比特币的总数被中本聪设为有上限,挖到2140年总量只有2100万枚,再加上比特币在钱包里面以文件方式保存,会有丢失的风险。比特币具有严重内生性通缩的倾向。
比特币挖矿,其实就是对交易做验证,交易信息写在区块上,当网络说我这里有一块要验证,所有矿工就开始通过计算复杂的数学问题来抢先报告答案。第一个报告的人计算出了新的区块,并且获得对应的比特币收入作为回报。
比特系统限制了十分钟只能产生一个区块大概是1M,而这个区块只能包含4000个交易记录的数据,这涉及到后面将会提到的另一个瓶颈。而在比特币第一个四年,验证就是挖矿成功每一个区块可以获得50个比特币,第二个四年可以获得25个比特币,第三个四年可以获得12.5个比特币(现在),如此类推。因为每个小时才六个区块,按照这个可以计算到2140年总数2100万个比特。
我们还直观从上面规则,得出挖矿随着时间推移挖得数量越少的感性认识。那么比特币只有不断升值才能让玩家收入高于投入,继续游戏下去。因为越来难产生比特币,市场需求维持当前走高的趋势,只要需求总是高于比特币,币值就不会崩盘。
像前述,比特币的一个区块只有4000笔交易,因为强制10分钟才能产生一个区块,那我们可以简单计算系统一个小时可以产生24000笔交易,一个小时3600秒,我们可以简单计算出系统一秒钟只能进行不到7单交易。而且每单交易验证成功的时间还要等十分钟,我看网上的普及文章提到这个十分钟总是拿传统信用卡交易需要的两三天,比起我们用支付宝,微信这个始终慢了不少,这是显然的瓶颈。
前几天比特币几大矿池同意将区块增加到2MB,意味着每个区块的交易数量可以扩容一倍,但是要进行一次双十一估计就搞不了。为什么几大矿池同意就可以扩容呢?因为他们把持超过50%的算力,区块链的主链是由他们产生。只要他们同意,比特币网络的大多是用户的分布式账本主链就是他们产的。可见比特币世界真的是算力就是力量。
作为一种支付方式上面显示比特币的瓶颈,那么它还有什么吸引力或者卖点呢?还是比特币的匿名性,但是比特币的交易过程是可以追踪的,依然有可能在一些网络环境下被追踪到个人。但是有匿名性已经让其成为勒索软件,军火毒品交易的首选。在我们普通正常人中并不有杀手级吸引力。在这一点还有门罗币之类的具有交易也匿名的特性,也就是说其他比特币也在参与竞争
尤其眼看这一波猛涨有炒作泡沫化的样子,很大一部分人出于投机心理做多头。虽然比特币是内生性通缩,但是别人可以发布自己的区块链货币,其他大的虚拟货币涨价也不少,总的来说区块链货币的总量只要增加并满足需求,并且区块链货币之间有不同特性和机制竞争,长远看这猛涨并不能持续下去(好似是废话)。
好了,这算一篇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