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过一半
查看话题 >又一个秋天,那些往事写成的书签……
今日立秋,如约而至的四个字显得自然而又惊心,是的,夏退秋来,昼消夜长,季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天空中也多了几丝云淡风轻的意味,树木已完成一圈年轮的四分之三,又一个秋天开始了……

孩提时的秋天,是手里的那一串蚱蜢,是片片飞舞的黄叶,是那只旋转的陀螺,是那块烫的满嘴起泡的红薯,是原野上奔跑的身影,以及夕阳下袅袅的炊烟,和小孩熏的乌黑的脸。


高一时候那个的秋天,开学后的第一节课堂上,年轻的班主任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给我们的欢迎词不是校规校纪,不是七不准八注意,而是黑板上行云流水般的几行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后,诫子书成为整个高一阶段晨读前的必背项目……

三年后,记忆的书签变成了那辆逛吃逛吃奔向远方的绿皮火车,以及车箱里横着竖着满满的人,伴着“香烟啤酒八宝粥,花生瓜子方便面” “来,来,来,脚抬一下”的吆喝声,没人注意的角落里的孤独少年在希冀与紧张中忐忑不安,随着晃荡的火车在夜色中奔向未知的远方……

07年的夏末秋初,继续挥洒着大学时候剩余的放荡,作为学校里的老司机老油条,和同宿舍的男生于操场上嬉闹,对过往的新女生偷偷的评头论足,于网吧里一起在征途世界里奋战通宵……
也是那一年秋日,于一个安静的午后,遇见了生命中的那个她。那天的阳光很亮,通过沙沙响的树叶在校园小径上碎成一地金黄,我们就那样不期而遇。那时候的她长着一张娃娃脸,笑的时候放肆而单纯,而我,是她眼里的非洲难民。后来的故事很老套,汾河畔,迎泽旁,五一路,老鼠街,柳巷里,小吃街,夜风里,柳荫下,我们一起探寻着那个城市的角角落落,一起迎接日出追逐日落……
2009年的8月一人一包独自跳上的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开始一个人的帝都生活,从此走出象牙塔。出北京西,走车道沟,居北洼路,出没于紫竹院公园,国家图书馆……,帝都繁华,人流如潮,可自己再也没遇到真正的朋友,后来离开北京,离开时有些不舍,留下也不快乐。北京欢迎你,北京其实也不欢迎你。
转眼间,居于滨海已6年,那些往事 ,慢慢的也成了过眼云烟……,可是,可能真的老了,喜欢怀旧了,时光如刀 那些心上的刻痕,却越发清晰……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9 14: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