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是莫吉托,她言这是生命的酸与涩。
我一直觉得,人在世间经历的种种,都像是有一支笔深深浅浅地在某个空白处描写绘画,有的目不转睛有的不忍直视,所以我们需要两杯酒,一杯用来释放出身体的舞蹈,另一杯用来擦除心里的悲恼。
如果要定义是哪一种酒,小河一定会说是莫吉托。
1.
小河是我刚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的直属上司,湖北人,比我略长三岁,眼睛小小的,脸蛋圆圆的,手手脚脚肉嘟嘟的,留了好一阵子微卷的长发,后来鬼使神差竟剪成了毫无造型可言的短发。
作为一个上司,小河也没什么领导的样子。公司氛围比较放松,她常常跟我们开会的时候把鞋都脱了整个躺在沙发上。有时候大家脑子都卡住了想不出东西,她突然把投影一开:“来,我们看一集罗永浩吧。哈哈哈!”晚上加大夜,她随手就放了一个80年代迪厅音乐,然后动次打次旁若无人地跳了起来。
但工作上她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做一个方案,写一个资料,她该认真的时候还是很认真地给我指导意见。我做的不好,她也不责怪,反而是花很多时间来授我以渔。
2.
有一次我搞砸了一个项目,虽然并不是多大的事情,但我依然很沮丧,一连一个礼拜都皱着眉头抬不起精神。那个周末小河约我出来喝酒。我很少喝酒也不知道要点什么,但小河好酒成性,看她点了莫吉托,我也点了一杯。
那是我第一次喝莫吉托。薄荷的清爽和青柠的酸味冲进喉咙,带着一缕甜味,和一丝热辣的酒精,伴随着冰块一起舒缓了我焦虑的眉头,镇静了我紧绷的神经。我咕嘟又喝了两口。
“怎么样?”小河瞪着眼睛充满期待地问我。
“爽!太棒了!”
“是吧!莫吉托就是酒中之王!酒王啊!” 这种话她都敢说。
“哪有这么夸张啦。”
“你看,你连着一个礼拜都愁眉苦脸的,一喝就眉开眼笑了,还不厉害吗?”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托着腮继续听她说下去。
“我反正就喜欢莫吉托。记得我刚升职那会儿,老板安排了一个挺重要的项目,一个多月的执行时间,整个团队合上我也就三个人,每天我们都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我差点就撑不住了。还好项目还是顺利结束了。
可是项目结束之后,团队里头的另外两个人都说要辞职,我怎么劝都劝不住。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一些工作的成绩,但是却失去了生活,没有成就感只有挫败感。”
小河说到这里的时候,脸颊上竟然淌下两行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小河哭。
“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他们离职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去喝了一杯莫吉托,一边喝,我就一边想啊想,然后终于明白,很多时候生活给我们一堆最酸的青柠、最冲的薄荷和最涩的酒,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它们调和在一起,成为一杯好喝的莫吉托。“
”所以项目搞砸了没关系,工作有些失败没关系,但你一定要懂得怎么让自己开心,怎么去热爱生活。”
小河说到后面破涕为笑,我也笑了。我们举杯共饮,享此佳酿。
3.
后来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在小河眼里,莫吉托是助兴酒,也是解忧酒,高兴的时候要喝,庆功的时候要喝,失败的时候、沮丧的时候更要喝。
每次我们成功完成工作,小河都在办公室里吼:“Go!Mo~ji~to~” 每次我压力大头顶乌云的时候,她就走过来一把搂住我的肩膀,阴阳怪气地跟我说:“想想~Mo~ji~to~”
我生日的时候小河亲手给我调了一杯莫吉托,很难喝,但我还是在她“哈哈哈”地大笑中硬着头皮喝完了。那天她还给我偷偷塞了一张小纸条:你要永远迎着太阳面朝微风,命运会为你指引方向,让你遇到更多善良的人,你是我们都心爱的姑娘。
我一直觉得小河就是那种,能够无忧无虑勇敢做自己一直活到九十九还能大口吸着手里的莫吉托哼哼唧唧地唱歌的人。
4.
那个周五,老板约了一个重要的客户会议,叫小河去参加。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小河就带着另外一位新来的同事出门了。走之前还跟我眨了个眼睛:“等我开会回来,晚上莫吉托走起~”
过了几个小时,我接到一通电话,是新来的同事打过来的:她们坐的车在高速公路上被后面的车追尾,后面的车开得太快,把她们的车几乎整个撞翻,玻璃破碎。新同事侥幸只受了皮外伤,但小河的身体被整个压在了车子里头,救护人员赶到把她从车里扒出来的时候,头骨已经凹陷变形。
我们总说做人要真实,不能乱开玩笑。可“当场死亡”却用了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在我的某个空白处轻描淡写地画了浓重的真实的一笔。
那天我哭得很惨。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会议室里,呆到临近子夜,哭累了就直勾勾地看着窗外头高楼大厦地霓虹灯。这些灯闪得跟以往都不一样,不同颜色毫无章法地轮番登场,像极了平常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河。
或许这是她用她的方式,在这些霓虹灯上完成了她在人间与我的最后一次对话。
我去参加了小河的丧礼,面对这场没有说声“再见”就分开的离别,整个会场声音呜噎,泪水泱泱。
我看着挂在会场正中间的小河照片,感到自己像是站在海滩上,一直看着海水猛烈地扑打上来随后退却,目光被紧紧地扣在远方,双脚深深地陷入沙地,耳朵已经听不到什么人说的什么话了,只觉嘴巴里很咸很酸,有点像生日的时候她给我调的那杯莫吉托的味道。
5.
一段生命的结束,往往仍会带着一些期待和想象。在一些不可描述的时刻,落幕的灵魂会偶尔怦然出现,化作擦肩而过的一阵风,窗外飘来的一颗气球,酒杯里迟迟不溶解的一粒冰。
从那以后,每年到了小河祭日的时候,我都会找个地方,点两杯莫吉托,一杯能细细地听到小河豪放的笑声,一杯能轻轻地摸到那块擦不掉的墨迹。
五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很多,离开了原来的公司,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日子一切如常,被时间推动着前行。我失去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生活虽然没有放过我,也没有辜负我。
如果小河还在,应该也三十好几了。我猜她应该还没有结婚,但已有喜欢的人;可能去另一个国家浪迹天涯,也可能已经自己创业,做着喜欢的有趣的事情;对罗永浩的喜爱也许已经转嫁到高晓松身上;依然高呼“酒中之王”。如果她还在,我相信她仍然是那个不断舞蹈不断擦除悲恼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河。
今年七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还是独自一人来到酒吧,在最角落的位置举起莫吉托,对着前方透明的空气干了个杯。
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First Post by [美食情史]
如果要定义是哪一种酒,小河一定会说是莫吉托。
1.
小河是我刚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的直属上司,湖北人,比我略长三岁,眼睛小小的,脸蛋圆圆的,手手脚脚肉嘟嘟的,留了好一阵子微卷的长发,后来鬼使神差竟剪成了毫无造型可言的短发。
作为一个上司,小河也没什么领导的样子。公司氛围比较放松,她常常跟我们开会的时候把鞋都脱了整个躺在沙发上。有时候大家脑子都卡住了想不出东西,她突然把投影一开:“来,我们看一集罗永浩吧。哈哈哈!”晚上加大夜,她随手就放了一个80年代迪厅音乐,然后动次打次旁若无人地跳了起来。
但工作上她还是给了我很多帮助。做一个方案,写一个资料,她该认真的时候还是很认真地给我指导意见。我做的不好,她也不责怪,反而是花很多时间来授我以渔。
2.
有一次我搞砸了一个项目,虽然并不是多大的事情,但我依然很沮丧,一连一个礼拜都皱着眉头抬不起精神。那个周末小河约我出来喝酒。我很少喝酒也不知道要点什么,但小河好酒成性,看她点了莫吉托,我也点了一杯。
那是我第一次喝莫吉托。薄荷的清爽和青柠的酸味冲进喉咙,带着一缕甜味,和一丝热辣的酒精,伴随着冰块一起舒缓了我焦虑的眉头,镇静了我紧绷的神经。我咕嘟又喝了两口。
“怎么样?”小河瞪着眼睛充满期待地问我。
“爽!太棒了!”
“是吧!莫吉托就是酒中之王!酒王啊!” 这种话她都敢说。
“哪有这么夸张啦。”
“你看,你连着一个礼拜都愁眉苦脸的,一喝就眉开眼笑了,还不厉害吗?”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托着腮继续听她说下去。
“我反正就喜欢莫吉托。记得我刚升职那会儿,老板安排了一个挺重要的项目,一个多月的执行时间,整个团队合上我也就三个人,每天我们都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我差点就撑不住了。还好项目还是顺利结束了。
可是项目结束之后,团队里头的另外两个人都说要辞职,我怎么劝都劝不住。他们觉得自己获得了一些工作的成绩,但是却失去了生活,没有成就感只有挫败感。”
小河说到这里的时候,脸颊上竟然淌下两行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小河哭。
“我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他们离职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去喝了一杯莫吉托,一边喝,我就一边想啊想,然后终于明白,很多时候生活给我们一堆最酸的青柠、最冲的薄荷和最涩的酒,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它们调和在一起,成为一杯好喝的莫吉托。“
”所以项目搞砸了没关系,工作有些失败没关系,但你一定要懂得怎么让自己开心,怎么去热爱生活。”
小河说到后面破涕为笑,我也笑了。我们举杯共饮,享此佳酿。
3.
后来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明白,在小河眼里,莫吉托是助兴酒,也是解忧酒,高兴的时候要喝,庆功的时候要喝,失败的时候、沮丧的时候更要喝。
每次我们成功完成工作,小河都在办公室里吼:“Go!Mo~ji~to~” 每次我压力大头顶乌云的时候,她就走过来一把搂住我的肩膀,阴阳怪气地跟我说:“想想~Mo~ji~to~”
我生日的时候小河亲手给我调了一杯莫吉托,很难喝,但我还是在她“哈哈哈”地大笑中硬着头皮喝完了。那天她还给我偷偷塞了一张小纸条:你要永远迎着太阳面朝微风,命运会为你指引方向,让你遇到更多善良的人,你是我们都心爱的姑娘。
我一直觉得小河就是那种,能够无忧无虑勇敢做自己一直活到九十九还能大口吸着手里的莫吉托哼哼唧唧地唱歌的人。
4.
那个周五,老板约了一个重要的客户会议,叫小河去参加。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小河就带着另外一位新来的同事出门了。走之前还跟我眨了个眼睛:“等我开会回来,晚上莫吉托走起~”
过了几个小时,我接到一通电话,是新来的同事打过来的:她们坐的车在高速公路上被后面的车追尾,后面的车开得太快,把她们的车几乎整个撞翻,玻璃破碎。新同事侥幸只受了皮外伤,但小河的身体被整个压在了车子里头,救护人员赶到把她从车里扒出来的时候,头骨已经凹陷变形。
我们总说做人要真实,不能乱开玩笑。可“当场死亡”却用了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在我的某个空白处轻描淡写地画了浓重的真实的一笔。
那天我哭得很惨。我把自己关在一个小会议室里,呆到临近子夜,哭累了就直勾勾地看着窗外头高楼大厦地霓虹灯。这些灯闪得跟以往都不一样,不同颜色毫无章法地轮番登场,像极了平常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河。
或许这是她用她的方式,在这些霓虹灯上完成了她在人间与我的最后一次对话。
我去参加了小河的丧礼,面对这场没有说声“再见”就分开的离别,整个会场声音呜噎,泪水泱泱。
我看着挂在会场正中间的小河照片,感到自己像是站在海滩上,一直看着海水猛烈地扑打上来随后退却,目光被紧紧地扣在远方,双脚深深地陷入沙地,耳朵已经听不到什么人说的什么话了,只觉嘴巴里很咸很酸,有点像生日的时候她给我调的那杯莫吉托的味道。
5.
一段生命的结束,往往仍会带着一些期待和想象。在一些不可描述的时刻,落幕的灵魂会偶尔怦然出现,化作擦肩而过的一阵风,窗外飘来的一颗气球,酒杯里迟迟不溶解的一粒冰。
从那以后,每年到了小河祭日的时候,我都会找个地方,点两杯莫吉托,一杯能细细地听到小河豪放的笑声,一杯能轻轻地摸到那块擦不掉的墨迹。
五年过去了,我也长大了很多,离开了原来的公司,来到了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日子一切如常,被时间推动着前行。我失去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生活虽然没有放过我,也没有辜负我。
如果小河还在,应该也三十好几了。我猜她应该还没有结婚,但已有喜欢的人;可能去另一个国家浪迹天涯,也可能已经自己创业,做着喜欢的有趣的事情;对罗永浩的喜爱也许已经转嫁到高晓松身上;依然高呼“酒中之王”。如果她还在,我相信她仍然是那个不断舞蹈不断擦除悲恼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河。
今年七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还是独自一人来到酒吧,在最角落的位置举起莫吉托,对着前方透明的空气干了个杯。
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First Post by [美食情史]
-
禅意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5 22: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