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妓院,15岁得了奥斯卡影后,却自愿回到红灯区当头牌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
1997年,英国导演泽娜路过加尔各答索纳加奇,她说:我一进妓院就看到好多小孩。
泽娜被震撼到:这里的孩子,女孩长大后是妓女,男孩则成为打手。
2000年,泽娜终于再次来到加尔各答。她带着7部相机,问那些孩子,愿不愿意学摄影。
孩子们高兴地拿着相机,摇摇晃晃地游走在红灯区里,4年后,有了这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生于妓院》。
1
索纳加奇,亚洲最大的红灯区,有12000多名性工作者。当泽娜来到这个喧嚣的贫民窟时,眼前的一幕幕,让她窒息又绝望。
蝼蚁式的求生,破旧拥挤、阴暗逼仄的简易楼房里,垃圾遍地、老鼠横行。醉酒的男人大吵大闹,涂着脂粉的女人麻木地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那些身经百战的女人,不像是活的,年轻的脸庞上,是一双双行将就木的眼睛,空洞又无神。
似乎只有事后的2美元(约合人民币12元),才能让她们眼中出现些许光彩。或者见到陌生的外来者,浑身都充满了警惕。
反而是那些孩子,没有早早地被腐蚀,他们围着泽娜,兴奋地盯着她手里的相机。泽娜意识到,真正自由的,是这群格外敏感的孩子,不如就用他们的眼睛去探索妓院的生活。
2
孩子们拿起相机,他们眼中有哀伤。因为妓女的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没有人愿意沾上红灯区的孩子,更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们。
从一出生,他们就有了无法更改的身份证和写好结局的通知书。所以他们的眼里,并没有太多惶惑焦虑,倒像是有了几分安然和认命。
琪琪说,来我们楼的男人都不是好人,隔壁的女人问我何时去站街拉客,他们说快了。那一年,琪琪才9岁。
有一天,泽娜和妓女们挤在窗边闲聊。她看到:塔塔被她姨妈按在地上,嘴里骂着“没用的小贱货,快去接客呀”。
奇拉的妈妈死了,拉皮条的在厨房放火烧死了她。这也不过是寻常的事情,过几天人们就忘了。
酷哥说,想带小伙伴普瑞蒂离开这里,否则她长大后一定会去站街。
酷哥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普瑞蒂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妈妈都是妓女,没有意外的话,她的命运在出生时就注定了。
阿吉喜欢画画,妈妈接客时,他就跑到楼顶去放风筝,或者用帘子遮挡所有尴尬和不堪。
在印度,超过 300 万女性性工作者,其中 34% 是在 18 岁之前进入这个行业的。有的女孩因为贫穷被家人卖到这里,更多的女孩则生于妓院、长于妓院。
在绝望的索纳加奇,孩子们像野草一般生长,但他们心中仍有梦想,仍抱有希望。泽娜的闯入,为这些孩子带来了片刻的光明。
3
习惯了在黑暗中行走,我们也许会失望,会怀疑,甚至觉得一切天注定。
但希望,终归是美好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丝光亮,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
泽娜带孩子们去海边,教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募款,帮他们在印度、美国开办展览,拍卖摄影作品。带孩子们去体检,办理各种人口证明,去一所所学校软磨硬泡。
终于,02年他们都进入了一所基金会学校读书。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
令人唏嘘的是片外孩子们的后续生活。
05年,这部纪录片《生于妓院》,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泽娜带着孩子们去领奖,试图把他们都接到美国来上学。
▲2004年,阿吉跟着泽娜来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世界新闻摄影展。他对着这张照片自信地发表意见:这张照片不错,我们可以很好地感受到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尽管这里面包含着悲伤,尽管它令人难以面对,我们还是必须直视它,因为这就是现实。
但是,当初她亲自送到学校的7个孩子,已经有4个离开了。同学们的歧视和吃力的学习,都能轻易击垮他们的自信和希望。
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对自由的渴望,唯一能穿透索纳加奇的东西,已经在他们内心深处扎根。
阿吉考上了纽约大学,成为了电影摄影师;
琪琪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后来在美国工作;
塔塔逃离了红灯区,失去联系;
奇拉逃离了姨妈,逃离了索纳加奇;
小妮和麻吉姐弟,也离开了红灯区。
只有普瑞蒂回到了家。她的母亲被人哄骗,赌博欠下巨债,她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我妈只有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只能靠肉体来赚钱,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她顶着“奥斯卡大奖女主角”的光环,成为红灯区头牌。尽管泽娜用寄钱、取缔妓院等方式,引她走回正途,她还是一次次拒绝了。
▲普瑞蒂说:现在的我就像一只笼中鸟,他们拥有的自由是我永远也得不到的。可是,我现在已经不能改变我的生活了。
有人在迎着阳光奔跑,但普瑞蒂还躲在黑暗的地窖里,匍匐扭动,无限懊悔。
从她选择回到索纳加奇的那一刻,她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生而为妓,再难为人。
无论是环境还是他人,都不能拯救命运,唯一能拯救命运的,只有自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马鹿电影(malumovie ),喜欢电影的朋友一定要关注哦!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王尔德
1997年,英国导演泽娜路过加尔各答索纳加奇,她说:我一进妓院就看到好多小孩。
泽娜被震撼到:这里的孩子,女孩长大后是妓女,男孩则成为打手。
2000年,泽娜终于再次来到加尔各答。她带着7部相机,问那些孩子,愿不愿意学摄影。
孩子们高兴地拿着相机,摇摇晃晃地游走在红灯区里,4年后,有了这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生于妓院》。
1
索纳加奇,亚洲最大的红灯区,有12000多名性工作者。当泽娜来到这个喧嚣的贫民窟时,眼前的一幕幕,让她窒息又绝望。
蝼蚁式的求生,破旧拥挤、阴暗逼仄的简易楼房里,垃圾遍地、老鼠横行。醉酒的男人大吵大闹,涂着脂粉的女人麻木地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那些身经百战的女人,不像是活的,年轻的脸庞上,是一双双行将就木的眼睛,空洞又无神。
似乎只有事后的2美元(约合人民币12元),才能让她们眼中出现些许光彩。或者见到陌生的外来者,浑身都充满了警惕。
反而是那些孩子,没有早早地被腐蚀,他们围着泽娜,兴奋地盯着她手里的相机。泽娜意识到,真正自由的,是这群格外敏感的孩子,不如就用他们的眼睛去探索妓院的生活。
2
孩子们拿起相机,他们眼中有哀伤。因为妓女的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没有人愿意沾上红灯区的孩子,更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们。
从一出生,他们就有了无法更改的身份证和写好结局的通知书。所以他们的眼里,并没有太多惶惑焦虑,倒像是有了几分安然和认命。
琪琪说,来我们楼的男人都不是好人,隔壁的女人问我何时去站街拉客,他们说快了。那一年,琪琪才9岁。
有一天,泽娜和妓女们挤在窗边闲聊。她看到:塔塔被她姨妈按在地上,嘴里骂着“没用的小贱货,快去接客呀”。
奇拉的妈妈死了,拉皮条的在厨房放火烧死了她。这也不过是寻常的事情,过几天人们就忘了。
酷哥说,想带小伙伴普瑞蒂离开这里,否则她长大后一定会去站街。
酷哥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普瑞蒂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妈妈都是妓女,没有意外的话,她的命运在出生时就注定了。
阿吉喜欢画画,妈妈接客时,他就跑到楼顶去放风筝,或者用帘子遮挡所有尴尬和不堪。
在印度,超过 300 万女性性工作者,其中 34% 是在 18 岁之前进入这个行业的。有的女孩因为贫穷被家人卖到这里,更多的女孩则生于妓院、长于妓院。
在绝望的索纳加奇,孩子们像野草一般生长,但他们心中仍有梦想,仍抱有希望。泽娜的闯入,为这些孩子带来了片刻的光明。
3
习惯了在黑暗中行走,我们也许会失望,会怀疑,甚至觉得一切天注定。
但希望,终归是美好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丝光亮,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
泽娜带孩子们去海边,教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募款,帮他们在印度、美国开办展览,拍卖摄影作品。带孩子们去体检,办理各种人口证明,去一所所学校软磨硬泡。
终于,02年他们都进入了一所基金会学校读书。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
令人唏嘘的是片外孩子们的后续生活。
05年,这部纪录片《生于妓院》,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泽娜带着孩子们去领奖,试图把他们都接到美国来上学。
▲2004年,阿吉跟着泽娜来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世界新闻摄影展。他对着这张照片自信地发表意见:这张照片不错,我们可以很好地感受到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尽管这里面包含着悲伤,尽管它令人难以面对,我们还是必须直视它,因为这就是现实。
但是,当初她亲自送到学校的7个孩子,已经有4个离开了。同学们的歧视和吃力的学习,都能轻易击垮他们的自信和希望。
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对自由的渴望,唯一能穿透索纳加奇的东西,已经在他们内心深处扎根。
阿吉考上了纽约大学,成为了电影摄影师;
琪琪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后来在美国工作;
塔塔逃离了红灯区,失去联系;
奇拉逃离了姨妈,逃离了索纳加奇;
小妮和麻吉姐弟,也离开了红灯区。
只有普瑞蒂回到了家。她的母亲被人哄骗,赌博欠下巨债,她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我妈只有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只能靠肉体来赚钱,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她顶着“奥斯卡大奖女主角”的光环,成为红灯区头牌。尽管泽娜用寄钱、取缔妓院等方式,引她走回正途,她还是一次次拒绝了。
▲普瑞蒂说:现在的我就像一只笼中鸟,他们拥有的自由是我永远也得不到的。可是,我现在已经不能改变我的生活了。
有人在迎着阳光奔跑,但普瑞蒂还躲在黑暗的地窖里,匍匐扭动,无限懊悔。
从她选择回到索纳加奇的那一刻,她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生而为妓,再难为人。
无论是环境还是他人,都不能拯救命运,唯一能拯救命运的,只有自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马鹿电影(malumovie ),喜欢电影的朋友一定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