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主义&法家
【东周版曼德维尔】管仲(Guan Zhong,西元前720年周平王五十一年 - 西元前645年周襄王七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是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齐国的总理和改革家。鲍叔牙推荐,西元前685年被齐桓公任命为总理。 通过管仲的改革和熟练的外交,齐成为封建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他制定了与盐和铁垄断有关的财政政策。
【魏国】李悝(Li Kui,西元前455年东周贞王十四年 - 西元前395年东周安王七年) 是魏国文侯(公元前403 - 387年)的一位中国古代政府大臣和宫廷顾问。西元前407年,他撰写了法律书籍《法经》,这是秦汉法典的基础。他的政治纲领和《法经》对后来的韩非子、商鞅等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后来在李悝改革的基础上发展了法家思想。西元前422年,他被任命为魏国宰相,以开始行政和政治改革;魏国是七个战国中第一个开始建立官僚而不是贵族统治的政府形式的国家。货币经济和官僚阶级使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战胜封建制。在封建制中,国王与农民和城市结盟来反对贵族(柳宗元《封建论》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国王不是不想消除贵族的权势,而是消除不了,那么要想消除贵族就要建立农民和城市支持的官僚系统)(血缘世袭的士族门阀在剥削农民),现在君主专制制度与贵族(士大夫官僚地主取代士族门阀成为保皇贵族)结盟来反对经济手段(国王和地主在讲和时互相出卖农民,在西方是骑士阶级、在中国是郡邑守宰阶级(国家法律的主体)变成了骑士地主、官僚地主(封建经济的主体))。
【术(technique)】申不害(Shen Buhai,西元前400年周安王二年 - 西元前337年周显王三十二年) 强调行政技巧。管理学。
【法(law)】商鞅(Shang Yang,西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 - 西元前338年周显王三十一年),强调法律。商鞅:“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势(Power)】慎到(Shen Dao,西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西元前275年周赧王四十年)强调权威和谶纬(prophecy,预言)。法律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产权的裁定。法学。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战国版霍布斯】荀子(Xunzi,西元前313年周赧王二年 - 西元前238年秦始皇九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Warring States)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春申君任荀子为兰陵(今山苍山西南兰陵)镇令。后因被谗,大约前247年,荀子离楚赴赵,遣书春君书,刺讥楚国政治。最后荀子又回到楚国,重任兰陵令。春申君被李园所杀后,荀子也被冤职,于是居家蓍书,终老兰陵。
【战国版马基雅维利】韩非(Han Fei,西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 - 西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是战国时期法家(Legalism,跟法条主义是同一个单词)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
李斯(Li Si,西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 - 西元前208年9月秦二世二年)
【西汉法家】桑弘羊(Sang Hongyang,公元前152年-前80年)由于政治冲突(political conflict),他在公元前80年被霍光处决。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会后,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司马光:(均输法)此乃桑弘羊欺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
苏轼: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独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昔汉武帝以财力匮竭,用贾人桑弘羊之说,买贱卖贵,谓之均输,于时商贾不行,盗贼滋炽,几至于乱。
李贽:桑弘羊者,不可少也。
范祖禹:兴利之臣,鲜不祸败。自桑弘羊以来,未有令终者也。
法家完全不必考虑儒家和道家重视的道德问题,它的理论出发点只有一个:加强君主的统治地位。商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削弱了君主对社会的绝对控制,因此必须加以打击。儒家轻视商人,却反对用重税夺取他们的利润;商鞅则明确表示,要用重税打击商人,禁止他们的商业活动,直到他们只敢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止。秦汉时期对商人的重税,既不符合儒家的仁政,也不符合道家的无为,只有法家才干得出来。自秦汉以来,中国重农抑商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源于法家强君弱民,加强专制的帝王权谋,而不是儒家或者道家的道德考虑。正因为如此,只要商业模式有利于加强统治,这些重农抑商的专制君主仍然可能拥抱商业;但即使这些专制君主采取了提倡商业的政策,本质上仍然只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和臣民的物质富足或者精神自由,可以说是没有多少关系可言的。而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搞的重商主义,可以说就是法家政治利用商业加强帝王专制的一个源头。自桑弘羊与汉武帝之后,不但政治权力,连经济权力,也被统一到了专制君主的手中。《盐铁论》记录的是公元前81年2月。《盐铁论》第七《非鞅》篇,通篇就是关于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千秋功罪的唇枪舌剑。照理而言,商鞅是明确主张抑制打击商人的,主张重商主义的桑弘羊在财政政策的表面上,应该和他穿不到一个裤子里面去。但在《非鞅》中,桑弘羊的支持者们却对商鞅的政策大加歌颂,称他“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征收高额赋税,垄断自然资源,使帝国国库充满了财富。这很明白地显示了桑弘羊的法家立场。他的重商政策和商鞅打击商人的措施貌离神合,都是为了榨取民间的财富,加强君主对社会的控制。在《盐铁论·复古》篇中,桑弘羊这批人进一步明白阐释了他们财政政策的政治目的:垄断盐铁产业,可不只是为了独吞相关利润。在古代,自然资源为民众共有。一些“奸民”们,就会利用这些资源经商致富,进而雇佣民众,形成势力,妨碍政府统治,因此非除去不可。很清楚,这完全是君主本位,不是商业本位。《盐铁论·周秦》:“今杀人者生,剽攻窃盗者富。故良民内解怠,辍耕而陨心。”桑弘羊本人的命运,也有一个十足讽刺的结局。类似他赞美的法家前辈商鞅和李斯,他被卷入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斗争,遭到满门抄斩。法家理念创造出了一个一元化的社会。这个社会充满着类似霍布斯所说,“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每个人都在围绕着一元权力勾心斗角。如果你没能夺取这一权力,那就会沦为奴隶和牺牲品;而即使你夺取到了这种权力,也不过成为双手沾满血腥的刽子手而已。这是一个双输的世界,没有人能够真正成功。
【意大利历史学家】尼科洛·贝尔纳多·马基雅维利(Nicolò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成化五年 - 1527年6月21日嘉靖六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历史学家,政治家,外交官,哲学家,人文主义者和作家。他经常被称为现代政治学的父亲。他多年来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高级官员,负责外交和军事事务。他还写了喜剧,狂欢歌和诗歌。他的个人信件以意大利语言着称。他是1498年至1512年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大书记的秘书,当时,美第奇(Medici)失去了权力。他在1513年写了他最着名的作品《君主论》。
【意大利历史学家】弗朗西斯科·圭恰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1483年3月6日成化十九年至1540年5月22日嘉靖十九年)是意大利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朋友和评论家,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政治作家之一。 在他的杰作《意大利史》中,圭恰迪尼为历史学的新风格铺平了道路,利用政府来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现实的分析。
【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万历十六年 - 1679年12月4日永历三十三年)霍布斯最著名的是他1651年的书《利维坦》,其中建立了以后西方政治哲学基础的社会契约理论。除了政治哲学,霍布斯还为各种其他领域做出了贡献,包括历史,法学,几何,气体物理学,神学,伦理学和一般哲学。【J .N. Shklar《政治思想与政治思想家》恐惧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原则上并不必依赖特殊的宗教思想体系或哲学思想体系。只要它们不拒绝宽容,就不必在它们之中进行选择,这正是为什么霍布斯不是自由主义之父的原因所在。任何理论都不能赋予公共权威以无限制的强加公民以某种信仰、甚至强加他们可能认为适合于全体公民的某套词汇的权利,任何这样的理论都不能被描述成哪怕是很遥远的自由主义理论。
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惟大盜利用鄉願,惟鄉願工媚大盜。二者交相資,而罔不托之於孔。——譚壯飛《仁學·二十九》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1670年11月15日永历二十四年 - 1733年1月21日雍正十一年)是政治经济学家和讽刺作家。 他生于荷兰鹿特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英国,他的大部分出版作品都使用英文。 他因《蜜蜂的寓言》而闻名。
【中国】王陶陶
【地缘政治】英国的敌人永远比英国拥有更多的敌人。——大英帝国最杰出的外交家卡斯尔雷(Viscount Castlereagh)
英国人从来就没有在战争中输过,如果爆发新的战争,土耳其切勿成为英国的敌人。——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大元帅极为钦佩英国人的战略视野,他临终时叮嘱继任者穆斯塔法·伊诺努
在现代外交史上,事实上只有两个崛起大陆国家的领袖曾经一度摆脱过这种危难——法国的黎塞留和德国的俾斯麦,他们不仅仅有着超人的胆魄,同时能够充分克制自己的雄心,有所取舍地看待国家领土和荣耀的得失,从而充分利用列强的矛盾,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对于陛下来说,荷兰是一个可控的海上强国,荷兰的强大并不能威胁法国,却足以压制英国,所以,陛下切不可轻易削弱荷兰,那样英国将会成为法国失控的强敌,法国的海外财富必将无法保全。”——黎塞留正告继承者,三十年后,路易十四垂涎荷兰财富进攻尼德兰,后果恰如黎塞留预料
“德意志只需专注于中欧的地位即可,断不可追求海外殖民和超级海军,否则德国必将为诸列强之首敌而不能生存。”——俾斯麦正告继承者,二十年后,德意志帝国在列强围殴下灭亡。
让英国对德国保持善意其实非常简单,毕竟,自威廉三世以来,英国人只会为了比利时的港口和地中海的海峡作战。——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的战争史上,几乎未有过以弱击强、彪炳青史的非凡战绩(欧洲战场),他们的胜利也很难被当作英雄主义的典范而传唱。这不是因为英美缺少勇猛高超的军人,而是他们持之以恒的高超战略使其永远能够以强击弱、联众击寡,这才是称雄世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之傲人之处。
《孙子兵法·军形篇》提出了更高的兵略指标:“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出自《曹选》――曹操看孙子兵法时的批注。“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陛下,政治世界从不相信奇迹,以一挡十的荣冠留给别人摘取,法兰西应永远以联众击寡!——现代史上最杰出政治家黎塞留在三十年战争中以极低的代价缔造了法兰西的欧洲霸权,他训示法王路易十三
-
fix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14 18:55:28
-
豆友140626077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3 22:11:01
-
zhq121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5 17:24:48
-
逼格史莱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1 21:22:02
-
豆友154352324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9 09:51:52
-
三本雅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9 00:08:32
-
豆友59618726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8 23:50:15
-
豆友3885817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08 23: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