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李惠钊|我感谢那些年凌晨四点下班的日子
摄影师的灵感在拍摄过程中是不断在变化的,有时一瞬即逝,一些微妙之处无法用言语表达。
——李惠钊

【摄影师李惠钊】
我,一个普通人
“我也是普通人一个,只是多了个摄影师的头衔,在一些人看来感觉是一个不错的职业,但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痛并快乐着。从二十出头做摄助到现在做摄影师一晃也快奔四了。”

【李惠钊摄影作品】
说这番话的摄影师叫李惠钊,他是中国商业新锐十佳摄影师之一,他的不少作品都入围了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快到不惑之年的他,谈起自己这十几年的商业摄影经历,感慨颇多。



【李惠钊摄影作品】
1979年,李惠钊在广州从化一个普通人家出生。和其他从小接受艺术教育的摄影师不同,李惠钊的童年可以说是平淡无奇。他的家庭温馨和睦,虽说父亲是人民教师,但父母双方对他的要求都不高,只是希望孩子在守住做人的准则之后,能快乐成长。

【李惠钊摄影作品】
直到17岁,学服装设计的姐姐带回来一台胶片相机,李惠钊才了解到原来拍照片还是一种艺术。这个完全不懂摄影的傻小子,按下快门咔咔咔拍了几张之后,就心急地想要看成像,于是他二话不说拆开了相机后盖,拿出胶卷对着太阳光看,结果一半的菲林胶片都曝光了。
从这之后,摄影就成了李惠钊甜蜜的烦恼,他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之路。
学习:感谢那段凌晨四点下班的日子
要从一个毫无摄影经验的小白成为职业摄影师并不容易。

【李惠钊摄影作品】
起初,李惠钊在广州跟随着温松宁老师学习过绘画,从小就对绘画很感兴趣的他在这段时间学习到了很多和摄影相关联的知识。“摄影的原理其实和画画是一样的,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样,画画用笔,摄影用光。画画讲究黑白灰过渡,摄影就用光比巧妙运用把产品点线面有效地呈现出来,比起画画更有一种神奇捉摸不到的效果。”

【李惠钊摄影作品】
自己摸索了几年之后,他渐渐想做个摄影师,不过商业摄影是怎么回事儿呢?他是一点儿概念也没有的。和门外汉一样,他也以为商业摄影就是艺术照、婚纱照之类的,不过出于喜爱,02年,他还是选择去面试摄影助理的工作。


【李惠钊摄影作品】
那是一间刚刚成立的公司,由一个香港著名的摄影师创办,李惠钊到公司面试时,发现连装修都还没弄好。不过香港人做事的方式跟当时广州业内的方式很不同,拍摄的流程也显得相当规范,李惠钊被这种专业度打动,于是就扎了进来,闷头苦干。


【李惠钊摄影作品】
起初的三个月,李惠钊都在打杂,大到完善公司装修,小到买音响设备、定制窗帘,都由他这个唯一的助手一手包办。不过大概因为李惠钊有种固执的傻气,他没想过抬脚走人,一直跟在老师的身后看拍摄,潜心学习,一年的时间里,这位香港的摄影师让李惠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李惠钊摄影作品】
为了学到更多,李惠钊进入GZIPP学习,而这一次因为老师在广州实力强名气大,工作相当忙碌,任务很多,天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回到自己租的小屋,洗完澡睡下已经是早上六点,而上午十点又要回公司准备工作。
辛苦是辛苦,但是李惠钊在这家公司看到了很多产品的拍摄工作,学到了很多,进步飞快。三年的助理工作下来,他终于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摄影师。
火花:艺术摄影的温度
李惠钊是个敏感的人,这从他拍摄的很多女性服装作品能够看出,他镜头中的女性包裹在不同材质的衣服下面,展现出来的是各种不同的气质,从来没有完全相同的那一面,因为每幅作品都融入了他的感情。


【李惠钊摄影作品】
即便是商业作品,他也会当做艺术品来完成,而自己平时的拍摄,也更愿意以艺术作品示人。
“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艺术性的作品,所以发不到互联网上的作品都是艺术性的偏多,参加一些国内或者国际性的摄影比赛也都是偏艺术性的相对较多,真正以商业为主题的很少。”

【李惠钊摄影作品】
从2009年开始,李惠钊开始陆续参加一些国内外的摄影比赛。
2009年他在中国西部银川服装服饰艺术时尚摄影展获得铜奖,参加首届PPA国际职业摄影师比赛获奖并成为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2010成为全国商业新锐十佳摄影师,
在2015年“全球摄影网杯”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李惠钊更是有3副作品获得了艺术组银奖、佳作奖、优秀奖。

【李惠钊摄影作品】
在《舞动》系列的作品中,李惠钊将慢快门和闪光灯相结合,捕捉到舞者轻灵的身影。这系列作品创作于2015年,当时公司杜尚影像九周年年会,主题是“九九归一,化繁为简”,李惠钊将繁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变化,而舞者在这系列的作品中因为运动,每次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状态。

【李惠钊摄影作品】
而《蝉蜕》可以说是李惠钊创作的意外之喜。那天他在海边外拍,无意间发现,当时正值七月天,酷暑难耐,而李惠钊无意间发现树枝上有两只蜕变的蝉壳,透过逆光,显得晶莹透亮,这幅充满灵气的作品后来也在摄影大赛中征服了评委和观众。
商业:和人打交道的艺术
不过回归到李惠钊的主业商业摄影,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15年的他,还是颇有些心得体会。

【李惠钊摄影作品】
刚开始入行的时候,他还是个小懵懂,那时还不能把握住前期沟通的重要性,更不能全面把握客户的需求,结果造成后期的作品出入很大。而学到教训之后,他从出方案到落实执行再到真正拍摄都要开好几次的会议,以确认到每一处小细节上的修改和调整。


【李惠钊摄影作品】
商业摄影和艺术追求是每个摄影师都需要学会去平衡的,而每当客户的意见和自己相左时,李惠钊都会根据产品风格、客户需求而提出专业的建议。往往客户也会注意倾听,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感。认识久了、合作多了的客户,慢慢的也就成为了他生活中的朋友,在交流中,他们教会了李惠钊很多摄影以外的知识。

【李惠钊摄影作品】
而李惠钊也在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新人,他的公司里现在就有七八个助手,看着他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李惠钊总能想起刚入行时的自己。这仿佛是四季的更迭,为了让助手们学到更多东西,他会在公司定期开展培训,分享一些摄影方面的活动,希望这些弟子能够快速成长。


【李惠钊摄影作品】
在这些孩子面前,他像一个长者。他总说:“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终身受用的,别人是拿不走的,主动点多学多问。”
他对待摄影勤勉满怀热情,指导弟子的认真态度,一如刚入行时的师父们。



【李惠钊摄影作品】
Q&A
感拍:您特别介绍自己是商业摄影师,这是您对自己的定位吗?
李惠钊:我平常拍商业片比较多,定位商业摄影师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统称而已,除了商业当然平常也会定期和不同的团队或者杂志合作玩一些创作,碰撞出一些新奇的火花。
感拍:您的作品里您自己最喜欢哪些?觉得它们哪里打动了您?
李惠钊:每一幅作品,我都会在拍摄过程中融入感情、灵魂,赋予作品态度和温度,把作品当作是一件艺术品来完成,这是我对摄影的永恒追求,摄影师的灵感在拍摄过程中是不断在变化的,有时一瞬即逝,一些微妙之处无法用言语表达。
每日模特推荐


Name Jagoda
Height 178
Country Poland
Angency Lacocomodels
Booker Gogo
(Wechat:Nylaaa)


历史文章阅读
采访手记
跟李惠钊摄影师的交谈过程中,我能看到一个商业摄影师的艰辛之路。在外行看来,商业摄影师们接触的不是光鲜亮丽的模特,就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们今天还在巴厘岛,明天或许就飞到了迪拜,然而实际上一个商业摄影师的奔波辛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感谢李惠钊摄影师,他为我打开了商业摄影师真实生活的大门,让我得以清楚看见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历程。
编辑 金羲和
图片 李惠钊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
感拍
关注摄影行业相关资讯

摄影师李惠钊|我感谢那些年凌晨四点下班的日子摄影师李惠钊|我感谢那些年凌晨四点下班的日子摄影师李惠钊|我感谢那些年凌晨四点下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