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
查看话题 >朱德群 | 原谅我这一笔不羁放纵爱自由
知乎有一系列问题:有什么适合挂在房间、大厅、商店、酒店的画?对我来说,最百搭的对我来说就是他。
地平线一,1984
朱德群(1920-2014),“旅法三剑侠”里最为低调的一位。就读当时由林风眠担任校长的杭州艺专,和赵无极同届,吴冠中却是因为他才放弃已经读了一年的工科专业,成为他的师弟。他在1955年后就一直留在法国,最终得以和众多艺术巨匠一同葬在拉雪兹公墓。
巴塞隆纳奥运版画,1992
这幅是不是有点吴冠中?
雪霏霏,1990
而这幅是不是有点赵无极?
他是第一个华裔法兰西艺术院士,院士只有10个,而且是终身制。他一次就选上了,还可爱地说,左拉选了20多次,到死都没选上。而第二个华裔院士便是赵无极了。
夜之飨宴,1999
听了几个他当年的采访,却觉得抽象的人为人却相当真诚、勤奋、爱太太。
透明的亮度,1983
他认为他的成功,太太占据一半功能,把太太称之为给他带来幸运的人。
而他在巴黎的成名之作,正是画他太太,而且一直没有卖出去,一直挂在他们的卧室,作为传家之宝的《景昭肖像》。
景昭肖像,1956
而偏偏这就是这幅被人称为“东方蒙娜丽莎”的画作,他最后一幅具象的作品,从此开始在抽象风格里寻找他要的自由。
他说话很具象、很实际:他认为艺术灵感并不是能等来的,必须不停地画。所以他一直画到90多岁。而且是每天冬天少则四五小时,夏天多达八九小时这种工作量。
蓝色的黎明,1989
同时他也表明,艺术修养这东西有时候就和抽象画一样,是无法解释,但又有其意义。
所以,我认为他的画就是抽象版的人文画,只是人文画有花鸟鱼虫作为具象,而他的则由颜色、深浅、线条组成。
多变的旋律,1995
吴冠中用《琵琶行》里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他的画,该是相当贴切了。
初夏,1990
我记忆中的1990年的初夏也是这个颜色的呢。
火炽的中心 2003
朱德群说过艺术最让人愉快的是,自由,幻想。他甚至批评一些出国的中国画家,刻意用中国的具象事物去表现国籍。而他自己,却用抽象的中国山水和人文思想,用西方的油画表现出来。
山水,1976
说起来我是在朱老去世前几个月才知道国内原来也有玩抽象这么溜的人。吴冠中固然是让人叫绝又老少咸宜的天才,赵无极对我来说有点过于大气又易引起不安,朱德群的画却是散发出一股可爱的少女气息,一时成为我很爱看的一个画家。
晨露,2006
这幅少女气息最浓的画作,居然作于他86岁,服了朱老这种不羁了。
无缘看到他的个展,有人评论他的画有点千篇一律。但在现场看他的画的我总能陷下去,用色甚至能媲美另一位在世的天价男神Richter。如果按照我一向的现代艺术作品就应该考虑是否放在客厅里好看这个原则,朱德群的画确实值得在艺术家中居于这个位置。
无穷无尽无法解释的色彩光影,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这就是朱德群。
------------------------ 干 湿 分 界 线 ------------------------
不得了,刚才一查,《雪霏霏》这幅画刚刚在11月26日在佳士得卖出了9182万港元,破亿在望。2009年这幅画价格是4546万港元。
11月26日而那天我人刚好在香港QAQ,却只是有时间逛了毕打行的画廊。还差点上演“毕打自己人”(原谅我的自嗨gag)的惊险一幕:失而复得的港澳同行证。香港并没有24小时帮助你的大使馆,如果找不到,只能周一上班后办证才能回来。
大家不要歧视抽象画,就不给写上题目啊。更别说年份了。人家可是20岁画到94岁每天8小时工作制,风格又比较统一百搭的高产狂人啊!幸亏他是拍卖市场的宠儿,能在雅昌拍卖网找到(只能截图),否则,其他网站要找到他标上题目的画,真是让人心力交瘁的活儿。
![]() |
地平线一,1984
朱德群(1920-2014),“旅法三剑侠”里最为低调的一位。就读当时由林风眠担任校长的杭州艺专,和赵无极同届,吴冠中却是因为他才放弃已经读了一年的工科专业,成为他的师弟。他在1955年后就一直留在法国,最终得以和众多艺术巨匠一同葬在拉雪兹公墓。
![]() |
巴塞隆纳奥运版画,1992
这幅是不是有点吴冠中?
![]() |
雪霏霏,1990
而这幅是不是有点赵无极?
他是第一个华裔法兰西艺术院士,院士只有10个,而且是终身制。他一次就选上了,还可爱地说,左拉选了20多次,到死都没选上。而第二个华裔院士便是赵无极了。
![]() |
夜之飨宴,1999
听了几个他当年的采访,却觉得抽象的人为人却相当真诚、勤奋、爱太太。
![]() |
透明的亮度,1983
他认为他的成功,太太占据一半功能,把太太称之为给他带来幸运的人。
而他在巴黎的成名之作,正是画他太太,而且一直没有卖出去,一直挂在他们的卧室,作为传家之宝的《景昭肖像》。
![]() |
景昭肖像,1956
而偏偏这就是这幅被人称为“东方蒙娜丽莎”的画作,他最后一幅具象的作品,从此开始在抽象风格里寻找他要的自由。
他说话很具象、很实际:他认为艺术灵感并不是能等来的,必须不停地画。所以他一直画到90多岁。而且是每天冬天少则四五小时,夏天多达八九小时这种工作量。
![]() |
蓝色的黎明,1989
同时他也表明,艺术修养这东西有时候就和抽象画一样,是无法解释,但又有其意义。
所以,我认为他的画就是抽象版的人文画,只是人文画有花鸟鱼虫作为具象,而他的则由颜色、深浅、线条组成。
![]() |
多变的旋律,1995
吴冠中用《琵琶行》里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他的画,该是相当贴切了。
![]() |
初夏,1990
我记忆中的1990年的初夏也是这个颜色的呢。
![]() |
火炽的中心 2003
朱德群说过艺术最让人愉快的是,自由,幻想。他甚至批评一些出国的中国画家,刻意用中国的具象事物去表现国籍。而他自己,却用抽象的中国山水和人文思想,用西方的油画表现出来。
![]() |
山水,1976
说起来我是在朱老去世前几个月才知道国内原来也有玩抽象这么溜的人。吴冠中固然是让人叫绝又老少咸宜的天才,赵无极对我来说有点过于大气又易引起不安,朱德群的画却是散发出一股可爱的少女气息,一时成为我很爱看的一个画家。
![]() |
晨露,2006
这幅少女气息最浓的画作,居然作于他86岁,服了朱老这种不羁了。
无缘看到他的个展,有人评论他的画有点千篇一律。但在现场看他的画的我总能陷下去,用色甚至能媲美另一位在世的天价男神Richter。如果按照我一向的现代艺术作品就应该考虑是否放在客厅里好看这个原则,朱德群的画确实值得在艺术家中居于这个位置。
无穷无尽无法解释的色彩光影,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这就是朱德群。
------------------------ 干 湿 分 界 线 ------------------------
不得了,刚才一查,《雪霏霏》这幅画刚刚在11月26日在佳士得卖出了9182万港元,破亿在望。2009年这幅画价格是4546万港元。
11月26日而那天我人刚好在香港QAQ,却只是有时间逛了毕打行的画廊。还差点上演“毕打自己人”(原谅我的自嗨gag)的惊险一幕:失而复得的港澳同行证。香港并没有24小时帮助你的大使馆,如果找不到,只能周一上班后办证才能回来。
大家不要歧视抽象画,就不给写上题目啊。更别说年份了。人家可是20岁画到94岁每天8小时工作制,风格又比较统一百搭的高产狂人啊!幸亏他是拍卖市场的宠儿,能在雅昌拍卖网找到(只能截图),否则,其他网站要找到他标上题目的画,真是让人心力交瘁的活儿。
© 本文版权归 spRachel雷切尔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Daisy_1030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4-24 13:11:05
-
spRachel雷切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12 01:5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