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梵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写下这话的梵高,在127年前的今天离开了人世,年仅37岁。在世时,他的作品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他的爱情亦坎坷多舛,他一生坚持追求心中永不崩坏的理想和挚爱,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拥抱世界、理解世界、画出世界。
梵高在生前只卖出了一幅画,但是如今,他的画让全世界的收藏家、艺术家趋之若鹜。
致敬梵高,现在,你可以将梵高的作品和他对这个世界的赤子之心带回家。
![]() |
“我越来越相信,
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
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梵高30岁开始画画,将人生的最后7年时间全部投入艺术,创作了900余幅作品,最后三年的创作尤其疯狂,他一边忍受着疼痛,一边享受着欢乐。
![]() |
《夜晚露天咖啡座》,1888年,布上油画,现藏于奥特洛克洛勒 |
梵高在给妹妹威廉敏娜的信中,热情介绍道:“在这家咖啡馆有喝咖啡的人,一个巨大的黄色灯将光线分散在咖啡馆,房子和人行道,另外也照到了街上的人行道上,那里有着粉紫色的色调……晚上在外面画画使我感到非常有趣。”
![]() |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1888年,布上油画,现藏于梵高 |
1888年6月,梵高来到离阿尔50公里的圣玛利,他在此完成了几幅以渔船为画题的作品。他在信中告诉弟弟提奥:地中海的色彩千变万化,有如鲸鲁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绿色、变成紫色,或变成青色……
![]() |
《在阿尔勒的卧室》 ,1888年,布上油画,现藏于阿姆斯特 |
1888年9月,梵高搬入“黄房子”,靠提奥供给的生活费,把住宅布置一新。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这次画的只是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要通过色彩,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
![]() |
《麦田里的丝柏树》,1889年,帆布油画,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 |
梵高曾这样写道:“脑子里始终浮现着柏树,很想把它画成像向日葵那样的作品。但是很奇怪,何以没有人画得像我所看到的一般。柏树的线条与比例确实很美,宛如埃及的宫女。”
![]() |
《生养紫色鸢尾花的花瓶》,1890年,布面油画,现藏于国立梵 |
梵高曾在给威廉敏娜和提奥的信中多次提到此画,他曾说:“紫色的花束,在鲜丽的柠檬黄背景下浮现,而花束本身另有黄色的色调。放置花瓶的台面,表现出不配衬的补色效果,但这种强烈的对比,格外显明。”
《生养紫色鸢尾花的花瓶》
+
《夜晚露天咖啡座》
![]() |
《麦田里的丝柏树》
+
《阿尔勒的卧室》
![]() |
梵高作品组合画
![]() |
![]() |
“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
而要让它始终不断的燃烧”
对于画画这件事情,梵高的心里始终燃烧着热情的火焰,他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 |
《向日葵》,1888年,布上油画,现藏于东京安田·葛西艺术博 |
梵高最负盛名的作品,大概就是《向日葵》了,轻亮的黄色调,充满律动感和生命力。他大胆肆意地使用强烈的色彩,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因为他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
![]() |
穷困潦倒的梵高仍然能画下热烈灿烂的向日葵,而我们让向日葵在花瓶里永生,岁月不会使它们变得暗淡,超高仿真向日葵花束,给每一天都带来无限生命力。
![]() |
《鸢尾花》,1889年,油画,现藏于保罗盖兹美术馆 |
这幅《鸢尾花》被称为梵高在“圣雷米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画面被一片蓝色占去了大半,浅如海蓝,深似墨团,唯有白色鸢尾花显得突兀,像是一抹特立独行孤傲的身影。
![]() |
![]() |
如同爱着向日葵一般,梵高对鸢尾花似乎也情有独钟。永生的仿真鸢尾花多了几分忧郁和神秘,像是在诉说一则动人的故事。
![]() |
《玫瑰》,1889年,布面油画,现藏于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
《玫瑰》是梵高从圣雷米的医院出院前完成的。他是那么急切地要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热爱,迫不及待地把厚厚的油彩涂抹堆砌到画布上,以至于当他离开圣雷米疗养院时那油彩还没干。
![]() |
朴素的但是顽强绽放的白玫瑰,就像梵高的一生,迫不及待想要将全部热情投向世界。用一束仿真的白玫瑰装点空间,让顽强的生命力流淌进空气里。
![]() |
《星夜》,1890年,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
这是梵高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与高更一次争吵,梵高精神分裂症复发而割下了自己的左耳之后。平静的村落和扭曲诡谲的星空产生强烈对比。
![]() |
充满对比的配色为花艺师插花带来灵感,不同于《星夜》的躁动不安,由玫瑰和绣球搭配出来的仿真花束在保留了《星夜》的色彩搭配之余,多了几分平静和优雅。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
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的一生始终追求的是深刻、真实,用画表现对世界的理解。而如今,尽管我们来不及看到梵高心中的那团火,但只要我们对梵高作品保持敬意,去延续他的艺术灵感,那么我们就还来得及留住他燃烧后的那缕烟。
![]() |
寓义,源自生活的艺术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