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你可知?
![]() |
玄,是一种颜色,近黑而似青,这是万物之所能见“天”的颜色。天到底有多大,也没人可以知道,反正这“天”,容纳了万物众生,还绰绰有余,已达到不可测而不可说的境地。“天”色“玄”,也便成为了人力之所能揣摩其的唯一了。“玄”这个字,在其创作之初,便以用来象天之色。“亠”表示发光的意思,“幺”是两个上下对称的圆,则是“日月”,把“日月”都容纳了进去的“天”所发出的光,就是“玄”。其用意,深不可测而无法揣摩,便是用来表达“天”的存在对于人而言,便是“玄”。
![]() |
黄,也是一种颜色,是大地的颜色,那么大地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呢?
古人用灼龟甲的方式来占卜,这个龟甲被火灼烧之后所呈现出的颜色,便是黄色。因为古人认为,大地其实是被一只巨龟所驼着,众生就是存活在这龟壳之上,故而龟甲能通灵而知凶吉,此龟甲被火灼烧之后所呈现出的颜色,也正是大地的颜色,即为“黄”。创字之初,“由”便是龟甲,“八”就是火,“龷”其实画的占卜之人。
![]() |
天也好,地也罢,对于存活在这其中的万物众生而言,都太宽广远大而深不可测了,力之所以能及的,也就是天玄地黄而已了。那这“天玄地黄”之下,又有“宇宙洪荒”。所谓“宇宙”,便是《淮南子》里所言:“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合起来便是人之生存所在的这片空间与时间。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天地是天地,宇宙是宇宙,两者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区别自然是有的,只是世人难以分辨罢了,因为这本是一个大与更大的问题,天地之大,宇宙亦在其中。
格物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认识身边开始,然后发现原来我们所居住的这块土地,居然是不是平的而是圆的,进而又发现,原来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就是给能量加上一个时间——质能方程E=mc²。格物学者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其实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来诠释了“宇宙”两个字,这种认识在当时几乎是完美的。光量子是最小的能量单位,具备了物质界最高的运动速度,为物质的存在与运动描述出了一个无法逾越的边界,万物众生就在这两个极限之内存在与运动着,也就是空间与时间,这就是“宇宙”。
但量子力学的出现,又让世人明白,我们所谓的完美,只是我们眼中的完美。量子纠缠的存在,用事实告诉所有人,两个量子之间存在超越了光速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这种信息传递的过程无法观测。
因此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初,这被认为从根本上否认了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因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基础便是光速是不可以超越的,但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却又是现实之中证明是合理的,那么最后唯一解释便是,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犯了跟最初跟地球一样的认知错误。
在人的眼里,空间是三维的,但实际上,空间是一维的,也就是格物学概念里大爆炸之前宇宙的形态。然后给这个空间加上一个时间轴,物质产生了运动的概念,所呈现出来的世界便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所描述的,合起来就是二维的“宇宙”。所以,这个世界看起来其实就像一张纸,而且这张纸所呈现的形态是个球状,而光就是在这张纸上做曲线传播,而量子纠缠的信息传递,则是因为其在传递的过程当中,跳出了这张纸,进入了另外的空间,从而摆脱了这个空间的束缚,进而获得了超越光速的信息传递速度,并且其信息传递过程无法被世人有效观测。
![]() |
因此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空间的畅销由太空变成了多元宇宙,而量子纠缠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之中,到底穿越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么一个客观现象,而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并不是唯一的,宇宙与宇宙之外的空间,合起来所形成的三维世界,便是所以的“地”,将整个三维世界都容纳在其中,且让他们各自遵循规则而稳定的运行,便是“天”。而这就是“天地”与宇宙的区别,一个大于更大的问题。
——————————分割线——————————————————
希望大家如果有空,可以帮忙转发一下,这个公众号还没有认证,所以无法开通评论功能,随手转发有利于帮助认证。而我也会尽量保证每周更新4次或以上,有人喜欢时事,有人喜欢六合之外的故事,大家都不要急,因为这一切在我这里是统一的,并无区别,希望大家也能无区别心的去看待。多的话,就要等认证之后开通评论功能之后再跟大家一一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