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带阔叶中窥探越南美丽女性-《青木瓜之味》、《夏天的滋味》比较赏析
导演陈英雄作为越南国宝级导演,其地位等同于张艺谋、贾樟柯等电影人在中国影坛的地位。陈英雄导演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无非就是被大家称为“越南三部曲”的三部电影——《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夏天的滋味》三部电影表现了越南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物视角的生活式故事片,在我理解来颇有艺术化纪录片的味道,而在“越南三部曲”中《青木瓜之味》与《夏天的滋味》纷纷采用女性视角来进行整个电影故事的构造,所表现的风情、艺术表达语言均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将这两部我最喜欢的电影进行比较的赏析。按照赏析惯例,都需要选取共同的参照来进行电影细节的解构,从而完成对于电影的解读。两部电影都是以原生越南风光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图景,选取女性作为电影视角进行故事情节的推动,所以参照呼之欲出——电影美术构图、女性。
无挑剔的构图语言
这两部电影作为在国际上口碑上乘的小语种影片,其电影构图语言的完美呈现功不可没,不管电影场景搭建摆设还是电影色调处理上,陈导的表现非常优秀,每一帧画面都是值得推敲的,单看每一个画面的暂停,都能发现静物摄制、人物摄制的美感,并且充满自己的语言,从颜色到前后景,无外乎都在给观众一个潜意识视觉暗示:这里是越南。
构图上在电影海报上就能以管窥豹,上图:


电影最初的承载载体是胶片,单帧的胶片乘以无数的倍数构成流畅的画面,电影应运而生,因此最初阶段的电影可以理解为是摄影艺术的延展。早期的国内外的电影人很好沿袭了摄影理念,对于每一祯画面的构图、光控都有着苛刻的要求。虽然陈英雄作为60年代生人,电影技术早已成熟,但是陈英雄还在严格地遵照最初的电影拍摄理念,对于电影构图里的光、色彩、结构都是无法挑剔出大问题的,这两部电影同样注入了陈英雄对于电影拍摄的这一理念,可以这么说,这两部电影的每一帧都是一副非常优秀的摄影作品,不管是人、物、景。
构图上,特写、近景、中景不断切换,电影构图语言十分丰富。






上图都是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时手机拍下的,所以具有色差,畸变的问题,请无视。抛开个人喜好来看待导演构置画面的初衷便可以感受到陈英雄融入了鲜明的自我风格,虽然越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作为法属殖民地存在,法国元素烙印在越南建筑、生活风俗等各方各面,但是陈英雄导演很好避开了法国元素,在构图语言上尤甚,两部电影中构图语言要素皆为越南原生,包括特有的阔叶热带植被、越南式庭院,色彩上两部电影色彩底色均有绿色存在,作为热带国家的深刻烙印,演员的服饰也是带有越南传统风格的对襟衫,长裙等等,这一系列的元素都是为了体现一个更为本真的越南而存在,这是关于构图基本要素导演所做出的努力。
对于构图中的美术感,导演陈英雄也是倾注了颇多的心血,构图严格的对称感、错落感、前景物品的巧妙利用、物质色彩的搭配,都为这两部电影丰富的构图语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两部电影拍摄时间相差七年之久,陈英雄秉持了对于电影构图语言的个人风格,并不断完善。《青木瓜之味》作为陈英雄初入影坛的作品在色调上通体采用暗光感代入,色彩运用偏保守,只在影片的后半段采用了较为鲜艳的色彩注入电影,当然考虑到整个情节推动的需求,导演对于成年后主人公梅的人物命运在色彩上进行了暗示,不过还是较为小心的进行了色彩处理。而进入《夏天的滋味》,构图本身及构图要素就要运用得纯熟得多了,构图结构的设置更精心,色彩也更为明亮,很充分的表现了夏天的故事背景,历史背景进入越南现代时期,因此要素语言更为简洁、明快。但是就两部电影来讲,其不存在谁更优,导演依照不同的故事背景做得细微调整都是合理的。
女性主义的进步
如果说构图是电影的第一感官,那么电影的意思表达就是第六感了,两部电影相通点都是采用女性视角进行电影的推进,将传统的男性作为电影的旁支进行了处理,越南作为传统大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导演抛开惯有的男性主义思维进行电影语言的构建是非常有意思的举动。
但虽然两部电影的视角相同,里面表达的女性命运,由此叙述的女性主义却存在一定的差别。
《青木瓜之味》中,女主人公梅作为从小就到西贡大户人家做女佣的经历为人物基调进行了定性,表现的历史时期应为越南后殖民地时代初期,历史背景仍属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因此在这里女性主义并没有得到伸张,而依旧采用了一种依附的关系表述,女性主义的表现依旧是充满的宿命感,从梅进入大户人家,到之后换到富少爷家中做女佣,都是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状况。


《夏天的滋味》中主人公为姐妹三人,但是对小妹阿莲略有侧重,历史期间背景已经入越南和平的现代时期,女性主义得到一定的唤醒和解放,但是仍未完全脱离旧有女性的地位传统,所以全片都充满一种挣脱的张力,女性主义开始得到伸张,大姐的人物设置就是主要代表,已婚女人出轨的剧情安置已经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女性自我的释放,但是作为传统道德感深植内心的越南人,大姐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恋情不会有未来,仅仅是为了配合自己的情感释放,秘密的私会,约会中的禁言都表达着人物本身的矛盾,张力感十足。

二姐作为传统生活方式的代表,贤良淑德的家庭主妇,展现着一个传统越南女性的温婉,作为电影人物设置的制衡,牢牢攥住传统的缰绳,与大姐的不羁形成人物安排的平衡。二姐的女性主义有没有唤醒,我觉得有,虽然作为主妇,二姐已经告别了单身生活的独立自由,但是依旧毫不掩饰对于欲望的驾驭,与心上人成婚,婚后生活幸福,影片侧面表达了二人性生活的和谐,二姐对于如何经营婚姻生活独有手段。虽然表象上二姐维持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本真,但是实质上已于旧时代时期完全依附于男性的女性已完全不同,是革新版的主妇。

小妹阿莲作为三个女性中唯一未婚的女性,充分体现了自由独立的特征,是放在平衡线上的人物,成年后依旧与哥哥同住,并毫无掩饰对于哥哥的好感。在我看来剧情对于阿莲的呈现主要不是平衡女性主义伸张与否的目的,而是一种纯粹展示女性之美的设置。这种美贯穿于内在、外在,年轻貌美的阿莲经营自己的咖啡馆,在爱情上完全拥有自主,这是导演寄予女性希望的存在。虽然在电影尾声用了一点小悲剧来烘托女性对于爱情上仍不能游刃有余,但是总体还是一种乐观的表达。




虽然两部电影由于呈现的历史背景不同,使得女性主义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地位、女性觉醒都大为不同,这是导演需要遵循的客观要素,但是抛开历史因素,导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竭力在塑造美丽女性,不管社会阶层如何、他们的独立性如何,这些都无法抛开一个客观事实,美丽与否,很明显导演的回答非常肯定,对于女性之美的表达导演通篇使用越南原生语言,清汤挂面的长发,清癯体态,这些都是世人对于东方女性美的理解,导演在画面语言上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诠释。
不管是《青木瓜之味》还是《夏天的滋味》,都是可以打动我们的越南风情之美的电影,宽大的热带阔叶掩映着美丽的越南女子,我想抛开剧情的发展,这是导演拍摄电影的一个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