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米开朗基罗背后的男人
作者:余亮 欧洲艺术沙龙高级讲师
每个伟人出生时必然天有异象,这已经成为了所有史学家的套路,好像如果你出生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没有什么打雷啊下雪啊,都不好意思出门。生于1475年的米开朗基罗也是如此,据说他出生之日,金星和水星正值木星位,他爸卢多维科由此判断他将来必然凭借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不要问我为什么,假装懂就行了)。总之他爸对他寄予厚望,为他取名为“米开朗基罗”(Michel Angelo, 意为大天使米勒加)。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米开朗基罗也确实不负众望,成了人人称颂的“神人”(Il Divino),但他的艺术之路并非那么一马平川,因为等他年纪稍大些,他爸就送要送这个长子去学文法,而他的几个弟弟早已入行会当了学徒。但是我们的米开朗基罗却拿着长子特权不当回事儿,一心一意想学画画,这与后来的马奈同学倒是一样一样的。卢多维科随万般阻拦,最终拗不过小米,只得将他送到了吉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门下学习。吉兰达约是哪位呢?就是画了这幅著名的大鼻子肖像的那位,他可以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入门时才13岁,但天才就是天才,在吉兰达约门下学了一年左右,就各种展露天分,甚至让老师有些难堪。这时他被佛罗伦萨的霸道总裁洛伦佐·德·美第奇看上了,被挖角到了洛伦佐的“柏拉图学院”,这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当时各路思想界和文学界的大咖,从此开始走上人生巅峰。
据说子所以得洛伦佐对米开朗基罗如此看重因是为一件小事。大土豪洛伦佐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古典时期残破的萨缇尔头像让学院里的几个学生临摹,我们的主人公自然临摹得惟妙惟肖,唯独一处让洛伦佐不满意:“一把年纪了咋牙口还这么好呢?”结果洛伦佐走后,米开朗基罗就敲掉了一颗牙,留下个黑缺,后来洛伦佐看到了,不禁大加赞赏(这让我们深深怀疑洛伦佐是不是因为自己有蛀牙就看不得别人牙好胃口好)。
如要说米开朗基罗最重要的赞助人,第一个应该想到的绝不是洛伦佐。不像后来的儒略二世、克莱门七世或者保罗三世,为洛伦佐工作时米开朗基罗并未创作出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作品。但如果要说对米开朗基罗一生最为重要的赞助人,又非洛伦佐不可。正是因为此时的米开朗基罗羽翼尚未丰满,仍处于学习期,洛伦佐对他的支持才更显得重要。一方面是与当时一流的艺术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交流,另一方面是与上流社会的接触,都为后来米开朗基罗的光辉成就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他较为著名的作品是两件大理石浮雕,《台阶圣母》(Madonna of the Stairs)和《半人马之战》(Battle of the Centaurs),后者可以说是米开朗基罗早期最为重要的作品。
这件《半人马之战》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很多米开朗基罗成熟作品的特征在此都可以瞥见一二,比如明显的立体感和强烈的动态感,以及他标志性的“未完成式”的雕刻痕迹的遗留。
创作《半人马之战》时米开朗基罗17岁,作品虽非洛伦佐预订,但确是在他的赞助之下完成的,可惜作品完成后没几个月洛伦佐就去世了,米开朗基罗也结束了他的这段“宫廷生活”。他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洛伦佐的继承者皮耶罗并不想继续赞助他,而再过两年,也就是1494年,美第奇家族被驱逐出了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自然也有些怕惹上麻烦,因此之后几年他主要待在博洛尼亚。之后他于1496年前往罗马,开始从一位地区性艺术家变为国际巨星。
总结一下米开朗基罗早年的经历,可以说是典型的“英雄套路”。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预兆,表示此人将来是要搞大事的;其次成长的开始必受阻碍,可怜的米爸不幸在此扮演了这一角色;再然后是几个表示主人公天分的小故事;最后是贵人相助,不想成英雄都难。虽然这样的套路更多的是史学家的叙述技巧,但洛伦佐对于米开朗基罗的提携之力确实是不能忽视的。
瓦萨里曾在其名人传中称米开朗基罗是“集所有时代的赞誉于一身、令一切艺术家黯然失色的伟人”,并将其置于自身所建构的这套艺术史的顶峰。像所有伟人一样,米开朗基罗的成长故事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而其中洛伦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欣赏你,并不因为你是米开朗基罗,而是因为你早在一鸣惊人前就显现的才华的光芒。可以说是十分感人了。
欧洲艺术沙龙定期举行线下艺术欣赏和小资艺术课堂,敬请关注微信和活动订阅号
每个伟人出生时必然天有异象,这已经成为了所有史学家的套路,好像如果你出生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没有什么打雷啊下雪啊,都不好意思出门。生于1475年的米开朗基罗也是如此,据说他出生之日,金星和水星正值木星位,他爸卢多维科由此判断他将来必然凭借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伟大的艺术(不要问我为什么,假装懂就行了)。总之他爸对他寄予厚望,为他取名为“米开朗基罗”(Michel Angelo, 意为大天使米勒加)。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米开朗基罗也确实不负众望,成了人人称颂的“神人”(Il Divino),但他的艺术之路并非那么一马平川,因为等他年纪稍大些,他爸就送要送这个长子去学文法,而他的几个弟弟早已入行会当了学徒。但是我们的米开朗基罗却拿着长子特权不当回事儿,一心一意想学画画,这与后来的马奈同学倒是一样一样的。卢多维科随万般阻拦,最终拗不过小米,只得将他送到了吉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门下学习。吉兰达约是哪位呢?就是画了这幅著名的大鼻子肖像的那位,他可以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艺术家。
![]() |
吉兰达约,《老人和他的孙子》,1490,板面蛋彩,62.7 |
米开朗基罗入门时才13岁,但天才就是天才,在吉兰达约门下学了一年左右,就各种展露天分,甚至让老师有些难堪。这时他被佛罗伦萨的霸道总裁洛伦佐·德·美第奇看上了,被挖角到了洛伦佐的“柏拉图学院”,这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当时各路思想界和文学界的大咖,从此开始走上人生巅峰。
据说子所以得洛伦佐对米开朗基罗如此看重因是为一件小事。大土豪洛伦佐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古典时期残破的萨缇尔头像让学院里的几个学生临摹,我们的主人公自然临摹得惟妙惟肖,唯独一处让洛伦佐不满意:“一把年纪了咋牙口还这么好呢?”结果洛伦佐走后,米开朗基罗就敲掉了一颗牙,留下个黑缺,后来洛伦佐看到了,不禁大加赞赏(这让我们深深怀疑洛伦佐是不是因为自己有蛀牙就看不得别人牙好胃口好)。
如要说米开朗基罗最重要的赞助人,第一个应该想到的绝不是洛伦佐。不像后来的儒略二世、克莱门七世或者保罗三世,为洛伦佐工作时米开朗基罗并未创作出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作品。但如果要说对米开朗基罗一生最为重要的赞助人,又非洛伦佐不可。正是因为此时的米开朗基罗羽翼尚未丰满,仍处于学习期,洛伦佐对他的支持才更显得重要。一方面是与当时一流的艺术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交流,另一方面是与上流社会的接触,都为后来米开朗基罗的光辉成就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他较为著名的作品是两件大理石浮雕,《台阶圣母》(Madonna of the Stairs)和《半人马之战》(Battle of the Centaurs),后者可以说是米开朗基罗早期最为重要的作品。
![]() |
米开朗基罗,《台阶圣母》,约1491,大理石浮雕,56.7 |
![]() |
米开朗基罗,《半人马之战》,约1491,大理石浮雕,84.5 |
这件《半人马之战》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很多米开朗基罗成熟作品的特征在此都可以瞥见一二,比如明显的立体感和强烈的动态感,以及他标志性的“未完成式”的雕刻痕迹的遗留。
创作《半人马之战》时米开朗基罗17岁,作品虽非洛伦佐预订,但确是在他的赞助之下完成的,可惜作品完成后没几个月洛伦佐就去世了,米开朗基罗也结束了他的这段“宫廷生活”。他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洛伦佐的继承者皮耶罗并不想继续赞助他,而再过两年,也就是1494年,美第奇家族被驱逐出了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自然也有些怕惹上麻烦,因此之后几年他主要待在博洛尼亚。之后他于1496年前往罗马,开始从一位地区性艺术家变为国际巨星。
总结一下米开朗基罗早年的经历,可以说是典型的“英雄套路”。首先我们需要一个预兆,表示此人将来是要搞大事的;其次成长的开始必受阻碍,可怜的米爸不幸在此扮演了这一角色;再然后是几个表示主人公天分的小故事;最后是贵人相助,不想成英雄都难。虽然这样的套路更多的是史学家的叙述技巧,但洛伦佐对于米开朗基罗的提携之力确实是不能忽视的。
瓦萨里曾在其名人传中称米开朗基罗是“集所有时代的赞誉于一身、令一切艺术家黯然失色的伟人”,并将其置于自身所建构的这套艺术史的顶峰。像所有伟人一样,米开朗基罗的成长故事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而其中洛伦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欣赏你,并不因为你是米开朗基罗,而是因为你早在一鸣惊人前就显现的才华的光芒。可以说是十分感人了。
欧洲艺术沙龙定期举行线下艺术欣赏和小资艺术课堂,敬请关注微信和活动订阅号
![]() |
欧洲艺术沙龙定期举行线下艺术欣赏和小资艺术课堂,敬请关注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