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查看话题 >猩猩到底能不能学会人话?
刚刚去世的猩猩Chantek不仅会手语,还会造词,会乘公交车,会赚钱,还会用钱买东西,能用钥匙开门……似乎让人觉得,《猩球崛起》里的故事正在变为现实。但事实是什么样子呢?猩猩到底能不能学会人话,经过后天培养,会不会变得跟人一样聪明呢?
最近,39岁高智商红毛猩猩Chantek去世的消息,火遍全球,引发无限惊叹和唏嘘。根据「英国那些事儿」的热文《它能会手语,上过大学...人类教会它人的七情六欲,然又剥夺了一切...》所说,
它是世界上首批掌握手语的猩猩(美国手语)... 同时,它大概也是唯一一只上过大学的猩猩... ……仅仅两个礼拜的时间, 它就学会了包括 “苹果”,“玩具”,“吃食物” 等十数种手语表达方式... 比如,吃,就是五指并拢,指向嘴唇... 在一档节目里,Chanket问主持人要吃的...

Chantek不仅会手语,还会造词,会乘公交车,会赚钱,还会用钱买东西,能用钥匙开门……似乎让人觉得,《猩球崛起》里的故事正在变为现实。但事实是什么样子呢?猩猩到底能不能学会人话,经过后天培养,会不会变得跟人一样聪明呢?
有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这不过是「聪明的汉斯」现象。
但依然有很多科学家相信,猩猩有很大的潜在智能尚未挖掘。它们绝不只是「聪明的汉斯」。
跟Chantek的养母一样,很多科学家都曾养过猩猩。像教人类小孩子一样,教育这些灵长类动物。结果,很多猩猩都能像Chantek一样,会手语,会画画,会养猫,会骑脚踏车,掌握了很多貌似只有人类才会的技能。
而著名人类学家邓巴教授又是怎么说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凯洛格夫妇和海斯夫妇(The Kelloggs and the Hayeses)曾经尝试领养幼年黑猩猩,将它与自己的刚出生的婴儿一起抚养,给予他们同样的关爱和学习语言的机会。然而结果让人失望。海斯夫妇抚养的小黑猩猩维基只学会了五六个词,并且发音含混不清。更糟的是,黑猩猩不但没有向人类学习,反而教坏了自己的孩子。因为黑猩猩远比人类婴儿发育成熟得快,没多久他就开始调皮捣蛋,给海斯的孩子做了一个坏榜样。最后海斯夫妇只得放弃这一实验。
大家也渐渐明白黑猩猩不可能学会说话,因为它们没有人类的发音器官,无法发出人类的语言。要想发出人类的语言,喉咙位置要够深,这样鼻子和嘴巴后面的共鸣室才有较大空间,同时还要精准地控制声带的震动。而黑猩猩并不具备这种关键的发音器官。
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识到这一点,进而转变了实验方向。现已逝世的特里克茜·加德纳(Trixie Gardner)和她的丈夫艾伦(Alan)开始研究一只名叫瓦秀的年轻雌黑猩猩。这次瓦秀学习的不是口头语言而是手语。加德纳夫妇知道黑猩猩无法开口说话,但认为黑猩猩也许能学会手语,毕竟野生黑猩猩本身就用手势进行日常交流。加德纳夫妇选择了美国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言。每个人都用手语与瓦秀交流,她就在这样的环 境中长大。
瓦秀也确实创造了奇迹,最终学会了一百多个手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仍有几位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认为瓦秀只不过是在模仿她的人类看护员。他们指出瓦秀的许多手势不过是在重复,通常需要人类的提醒才行。她很少能比画出超过两个手势的「句子」(去除重复的部分后)。据说在她第一次看见天鹅时,曾创造性地比画出「水」和「鸟」,但这也不过是巧合罢了。批评家坚信瓦秀的所谓交流只不过是加德纳夫妇的主 观臆测。
接下来的20年间,加德纳夫妇又花了大半的时间,在更严格的环境下测试瓦秀,以此证明她能够使用手语。然而加德纳夫妇的反对者也想尽办法证明瓦秀所表现出来的只不过属于「聪明的汉斯」[1]现象。
20世纪70年代又兴起了几项新实验。其中两项实验仍使用美国手语(大猩猩可可和褐猿夏特科),还有两项研究避开了加德纳夫妇的批评和质疑,教黑猩猩学习图像语言。

大卫·普瑞马克(David Premack)用不同颜色、形状的塑料片来教黑猩猩萨拉(Sarah)和她的几个笼友学习语言。这些塑料片代表不同的单词(或概念),后面黏有磁铁吸在金属板上组成句子。另一项研究是杜安·鲁姆博夫(Duane Rumbaugh)教两只黑猩猩奥斯汀和谢尔曼一种叫作耶基斯语(Yerkish)的计算机键盘语言,以此纪念当代比较心理学之父罗伯特·耶基斯(Robert Yerkes)。这种键盘上没有字母,是由不同颜色的图形组成,每个按键代表一个单词。之后,休·萨瓦戈·鲁姆博夫(Sue Savage- Rumbaugh)将耶基斯语教给一只叫坎玆的倭黑猩猩,坎玆后来成为黑猩猩界的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然而对语言能力的争论仍在继续。不管萨拉和坎玆在回答问题或完成指令方面有多聪明,但他们真的能像人类儿童那样使用语言吗?他们理解语法吗?他们明白像「比......大」这样的抽象关系吗?我想可以说这些研究已充分证明黑猩猩能够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包括如何做加减法,理解基本关系(比如「比...... 大」、「与......相同」、「在......上面」),索要具体物体(大部分是食物),提出要求(去树林里散步或玩你追我赶的游戏」以及完成复杂指令(把罐头从冰箱拿出来,放到另外一个房间)。坎玆还能够将一种语言形式转化成另一种。比如他能够把在耳机中听到的英语单词用键盘符号表示出来。这被认为是具备语言能力的重要前提,因为这代表了我们能将听力转化为口语的能力(当然也包括书写)。
尽管30年来,人们为训练猩猩使用语言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们仅限于教会猩猩两三个单词的简单句,相当于两岁人类儿童的水平。尽管坎玆表现出卓越的语言理解能力,但他只能索要东西,执行指令,用一个词正确回答具有复杂逻辑关系的问题。他并不能像两岁的人类儿童那样毫不费劲地自己主动开口说话。两岁儿童会花大量时间单纯指认物体,比如「看,妈妈,车!」......「是的,亲爱的,又一辆车......」
跟狒狒交流时那种流畅自然的叫声相比,接受过语言训练的猩猩交流时仍要花费一番力气,而且还略显生硬。也许在人类的语言阶梯上,黑猩猩充其量只是迈上了一个台阶,而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站在了门槛上。那么猿类中的某一个物种后来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恐怕要先明白人类语言有什么用,它们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注释: [1]20世纪初,马戏团里有一匹聪明的马叫汉斯,它能做加法并且用蹄子敲出答案,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深入研究表明汉斯并没有计算能力,它只是根据主人下意识的动作判断何时应当停止敲击:汉斯能觉察到当自己敲出正确答案时,主人呼吸微妙的变化。

——以上内容摘自《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