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选段
打從小時候起,父親便經常告訴我有關金閣的種種。
我出生於舞鶴的東北角,一處突出於日本海的荒僻海角。父親的祖籍並不在那裏,而是在舞鶴東郊的志樂村,因受人懇託遁入空門,才來到這渺無人跡的偏僻寺院擔任住持,並結婚生子。
成生岬寺院附近沒有一所適當的中學,因此年紀稍長後,我便離開父母,寄居在故鄉的叔父家中,由那兒每日步行至東舞鶴中學就讀。父親的故鄉經常是陽光普照的,但是一年當中,在十一、二月萬里無雲、碧空如洗之際,一天中也會突然下四、五次驟雨,我這善變的情緒恐怕就是如此培養出來的吧!
五月的黃昏,我放學回來,從叔父家的二樓書房遠眺對面的小山,蒼翠的山腰沐浴在陽餘暉裏,恰似荒野中豎立著的一座金色屏風,觀此美景,更引起我對金閣的各種幻想 。
雖然,風景圖片中或教科書上也能常常瀏覽到金閣的真貌,但總覺不如父親口中的金閣來得動人。儘管父親從未說過現實的金閣是如何地金碧輝煌,但是,依據父親的敘述,金閣的美是這世上絕無僅有的;並且從「金閣」字面上的意思和音韻上的美妙,而浮現在我心中的金閣,是無可名狀的。
當我看到遠處田間,在陽光下映照出金光時,我便想像著那是看不見的金閣的投影。雖然明知京都府與福井縣的界山吉山處於正東方,太陽就從那裏升起,而現實的京都則是在反方向,但每當太陽自山巔升起,我從山間的朝陽中,總能望見金閣聳立於明媚藍空中的景象。
就這樣,金閣處處可見,然而我卻不曾看過真正的金閣。這情形就像我雖身處海邊卻從未目睹過海的情形一樣。舞鶴灣距吉樂村的西邊僅一里半,但因山巒阻隔,無法窺見其貌,卻時時傳來隱隱約約海潮的沖擊聲,偶爾從風中也能嗅出海的氣息,漲潮時,成群的鷗鳥還會飛到田裏來棲息。
身體孱弱的我,運動方面如賽跑或玩單槓等樣樣不如人,加上天生即患有口吃的毛病,越發使我變得畏縮怯懦,羞於與人相處,因而獨鍾情於沈思。儘管如此,仍沒能逃過宿命的厄運︰同學們都知道我是僧侶的孩子,一些頑皮鬼便學口吃和尚念經的模樣來嘲弄我;而書本中若有描寫口吃的角色,也會故意學樣朗讀給我聽。
當然,口吃成了我與外界溝通的障礙,每當我想開口說話時,起頭的字音總難順利發出,這字音就像是我的內心與外界溝通時的一把鑰匙,而我卻從未得心應手地開啟過。一般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操縱語言,使內心與外界之間的門戶隨時敞開,但我就是做不到 ,最後,只有任這把鎖生鏽。
為了要發出起頭的幾個字音,內心的焦慮和煩躁,使我覺得自己活像一隻欲掙脫纏滿一身黏液的小鳥,好不容易脫身而出,卻為時已晚。當然,在我掙扎之際,現實的世界也有放手等待我的時候,但我悲哀地發覺那能等待我的,已非新鮮的事實。縱然我費盡工夫抵達了外界,可是那兒每每只剩下褪了色、走了樣的殘跡。我想,我所適合的就是這些,失去新鮮度的現實,散發著半腐臭的現實,橫陳眼前,令人睹之傷情。
如我一般的少年,不難想像,他們都是懷抱著兩種相反的權力意志。我喜歡閱讀有關暴君事蹟的歷史書籍,想像著我是個口吃而又寡言的暴君,臣子們為了察言觀色,必會終日惶惑不安吧!我不必以明確、流暢的言辭為自己的殘暴辯解,只要沈默便能將所有的殘虐予以正當化。就這樣,我任幻想飛馳,盼望有一天那些輕蔑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被處以極刑。此外,我也希望自己是個睥睨寰宇的大藝術家,是心靈世界的主宰。外表看來雖不起眼,內心卻富可敵國。相信有自卑感或某種缺陷的少年,一定也有與我類似的念頭,總覺得世間某個地方,正有著未知的使命在等待著我呢?
我憶起了這樣的一段往事。
四周為連綿山巒所包圍的東舞鶴中學,不但擁有廣大的運動場,校舍也是第一流的。五月裏的某一天,一位就讀海軍機械學校的學長,利用假期回母校參觀。他那被太陽曬黑的挺秀鼻梁,以及覆蓋在帽舌下的長眉,從頭至腳儼然一副少年英雄模樣,引來同學們的簇擁,要他講述嚴苛而規律的軍中生活。他把原是備受磨練吃盡苦頭的生活,說成了窮奢極侈、揮霍無度,舉手投足之間,更洋溢著矜誇和自得意滿。邊上鑲著蛇腹圖案的制服之下的胸部堅實挺立,有如破浪前進的船頭一般。
他坐在運動場邊的石階上,周圍淨是聽得入迷的學弟。斜對面的花圃裏盛開著五月的花朵,如鬱金香、香豌豆、秋牡丹、雛罌粟等,而頭頂上的朴樹正怒放著雪白的大花朵。
像是參加什麼大典似地,說話和聽話的人一個個銅像般地一動也不動。至於我,則獨自坐在距離兩公尺外的石凳上,這正是我素來的作風。也許是對五月的繁花,或是那套光鮮而矜誇的制服,和不時爆發的明朗笑聲的一種禮貌吧!
現在,這位少年英雄似乎不太注意那些崇拜者,開始打量起我來了。是我對他的威儀無動於衷的態度傷了他的自尊心吧!他向大家問明了我的名字,召喚著我說︰「喂!溝口。」
我沒作聲,只是緊緊地盯著他,他被我看得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來,那笑容似乎蘊含諂 媚與籠絡的意味。
「為什麼不回答呀!是啞巴嗎?」
「口、口、口吃。」
崇拜者當中的一個代替我回答。周圍的人都笑得人仰馬翻,這種嘲弄使我難堪,他們的殘酷訕笑,彷彿耀目的正午陽光,令人昏眩。
「什麼,口吃,你只要進海軍機校,這類小毛病,一天就能治好。」
「不,我想剃髮為僧。」不知怎地,話一下子就迸出口,我竟能清楚回答了,不但語句流暢,且與意志配合得完美無暇。
大夥全愣住了,這位少年英雄俯身折下一根草莖啣在口裏,吊兒噹地說︰「嗯,這麼說來,往後我還要麻煩你囉。」
那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了。當時的我,存有一種幸災樂禍,盼望黑暗世界來臨的意識。如此,五月的花朵、神氣的制服、壞心眼的同學們,都將掌握在我的手中,整個世界都任由我支配。
但是,這種意識對少年而言,卻不免流於虛妄與不切實際。一般少年憧憬的無非是一些輪廓明晰 ,肉眼能見且能觸及的物品罷了!
總之,我希望人人都能看見我的榮耀,如那位校友腰間所佩戴的短劍般。
實際上,學生們所欽羡的短劍,不過是美麗的裝飾品罷了,聽說,海軍學生們暗地裏常以短劍削鉛筆,故意把莊嚴的象徵用在瑣碎事情上,這是多麼豪邁不羈啊!
不久,他脫下了制服,掛在塗了白漆的木柵欄上,接著褲子、畢挺的白襯衫也排上去了。緊臨花圃的衣服散發出少年的體臭,蜜蜂誤將亮潔的襯衫當成了花兒,停駐在上面。而鑲金邊的軍帽,像戴在他頭上般端正地套在柵欄上。他興奮地接受了學弟們的挑戰,往運動場中的摔角場去了。
那堆脫下來的衣服,讓人興起一種「榮譽之墓」的感覺,而旁邊的五月繁花更強調了這種印象。尤其是那掛在一旁的短劍、皮帶,以及泛著漆黑亮光的軍帽,離開了他的軀體,反倒顯示出一種抒情的美,如同它們在人類意識中那般完整。看上去彷彿一堆少年英雄的遺物。
角力場不斷傳來喧囂的叫嚷聲,我在確定了旁邊沒有人之後,便從口袋裏掏出生鏽的小刀,偷偷挨過去,在那漂亮的短劍套鞝內側狠狠地劃上了兩三道醜陋的刀痕。
從這一段記述中,也許有人會輕率地判斷我是富有詩人氣息的少年,事實上,截至今日,別說是詩,就連日記,我都不曾寫過。藉著其他長處來彌補能力不足之處,以求出人頭地的衝勁,是我所欠缺的。換言之,作為一個藝術家而言我是太懶散了。我只是夢想著做一個暴君或藝術家,卻從沒有實踐著手去做的念頭。
我這一生唯一值得誇耀的就是別人始終無法瞭解我,而我也不會露出想讓人瞭解的衝動。因為我認為別人能在我身上看出的部分,並不會改變自己的宿命。就這樣,「孤獨」一天天地蔓延擴散......
个人认为翻译得非常不错,至少比国内那个译本强,无论是文字还是音节。
我出生於舞鶴的東北角,一處突出於日本海的荒僻海角。父親的祖籍並不在那裏,而是在舞鶴東郊的志樂村,因受人懇託遁入空門,才來到這渺無人跡的偏僻寺院擔任住持,並結婚生子。
成生岬寺院附近沒有一所適當的中學,因此年紀稍長後,我便離開父母,寄居在故鄉的叔父家中,由那兒每日步行至東舞鶴中學就讀。父親的故鄉經常是陽光普照的,但是一年當中,在十一、二月萬里無雲、碧空如洗之際,一天中也會突然下四、五次驟雨,我這善變的情緒恐怕就是如此培養出來的吧!
五月的黃昏,我放學回來,從叔父家的二樓書房遠眺對面的小山,蒼翠的山腰沐浴在陽餘暉裏,恰似荒野中豎立著的一座金色屏風,觀此美景,更引起我對金閣的各種幻想 。
雖然,風景圖片中或教科書上也能常常瀏覽到金閣的真貌,但總覺不如父親口中的金閣來得動人。儘管父親從未說過現實的金閣是如何地金碧輝煌,但是,依據父親的敘述,金閣的美是這世上絕無僅有的;並且從「金閣」字面上的意思和音韻上的美妙,而浮現在我心中的金閣,是無可名狀的。
當我看到遠處田間,在陽光下映照出金光時,我便想像著那是看不見的金閣的投影。雖然明知京都府與福井縣的界山吉山處於正東方,太陽就從那裏升起,而現實的京都則是在反方向,但每當太陽自山巔升起,我從山間的朝陽中,總能望見金閣聳立於明媚藍空中的景象。
就這樣,金閣處處可見,然而我卻不曾看過真正的金閣。這情形就像我雖身處海邊卻從未目睹過海的情形一樣。舞鶴灣距吉樂村的西邊僅一里半,但因山巒阻隔,無法窺見其貌,卻時時傳來隱隱約約海潮的沖擊聲,偶爾從風中也能嗅出海的氣息,漲潮時,成群的鷗鳥還會飛到田裏來棲息。
身體孱弱的我,運動方面如賽跑或玩單槓等樣樣不如人,加上天生即患有口吃的毛病,越發使我變得畏縮怯懦,羞於與人相處,因而獨鍾情於沈思。儘管如此,仍沒能逃過宿命的厄運︰同學們都知道我是僧侶的孩子,一些頑皮鬼便學口吃和尚念經的模樣來嘲弄我;而書本中若有描寫口吃的角色,也會故意學樣朗讀給我聽。
當然,口吃成了我與外界溝通的障礙,每當我想開口說話時,起頭的字音總難順利發出,這字音就像是我的內心與外界溝通時的一把鑰匙,而我卻從未得心應手地開啟過。一般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操縱語言,使內心與外界之間的門戶隨時敞開,但我就是做不到 ,最後,只有任這把鎖生鏽。
為了要發出起頭的幾個字音,內心的焦慮和煩躁,使我覺得自己活像一隻欲掙脫纏滿一身黏液的小鳥,好不容易脫身而出,卻為時已晚。當然,在我掙扎之際,現實的世界也有放手等待我的時候,但我悲哀地發覺那能等待我的,已非新鮮的事實。縱然我費盡工夫抵達了外界,可是那兒每每只剩下褪了色、走了樣的殘跡。我想,我所適合的就是這些,失去新鮮度的現實,散發著半腐臭的現實,橫陳眼前,令人睹之傷情。
如我一般的少年,不難想像,他們都是懷抱著兩種相反的權力意志。我喜歡閱讀有關暴君事蹟的歷史書籍,想像著我是個口吃而又寡言的暴君,臣子們為了察言觀色,必會終日惶惑不安吧!我不必以明確、流暢的言辭為自己的殘暴辯解,只要沈默便能將所有的殘虐予以正當化。就這樣,我任幻想飛馳,盼望有一天那些輕蔑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被處以極刑。此外,我也希望自己是個睥睨寰宇的大藝術家,是心靈世界的主宰。外表看來雖不起眼,內心卻富可敵國。相信有自卑感或某種缺陷的少年,一定也有與我類似的念頭,總覺得世間某個地方,正有著未知的使命在等待著我呢?
我憶起了這樣的一段往事。
四周為連綿山巒所包圍的東舞鶴中學,不但擁有廣大的運動場,校舍也是第一流的。五月裏的某一天,一位就讀海軍機械學校的學長,利用假期回母校參觀。他那被太陽曬黑的挺秀鼻梁,以及覆蓋在帽舌下的長眉,從頭至腳儼然一副少年英雄模樣,引來同學們的簇擁,要他講述嚴苛而規律的軍中生活。他把原是備受磨練吃盡苦頭的生活,說成了窮奢極侈、揮霍無度,舉手投足之間,更洋溢著矜誇和自得意滿。邊上鑲著蛇腹圖案的制服之下的胸部堅實挺立,有如破浪前進的船頭一般。
他坐在運動場邊的石階上,周圍淨是聽得入迷的學弟。斜對面的花圃裏盛開著五月的花朵,如鬱金香、香豌豆、秋牡丹、雛罌粟等,而頭頂上的朴樹正怒放著雪白的大花朵。
像是參加什麼大典似地,說話和聽話的人一個個銅像般地一動也不動。至於我,則獨自坐在距離兩公尺外的石凳上,這正是我素來的作風。也許是對五月的繁花,或是那套光鮮而矜誇的制服,和不時爆發的明朗笑聲的一種禮貌吧!
現在,這位少年英雄似乎不太注意那些崇拜者,開始打量起我來了。是我對他的威儀無動於衷的態度傷了他的自尊心吧!他向大家問明了我的名字,召喚著我說︰「喂!溝口。」
我沒作聲,只是緊緊地盯著他,他被我看得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來,那笑容似乎蘊含諂 媚與籠絡的意味。
「為什麼不回答呀!是啞巴嗎?」
「口、口、口吃。」
崇拜者當中的一個代替我回答。周圍的人都笑得人仰馬翻,這種嘲弄使我難堪,他們的殘酷訕笑,彷彿耀目的正午陽光,令人昏眩。
「什麼,口吃,你只要進海軍機校,這類小毛病,一天就能治好。」
「不,我想剃髮為僧。」不知怎地,話一下子就迸出口,我竟能清楚回答了,不但語句流暢,且與意志配合得完美無暇。
大夥全愣住了,這位少年英雄俯身折下一根草莖啣在口裏,吊兒噹地說︰「嗯,這麼說來,往後我還要麻煩你囉。」
那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了。當時的我,存有一種幸災樂禍,盼望黑暗世界來臨的意識。如此,五月的花朵、神氣的制服、壞心眼的同學們,都將掌握在我的手中,整個世界都任由我支配。
但是,這種意識對少年而言,卻不免流於虛妄與不切實際。一般少年憧憬的無非是一些輪廓明晰 ,肉眼能見且能觸及的物品罷了!
總之,我希望人人都能看見我的榮耀,如那位校友腰間所佩戴的短劍般。
實際上,學生們所欽羡的短劍,不過是美麗的裝飾品罷了,聽說,海軍學生們暗地裏常以短劍削鉛筆,故意把莊嚴的象徵用在瑣碎事情上,這是多麼豪邁不羈啊!
不久,他脫下了制服,掛在塗了白漆的木柵欄上,接著褲子、畢挺的白襯衫也排上去了。緊臨花圃的衣服散發出少年的體臭,蜜蜂誤將亮潔的襯衫當成了花兒,停駐在上面。而鑲金邊的軍帽,像戴在他頭上般端正地套在柵欄上。他興奮地接受了學弟們的挑戰,往運動場中的摔角場去了。
那堆脫下來的衣服,讓人興起一種「榮譽之墓」的感覺,而旁邊的五月繁花更強調了這種印象。尤其是那掛在一旁的短劍、皮帶,以及泛著漆黑亮光的軍帽,離開了他的軀體,反倒顯示出一種抒情的美,如同它們在人類意識中那般完整。看上去彷彿一堆少年英雄的遺物。
角力場不斷傳來喧囂的叫嚷聲,我在確定了旁邊沒有人之後,便從口袋裏掏出生鏽的小刀,偷偷挨過去,在那漂亮的短劍套鞝內側狠狠地劃上了兩三道醜陋的刀痕。
從這一段記述中,也許有人會輕率地判斷我是富有詩人氣息的少年,事實上,截至今日,別說是詩,就連日記,我都不曾寫過。藉著其他長處來彌補能力不足之處,以求出人頭地的衝勁,是我所欠缺的。換言之,作為一個藝術家而言我是太懶散了。我只是夢想著做一個暴君或藝術家,卻從沒有實踐著手去做的念頭。
我這一生唯一值得誇耀的就是別人始終無法瞭解我,而我也不會露出想讓人瞭解的衝動。因為我認為別人能在我身上看出的部分,並不會改變自己的宿命。就這樣,「孤獨」一天天地蔓延擴散......
个人认为翻译得非常不错,至少比国内那个译本强,无论是文字还是音节。
-
发宗裁缝铺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2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