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技能和无效技能
网上看到一条新闻https://news.sina.cn/wb/2017-08-14/detail-ifyixias0689265.d.html 基于我朋友和亲戚的经历,这条新闻我基本肯定是虚构的。
亲戚的经历因为涉及侧面打听到的个人隐私,以及亲戚的一位友人泄密太多,本来谈了亲戚的,后来想想很是不妥,我不太想变成微博里的“古风同志”,最终决定进行删除。
我以前的朋友卖过馒头,每月四五千块钱吧。
他们还不像新闻里描述的那俩90后似的4点钟才起床那么懒,他们经常两三点钟就起床做早点或者去排队了。我朋友后来直接在激烈的早点竞争中被踢出局,后来挣的钱太少,连她在天津的房租都付不起了,欠钱,关门大吉。
我年轻时去帮人摆地摊在河西区卖外贸服装,就是这年头说的洋垃圾服装,早晨时她离开摊位去做别的事,然后没几分钟我被人抢了钱了,后来其他人帮忙追回来了,但是摊主姑娘这辈子都不可能找我看摊了,毕竟统共看摊两天就搞出被抢劫这种事,而且他们那边摊位以前没人被抢过,我是唯一一个,她是接受不了这个的。帮人看摊这种高风险职业也属于无技能的一种,我估计啊,哪天脑子一热借钱去开煎饼果子摊,也同样将是被抢钱的下场。不过,看摊只对我这种身小力薄的人来说是高风险。
年轻时在天津站发自制钥匙扣(印有交通类宣传内容),被一大群出租车司机和小摊贩抢走了几百个钥匙扣,后来再也没追回来,报告给天津站附近溜达的执勤警察,他们也没管。领导倒是没训斥我,只是我被领导撵回公司了,后来再也没敢让我出门发任何东西,后来升职时也没有受此影响。
无技能的最终下场是残酷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年轻人学一些含金量高的技能,并且祝愿你们一辈子发东西和看摊都别被抢劫。
————————————————————————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无效技能——
我自己做软件,然后面试时被科技公司的人殴打的悲惨下场就不赘述了,后来到我上成人大专的时候(2004年春),被同学训斥了一通,她说“你是能吃内个软件还是能喝内个软件?你打算一辈子就这么喝西北风当无业游民?甭管有嘛工作先干着啊,你都混成这样了还管工作合法不合法?要我说,给钱就行!”
心高气傲抱着编程技能不放的我,后面在努力面试又失败几次之后(有很多科技公司连面试机会都没给,因为那几年正好是网络泡沫裁员),就把所有编程教程和自己做的软件给删了,乖乖听话做打法律擦边球的工作去了,在工作里我无数次的觉得对不起学校多年栽培,负罪感深重。
我听到的比较惨烈的无效技能问题,还是在自己多年前研究双胞胎类占星课题时,一对双胞胎怀揣同样技能,因为地区差问题一个人在上海月挣上万,另一个人在东北月挣800元(国企铁饭碗),那个月挣800元的人后来生了重病快死了,工资太低看不起病,还欠一屁股债,后来好像是他父母和上海那边亲戚掏了医药费才康复。而那个月挣上万的人那段时间什么病也没得(有可能是小病他没留意到,因为占星上是到了那个时间点就肯定有疾病)。对于那个月挣800元的人来讲,这就是典型的无效技能。
典型的无效技能是什么样的呢?通常它具备的特征有:
(1)技能能力通常很强悍,学习技能花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太高昂,导致拥有该技能的人本人通常总想抱着这热火罐不放弃。
(2)这个技能既没有办法让你吃饱饭,也不可能让你穿暖衣,更不可能带来权力财富和地位,比如我经常看到美术功底极佳的人在街上卖艺乞讨。甚至部分人怀揣无效技能喝西北风。
(3)在你生病时通常是没钱看病的,这个技能挣到的钱对于解决医药费是杯水车薪,大病没人接济只有等死。
(4)这个技能往往是你一生中最得意最骄傲的技能,也是最擅长的。
(5)这个技能一旦你选择遗忘,那就是带着气愤逼着自己彻底遗忘,过了十年二十年你成熟之后,就算有其他人让你重学该技能,你自己对于再回去重学不感兴趣。
(6)关于该技能的现实打击往往空前巨大。
无效技能就像无效社交一样,除了浪费你的时间,耗光你的精力,让你睡着醒着都满脑子是那无效技能之外,其他功能一律没有,甚至连实现个人价值这样的精神满足感都没有,别扯什么做个软件出来就叫实现个人价值,说实话我都没感觉做软件哪儿实现价值了,比雄安新区带给我的实现价值感的万分之一都没有。
我现在一想起来就后悔,占星这技能我上个月都赚2K+了,有年轻时那个琢磨如何做软件的功夫,我早早入行占星做课题该有多好,而且那会儿年轻,要是当时做占星课题绝对比现在出成果速度快,挣得也肯定比现在多得多,当时真的脑子不知道长哪儿了。
给年轻人的忠告是:不管你认为你擅长什么,不管你认为你爱什么,你都改变不了无效技能的本质,一旦发现一项技能是无效技能,越早摒弃掉,越早止损去学习有效技能,对自己的前途越好。
不说了,我回去写年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