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忆鬼
夜间的思绪总会特别乱,特别远。 窗外是雨疏风骤,坐在床上倚着墙,手机播放的《一生所爱》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道,把黑夜衬托得愈发宁静。 突然就想到了魑魅魍魉。 在特别小的时候,我是不怕鬼的。一个小小的,连唯物主义都没听说过的唯物主义者。这个思想的根植源自于四五岁时候那个版本的语文课本上的一篇好像是叫做《鲁迅踢鬼》的文章。小时候是个喜欢安静一点都不闹腾的小孩,不识字的时候也喜欢听书上的各种故事,记得父母上班我在家无人照看的时候,母亲会用录音机录一磁带故事,我自己在家就能不知不觉听上一天。一遍又一遍,忘却了无人陪伴的孤独,完全沉浸到母亲亲切声音朗读的故事里。我唯一记得卡带里的那个故事叫做《九色鹿》,纯白色的鹿,好心的猎人,皆大欢喜的结局。那个时候家里没多少书,母亲是教师,会拿那个时候的语文课本给我读上面的故事,《鲁迅踢鬼》那边故事就让我幼小的心灵里建立了世界上没有鬼的思想,神和鬼都是不存在的,都是没文化人们的迷信而已。还记得那个时候母亲给学生们排节目,拿着那单薄的语文书写词,节目是一种奇奇怪怪的类似于诗朗诵的形式,叫做“三句半”,自从那以后,直到前年公司年会,我才又一次见到这种艺术形式。总之,那个时候我完全不怕鬼,甚至都不考虑这种事儿,相信会存在的是美人鱼和独角兽而不是鬼。 直到有一次回老家。 大爷家前面有一幢废弃的老房子,即使是白天阳光灿烂,里面也是黑漆漆的一片,破败的窗口就是几个黑黝黝的洞,丛生的杂草环绕着这座房子,土坯坍塌仿佛随时可能和大地融为一体,却一直坚固地矗立在那里,听大爷说等他们家盖新房子就把这座老房子扒掉。 由于杂草多,房子又颓败得不成样子,里面黑漆漆什么都看不到,所以没有小朋友在这玩,虽然大家都万分好奇,但是又都怕里面有鬼和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作为一个根本不相信鬼的孩子,在哥哥的怂恿下,我伸着头望向黑洞洞的窗口。可哥哥突然学起的鬼叫,真的是吓得我魂飞魄散,拔腿就跑到大路上跑到奶奶家。虽然明知道是人学的吓人的,可是对黑暗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从此我黑暗的世界就被莫名的魑魅魍魉占据了,直到现在都对鬼片之类的题材毫无兴趣,可能还是有一点点怕吧。 工作第二年,我终于自己租了房子,开始了独居的生活。晚上一般都会读会书,看点文章,玩玩手机,总之大部分时候都是非常困了之后才昏昏沉沉睡去,没有考虑过这些仿佛不属于成年人世界的事儿了,他们已经伴着童年少年时代过去了。 今晚突然看到一个话题【有哪些你明知道是假的却希望是真的的事儿】,有很多的答案写的是: 鬼。 如果每个人都有灵魂,如果每个人死后魂灵不会消散。 那么会不会在很多个夜晚,我们曾经最熟悉的人模模糊糊的身影会出现在床边,欣慰地说:“你长大了。” 就不会每年清明中元,纸蝶飞舞,在坟前扫墓斟酒上香的时候,强忍着翻滚的回忆和泪水,那么难过却不让自己哭出来。 如果鬼存在就好了,我们就不用那么难过了。 我终于完完全全不怕黑夜了。即使是有鬼,也永远不必怕,因为总有那么多爱我们,却不在我们身边的人,默默地守护着我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