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观感(3) ——文艺篇
台北的文艺气息很浓厚。文艺演出、展览、书店很多,看的人也很多。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有。
我们正是因为喜欢台湾的歌手和电影,才特别想去台湾看看。所以,安排了很多时间看演出,只是可惜正好在那里的周末赶上大台风,很多大型活动取消,没有看到很重量级的现场。
看了三场电影。侯孝贤资助的光点电影院基本是放文艺片,新的老的都有。慕名前往,看了一场日本电影《光》。很想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有这样一个小而有情怀的电影院。
《敦刻尔克》带着很高的期望去的,却是失望而归。
《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去年刚在日本上映时豆瓣就有热议,内地没有上映,正好赶上在台湾上映。温暖、细致、有生活气息和小幽默的日本动画片。
看了一场长篇即兴剧表演,由观众挑选场景和人物,演员们即兴创作、即兴表演,编排出一个长约一小时有冲突、有笑点、有起承转合的故事。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演出,觉得很新鲜,也跟着演员们紧张,不知道下一步谁要来接下去。
17个演员,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每个人都不知道故事的走向会是怎么样的,都随时准备着根据上一场的需要和铺垫来很好地接下一场。最终呈现效果很好。
剧场很小,舞台也很小,17个人差不多快把舞台站满了。观众席大概也就一百多位吧,但是基本上都坐满了。卖票的女孩说台北这样的小剧场和这样的小型表演不少。
令我更诧异的是,观众最多的不是年轻人,而是中年大妈。大妈们看起来,打扮随意,市井大妈的样子,并不是优雅文艺范。但是她们表现出了经常看现场戏剧的高雅素养。
在书店里,也常常能看到她们的身影。或席地而坐,或在书桌边正襟危坐,她们都在认真阅读。书店里,还有好些颤颤巍巍、拄拐杖的老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种精神吗?
内地书店现在也慢慢多起来、热闹起来了,但是儿童书和儿童特别多。常常看到家长们带着孩子去书店看书、选书,自己在一旁看手机。好像,看书只是孩子的事情。
台湾的书店和音像店也能看到不少大陆的作品,比如《甄嬛传》、《花千骨》、韩寒的小说等,电视台还播放不少大陆的电视剧,古装剧居多,《跑男》也有播放。这些还真是出乎我意料。
现场音乐表演,我们没有赶上大型演出。华山文创园区的legacy周末都有现场音乐表演,可惜我们周日晚上才到,错过了周六飞儿乐队的表演。下一周的摇滚表演,是一个不知名的乐队,台上闹哄哄,我却差点睡着。
台大旁边的女巫店和女书店在文青中颇有名气,慕名找过去,才知道两个店居然是楼上楼下的关系,而且在窄窄旧旧的小巷里,店面也很小很简陋。
似乎很多这样的地方都是这样,看即兴剧的小剧场也是很小的门面,我们跟着网上地址在旁边绕了半天才找到入口。
茉莉二手书店也是这样,明明地址就在那里,也是找了半天。都是因为门面太小,一不留神,就略过了。就像台北这座城吗?表面上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陈旧、破败,但是内里大有乾坤。
女书店在楼上,是华文地区第一家女性主义专业书店,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十几个女性围坐一桌开会,不营业,没有一窥究竟。
女巫店,据说陈绮贞、张悬、苏打绿都曾驻唱过。本来是想去听现场演唱,看看能不能听到一颗未来之星,结果却搞错时间。
想当然以为周日会有演出,到了才知道是周四到周六才有。只好进去吃点东西,想象感怀一下了。店里闹哄哄,都是台大的学生在玩桌游。
文创园区有很多设计展览,国父纪念馆也有大型免费画展。像国父纪念馆这样的地方,一方面是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同时这样的地方也成了市民活动场所。
走廊上,都是练街舞的学生。草坪里是散步、遛弯的人。馆内很多书画展,免费参观。还有演讲厅,演讲排得满满的。金马奖颁奖也在这里。
台北故宫也是晚上6点半到9点对台湾民众免费开放。
小小的台北,文艺的场所却这么多。难怪能孕育出那么多好听的歌和好看的电影。
始发微信公众号“寻梦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c0MjkzOQ==&mid=2247484046&idx=1&sn=e5d7622f577741e0855c7e1521f5ca8c&chksm=ea02cd7add75446ccb4ae40260ccccda6098bc2c0e3c9ccfb033091fd0169fa63f103b2d7494#rd
请点击上方 链接 进入平台,并关注。
我们正是因为喜欢台湾的歌手和电影,才特别想去台湾看看。所以,安排了很多时间看演出,只是可惜正好在那里的周末赶上大台风,很多大型活动取消,没有看到很重量级的现场。
看了三场电影。侯孝贤资助的光点电影院基本是放文艺片,新的老的都有。慕名前往,看了一场日本电影《光》。很想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能有这样一个小而有情怀的电影院。
《敦刻尔克》带着很高的期望去的,却是失望而归。
《谢谢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去年刚在日本上映时豆瓣就有热议,内地没有上映,正好赶上在台湾上映。温暖、细致、有生活气息和小幽默的日本动画片。
看了一场长篇即兴剧表演,由观众挑选场景和人物,演员们即兴创作、即兴表演,编排出一个长约一小时有冲突、有笑点、有起承转合的故事。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演出,觉得很新鲜,也跟着演员们紧张,不知道下一步谁要来接下去。
17个演员,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状态,每个人都不知道故事的走向会是怎么样的,都随时准备着根据上一场的需要和铺垫来很好地接下一场。最终呈现效果很好。
剧场很小,舞台也很小,17个人差不多快把舞台站满了。观众席大概也就一百多位吧,但是基本上都坐满了。卖票的女孩说台北这样的小剧场和这样的小型表演不少。
令我更诧异的是,观众最多的不是年轻人,而是中年大妈。大妈们看起来,打扮随意,市井大妈的样子,并不是优雅文艺范。但是她们表现出了经常看现场戏剧的高雅素养。
![]() |
在书店里,也常常能看到她们的身影。或席地而坐,或在书桌边正襟危坐,她们都在认真阅读。书店里,还有好些颤颤巍巍、拄拐杖的老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种精神吗?
内地书店现在也慢慢多起来、热闹起来了,但是儿童书和儿童特别多。常常看到家长们带着孩子去书店看书、选书,自己在一旁看手机。好像,看书只是孩子的事情。
台湾的书店和音像店也能看到不少大陆的作品,比如《甄嬛传》、《花千骨》、韩寒的小说等,电视台还播放不少大陆的电视剧,古装剧居多,《跑男》也有播放。这些还真是出乎我意料。
现场音乐表演,我们没有赶上大型演出。华山文创园区的legacy周末都有现场音乐表演,可惜我们周日晚上才到,错过了周六飞儿乐队的表演。下一周的摇滚表演,是一个不知名的乐队,台上闹哄哄,我却差点睡着。
台大旁边的女巫店和女书店在文青中颇有名气,慕名找过去,才知道两个店居然是楼上楼下的关系,而且在窄窄旧旧的小巷里,店面也很小很简陋。
![]() |
似乎很多这样的地方都是这样,看即兴剧的小剧场也是很小的门面,我们跟着网上地址在旁边绕了半天才找到入口。
茉莉二手书店也是这样,明明地址就在那里,也是找了半天。都是因为门面太小,一不留神,就略过了。就像台北这座城吗?表面上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陈旧、破败,但是内里大有乾坤。
女书店在楼上,是华文地区第一家女性主义专业书店,我们去的时候,正好看到十几个女性围坐一桌开会,不营业,没有一窥究竟。
女巫店,据说陈绮贞、张悬、苏打绿都曾驻唱过。本来是想去听现场演唱,看看能不能听到一颗未来之星,结果却搞错时间。
想当然以为周日会有演出,到了才知道是周四到周六才有。只好进去吃点东西,想象感怀一下了。店里闹哄哄,都是台大的学生在玩桌游。
文创园区有很多设计展览,国父纪念馆也有大型免费画展。像国父纪念馆这样的地方,一方面是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同时这样的地方也成了市民活动场所。
走廊上,都是练街舞的学生。草坪里是散步、遛弯的人。馆内很多书画展,免费参观。还有演讲厅,演讲排得满满的。金马奖颁奖也在这里。
台北故宫也是晚上6点半到9点对台湾民众免费开放。
小小的台北,文艺的场所却这么多。难怪能孕育出那么多好听的歌和好看的电影。
始发微信公众号“寻梦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c0MjkzOQ==&mid=2247484046&idx=1&sn=e5d7622f577741e0855c7e1521f5ca8c&chksm=ea02cd7add75446ccb4ae40260ccccda6098bc2c0e3c9ccfb033091fd0169fa63f103b2d7494#rd
请点击上方 链接 进入平台,并关注。
![]() |
发小一起做的公众号“寻梦时代“,分享女人的悲喜爱恨。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