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源氏物語巡礼-盧山寺|JUNE 2017
【假名】ろざんじ(盧山寺)
【地址】上京区寺町通広小路上ル北之辺町397(近京都御所)
【时间】9:00-16:00
【门票】¥500
【WEB】http://www7a.biglobe.ne.jp/~rozanji/
庐山寺创建于公元938年,是圆净宗(天台宗系)大本山的寺院,本尊阿弥陀如来。最初位于京都北山,经两次搬迁才到此处。这里是洛陽三十三所観音巡礼的第三十二番,供奉的是如意輪觀音。寺内的木造阿弥陀如来及両脇侍坐像3体为平安末到鎌倉時代的作品,是国指定重要文化财产。
这里是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史迹,也是世界文学的发祥地(此处遗迹是考古学者角田文衛博士考证的,昭和四十年十一月,院内建了纪念“紫式部の邸宅址”的表彰碑)
“世界五大伟人”中唯一的日本人紫式部,曾经居住的地方「平安京東郊の中河の地」,就是如今的庐山寺境内。这里是曾祖父藤原兼輔的宅邸,从成长到结婚生子,紫式部大半生的岁月都在这里度过。传说「源氏物語」,「紫式部日記」,「紫式部集」均在此执笔。不幸的是,原居住地早已被大火毁坏,现在的寺庙也已过去了几个世纪。
正对着大门的元三大師堂,内部供奉的是庐山寺的创立者良源
也许你没看过,但你一定听说过《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第一部古典小说,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力。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作品的成书年代大概在平安时代中叶,比但丁的神曲早三百年,比红楼梦早七百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从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念看,《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物哀,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日本学者本居宣长在《日本文学史》中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
紫式部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现人在外部环境触发下所产生的悲凉、凄楚之情,与平安时代充满文化魅力的背景相得益彰。书中还有大量清丽的和歌,古典静雅,文笔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读来相隔千年却魅力不减。
全书分为三部,前两部主要介绍光源氏的奢华生活,以及和各种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第三部的主角是光源氏的儿子薰,故事的舞台也切换到了宇治。
却说当时,女子桐壶独受当朝天皇专宠,被其他妃子迫害早早离世,天皇觉得若将无人照料的皇子立为皇太子,会连累他步生母之后尘,便让其身为臣下,并赐以源氏之姓,因此被称之为“光源氏”。葵姬是光源氏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后来天皇迎娶了酷似桐壶的藤壶为妻(全家都是壶...)也和光源氏有了一段不伦之恋,还生了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冷泉帝。
六条御息所、紫姬、明石姬、胧月夜、女三宫、花散里、夕颜...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光源氏的一生,陆续和前皇太子的遗孀、有夫之妇、朋友的恋人、不通世故的公主、年近六十的老女官,以及其政敌的女儿等形形色色的女性们沉溺于痴情的恋爱之中。还建造了象征荣华富贵的六条院,与心爱的女子们共同居住,内部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町,景色也与四季相应。
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的《源氏物语》,充斥着上层贵族间的权力斗争和腐败政治。同时,通过主角光源氏的经历和爱情,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女性们的无权地位和悲惨命运。
平安时代的贵族婚姻是走婚制,最早的时候是实行无契约的访妻制,男方到女方家过夜,双方之间并无束缚,男方可访问多家,女方也可接受多位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之间形成了类似契约的模式,贵族都是有正妻的,但对双方的身心忠诚度并没有很强烈的制约。不管是正室还是外面的情人,都住在女子娘家,还是以男方上门留宿为模式。
男子的诚意并不表现在对妻子的忠诚上,而表现在坦诚上。对女子,特别是同居的正妻公开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以此表示自己并无隐瞒之心是很重要的,而女子在对待男子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上则要适度的表示嫉妒,这种嫉妒游戏在光源氏和紫姬之间经常看到。
在访妻制的背景下,造就了许多女性的悲惨命运。于是平安时代相关的各种物语书籍中,不乏女性因嫉妒男子有了新欢而施行诅咒、或是郁郁寡欢的女子去世后化为恶鬼之类的传说。
然而就是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还是有平安时代三大才女名垂青史。
这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以及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
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又名藤原香子,是著名的汉诗文学家藤原为时的女儿,出生于天延元年(973年)前后。本姓藤原,字不详,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因其父兄曾任“式部之丞”,被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诵,遂改称紫式部。
其曾祖父是平安时代中叶的诗人、著名的堤中纳言兼辅。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紫式部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关于少女时代的紫式部还有一个传闻,弟弟惟規在学习「史記」时表示太难而记不住,但旁听的紫式部都记住了,于是父亲為時感叹道“生为女儿身真是可惜了”。
紫式部幼时丧母,长德四年(998年)嫁给藤原宣孝,生下独生女賢子(かたこ),婚后三年丈夫病故,于同年秋天开始执笔《源氏物语》,后因才华出众,于1006年出任一条天皇中宫彰子(藤原道长的女儿)的侍读女官,这篇小说也是她写给天皇供消遣的读物。
藤原定家曾编制《百人一首》诗集,其中就包括这首紫式部的诗:
めぐり逢ひて
見しやそれとも
わかぬ間に
雲隠れにし
夜半の月かげ
(相逢江海上,难辨旧君容,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境内还有笔塚和歌碑,歌碑上是紫式部和他女儿写的和歌,上面一段是紫式部赠予幼年好友的和歌,下面一段是女儿贤子的和歌,“大弐三位”的称呼同样来自官职。
めぐりあひて見しやそれともわかぬ間に
雲がくれにし夜半の月影
紫式部
有馬山ゐなの笹原風吹けば
いでそよ人を忘れやはする
大弐三位
境内几乎没人,是极为清净的所在,曲径通幽处,通往慶光天皇的墓地
进入本堂(也就是紫式部邸宅)需要¥500
门票很风雅
紫式部邸宅址朱印
难得准备了句日语不要浪费,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すみません、ここで写真を撮ってもいいですか”(请问这里可以摄影吗?)
工作人员回复:Outside OK(指着庭院), inside No(指着左边的室内)
真是简洁明了
室内是源氏物语相关资料的展览,室外的源氏庭是用白砂和苔藓堆砌而成的平安时代风庭院。廊上有块区域铺了坐垫,在这里喝上一杯热茶,看看枯山水,禅意浓浓。
庭院内种满了桔梗花,一般是在六月末至九月初期间盛开,六月初还看不到,可惜了~只能在官网上欣赏
在《源氏物语》中出现的名叫朝顔的花,就是紫色的桔梗,书中花散里的住址也被认为在这附近(※ 花散里是铜壶帝在位时的丽景殿女御之妹,因姐姐的关系经常出入宫中。光源氏被流放到须磨前的暗淡日子,经常到花散里的住处倾吐心声。是个值得信赖,让光源氏感到安稳的人。后来还将儿子夕霧交由她照顾)
【地址】上京区寺町通広小路上ル北之辺町397(近京都御所)
【时间】9:00-16:00
【门票】¥500
【WEB】http://www7a.biglobe.ne.jp/~rozanji/
庐山寺创建于公元938年,是圆净宗(天台宗系)大本山的寺院,本尊阿弥陀如来。最初位于京都北山,经两次搬迁才到此处。这里是洛陽三十三所観音巡礼的第三十二番,供奉的是如意輪觀音。寺内的木造阿弥陀如来及両脇侍坐像3体为平安末到鎌倉時代的作品,是国指定重要文化财产。
![]() |
这里是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史迹,也是世界文学的发祥地(此处遗迹是考古学者角田文衛博士考证的,昭和四十年十一月,院内建了纪念“紫式部の邸宅址”的表彰碑)
![]() |
“世界五大伟人”中唯一的日本人紫式部,曾经居住的地方「平安京東郊の中河の地」,就是如今的庐山寺境内。这里是曾祖父藤原兼輔的宅邸,从成长到结婚生子,紫式部大半生的岁月都在这里度过。传说「源氏物語」,「紫式部日記」,「紫式部集」均在此执笔。不幸的是,原居住地早已被大火毁坏,现在的寺庙也已过去了几个世纪。
![]() |
正对着大门的元三大師堂,内部供奉的是庐山寺的创立者良源
![]() |
也许你没看过,但你一定听说过《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第一部古典小说,在日本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力。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作品的成书年代大概在平安时代中叶,比但丁的神曲早三百年,比红楼梦早七百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
![]() |
从日本独特的美学观念看,《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物哀,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日本学者本居宣长在《日本文学史》中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
紫式部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表现人在外部环境触发下所产生的悲凉、凄楚之情,与平安时代充满文化魅力的背景相得益彰。书中还有大量清丽的和歌,古典静雅,文笔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读来相隔千年却魅力不减。
全书分为三部,前两部主要介绍光源氏的奢华生活,以及和各种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第三部的主角是光源氏的儿子薰,故事的舞台也切换到了宇治。
却说当时,女子桐壶独受当朝天皇专宠,被其他妃子迫害早早离世,天皇觉得若将无人照料的皇子立为皇太子,会连累他步生母之后尘,便让其身为臣下,并赐以源氏之姓,因此被称之为“光源氏”。葵姬是光源氏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后来天皇迎娶了酷似桐壶的藤壶为妻(全家都是壶...)也和光源氏有了一段不伦之恋,还生了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冷泉帝。
六条御息所、紫姬、明石姬、胧月夜、女三宫、花散里、夕颜...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光源氏的一生,陆续和前皇太子的遗孀、有夫之妇、朋友的恋人、不通世故的公主、年近六十的老女官,以及其政敌的女儿等形形色色的女性们沉溺于痴情的恋爱之中。还建造了象征荣华富贵的六条院,与心爱的女子们共同居住,内部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町,景色也与四季相应。
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的《源氏物语》,充斥着上层贵族间的权力斗争和腐败政治。同时,通过主角光源氏的经历和爱情,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女性们的无权地位和悲惨命运。
平安时代的贵族婚姻是走婚制,最早的时候是实行无契约的访妻制,男方到女方家过夜,双方之间并无束缚,男方可访问多家,女方也可接受多位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之间形成了类似契约的模式,贵族都是有正妻的,但对双方的身心忠诚度并没有很强烈的制约。不管是正室还是外面的情人,都住在女子娘家,还是以男方上门留宿为模式。
男子的诚意并不表现在对妻子的忠诚上,而表现在坦诚上。对女子,特别是同居的正妻公开自己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以此表示自己并无隐瞒之心是很重要的,而女子在对待男子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上则要适度的表示嫉妒,这种嫉妒游戏在光源氏和紫姬之间经常看到。
在访妻制的背景下,造就了许多女性的悲惨命运。于是平安时代相关的各种物语书籍中,不乏女性因嫉妒男子有了新欢而施行诅咒、或是郁郁寡欢的女子去世后化为恶鬼之类的传说。
然而就是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还是有平安时代三大才女名垂青史。
这就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以及和泉式部的《和泉式部日记》。
紫式部(むらさきしきぶ)又名藤原香子,是著名的汉诗文学家藤原为时的女儿,出生于天延元年(973年)前后。本姓藤原,字不详,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因其父兄曾任“式部之丞”,被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诵,遂改称紫式部。
其曾祖父是平安时代中叶的诗人、著名的堤中纳言兼辅。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紫式部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关于少女时代的紫式部还有一个传闻,弟弟惟規在学习「史記」时表示太难而记不住,但旁听的紫式部都记住了,于是父亲為時感叹道“生为女儿身真是可惜了”。
紫式部幼时丧母,长德四年(998年)嫁给藤原宣孝,生下独生女賢子(かたこ),婚后三年丈夫病故,于同年秋天开始执笔《源氏物语》,后因才华出众,于1006年出任一条天皇中宫彰子(藤原道长的女儿)的侍读女官,这篇小说也是她写给天皇供消遣的读物。
藤原定家曾编制《百人一首》诗集,其中就包括这首紫式部的诗:
めぐり逢ひて
見しやそれとも
わかぬ間に
雲隠れにし
夜半の月かげ
(相逢江海上,难辨旧君容,夜半云中月,匆匆无影踪)
境内还有笔塚和歌碑,歌碑上是紫式部和他女儿写的和歌,上面一段是紫式部赠予幼年好友的和歌,下面一段是女儿贤子的和歌,“大弐三位”的称呼同样来自官职。
![]() |
めぐりあひて見しやそれともわかぬ間に
雲がくれにし夜半の月影
紫式部
有馬山ゐなの笹原風吹けば
いでそよ人を忘れやはする
大弐三位
![]() |
石碑上的字看不太清了...右边有介绍 |
境内几乎没人,是极为清净的所在,曲径通幽处,通往慶光天皇的墓地
![]() |
进入本堂(也就是紫式部邸宅)需要¥500
![]() |
门票很风雅
![]() |
紫式部邸宅址朱印
![]() |
难得准备了句日语不要浪费,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すみません、ここで写真を撮ってもいいですか”(请问这里可以摄影吗?)
工作人员回复:Outside OK(指着庭院), inside No(指着左边的室内)
![]() |
真是简洁明了
![]() |
室内是源氏物语相关资料的展览,室外的源氏庭是用白砂和苔藓堆砌而成的平安时代风庭院。廊上有块区域铺了坐垫,在这里喝上一杯热茶,看看枯山水,禅意浓浓。
![]() |
![]() |
庭院内种满了桔梗花,一般是在六月末至九月初期间盛开,六月初还看不到,可惜了~只能在官网上欣赏
![]() |
在《源氏物语》中出现的名叫朝顔的花,就是紫色的桔梗,书中花散里的住址也被认为在这附近(※ 花散里是铜壶帝在位时的丽景殿女御之妹,因姐姐的关系经常出入宫中。光源氏被流放到须磨前的暗淡日子,经常到花散里的住处倾吐心声。是个值得信赖,让光源氏感到安稳的人。后来还将儿子夕霧交由她照顾)
-
情似白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0-11-14 1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