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麟先生:形传和心传两种瑜伽授受方式有何不同
瑜伽的传承与授受,因方式和层次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形传、心传、神传。本篇主要介绍形传、心传以及二者的区别。
形传
所谓形传就是通过动作、姿势、文字和图片等将人类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给后人,传授给他人。凡是通过姿势、动作、图片、文字等来授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方式,统称为形传。为什么叫它为形传呢?因为这些知识无一例外地都以某种可见的、可听的等可被五官感知的方式被授受的,也就是说,都是以某种有形的方式被授受的,所以我们瑜伽统称它为形传。
形传是包括瑜伽在内的一切人类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授受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方式。
心传
所谓心传(Handing down by heart),就是通过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之间智慧和生命体证的直接传授。这种授受方式主要存在于瑜伽和各类生命修行的导师和弟子之间。导师的知识、经验、能量和智慧等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师生之间心心相印、以心传心的方式,传授到弟子们的心灵和生命里。
概括地说,心传就是(弟子对导师)生命的再现,就是(弟子对导师)智慧的再现,就是(弟子对导师)存在的再现和(弟子对导师)境界的再现。
但需要强调的是,弟子对导师的生命、境界和智慧等的再现,不等于弟子对导师的简单模仿。再现和模仿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模仿是外在的、机械的,再现是内在的、生动的;模仿是无生命的,再现是有生命的;模仿属于形传范畴,再现属于心传范畴。
形传和心传的区别
(1)心传属于高级的、无形的授受方式;形传属于低级的、有形的授受方式。
(2)心传受内在的诸多条件限制,如弟子与导师之间的心灵相通程度等;形传则受诸多外在的条件限制。
(3)心传主要存在于瑜伽领域、宗教领域等相关的生命实践(修行)领域;而形传则存在于一切人类文化和技能的传承中。
(4)如果我们把文字、动作和语言等这些属于形传范围的东西比喻为计算机的硬件,那么心传则是计算机的软件;如果我们把文字、动作和语言等比喻为电视机,那么心传则是通过电视机播放出来的一系列节目。所以,尽管心传在很多时候也借助文字、动作和语言等方式来实现(如同电视节目需要通过电视机来显示那样),但心传并不局限于或等于这些文字、动作和语言(电视节目不等于电视机)。
(5)形传(文字、动作等)表面看上去很多样、很丰富,但其内容很浅薄;心传表面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其内涵却十分深奥而丰富。
——节选自潘麟先生生命科学系列著作之《皇冠瑜伽——从身心健康到生命觉醒》
相关文章推荐:
奉爱瑜伽——强调奉献和爱心的瑜伽流派 奉爱瑜伽的四种境界 提倡积极参与社会、人生的瑜伽流派——业瑜伽
相关视频推荐
潘麟先生讲授:深度剖析学习皇冠瑜伽三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