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纹金制作的成与败
木纹金工艺来源自日本,据说是江户初期日本工匠参考中国的雕漆工艺而发明出的一种金属工艺技巧。起初用于刀柄装饰,废刀令颁布后,才逐渐用于日常器皿首饰。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金属层叠,然后进行锻打,用拧,削,凿等金属加工方法制造出类似木纹的纹理质感。
以上两张图来源自网络。
木纹金工艺复杂,失败率高。当初欧洲人初次见到木纹金,不懂其中关键,以为不同金属是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发明了用焊接法制造的木纹金。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板材捆扎结实,缝隙中加入焊药焊接而成,然而传统木纹金是完全不使用焊药的。
传统木纹金利用的是金属的“扩散熔解”,也就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金属表面熔化扩散,不同金属形成了新的合金从而将金属板连接在一起。关键在于要形成薄薄一层合金起到连接作用,又不能熔化太过,整个变成了一坨合金而失去了原本金属层的层次和花纹。
上图为金属熔接的过程。
形成合金的关键是两种金属的共熔点。紫铜的熔点是1083℃,银是961℃,黄铜因为配比不同熔点也不同,比紫铜低很多。但是把紫铜和银结合在一起并熔化时,它们并不是在各自的熔点下熔化,而是在一个共熔点同时熔化成为合金。不同的金属搭配共熔点也完全不一样,如果相差太大,就会造成一部分金属完全熔化而另一部分还没有结合好的状况出现,因此金属板叠放的顺序是有要求的。只有两种金属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意太多,一种一层就可以了,三种金属的时候就需要仔细安排。比如黄铜,银,紫铜三种金属,如果黄铜和银挨在一起,在其他部位还没有结合好之前就会熔化的很厉害,从而造成失败,因此我当初按照黄铜-紫铜-银-紫铜-黄铜的顺序摆放(然而还是失败了,心碎)。手头没有关于贵金属共熔点的资料,但是制作首饰的金属只有有限的几种,老工匠或许通过经验或学徒期间的学习就已经知道了正确的顺序。
金属烧到红热差不多就要开始熔化了,整个加热过程都需要靠肉眼来判断是否熔接到位。下面是一个温度参考。
原理就是这么多,至于具体过程,虽说复杂,但是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掌握好技巧,即使条件简陋(比如我)也可以尝试做木纹金。网上的木纹金教程要么收费,要么秘而不宣,但是其实过程不是重点,娴熟和技巧才是。我当时制作了两次,一次失败一次成功,下面是步骤。
1 制备金属板。我使用的是0.6毫米的铜板和银版,通常需要8片。先计算好需要制作的物品的体积,然后换算一下需要的金属板的面积,留出余量然后锯切(这个余量不是留一点而是两倍三倍的留,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后期损耗非常大)。
2 将金属片锤至完全平整。锤一锤就退火,要锤至所有的金属片完全贴合没有空隙。
3 清洁及打磨。先用明矾煮,煮好之后用铜丝刷仔细刷。干了之后用细砂纸或者最细的打磨棒仔细打磨,过程中戴手套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金属表面要处理的相当洁净。
4 硼砂水煮 用一个清洁的容器接纯净水,加入硼砂和金属片稍微煮一下。硼砂是助焊剂,通常用于焊接,可以降低金属熔化的温度和增加熔化后金属的流动性。
5 叠放金属板并固定 金属板叠放的顺序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只想做一个成品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只用两种金属。通常铜,银之类一起使用,金,铂之类一起使用,原因都懂得。一层铜一层银放好后一般需要用一个c字夹固定加压,没有的话(比如我)用铁丝捆紧也是一样的,只是要注意必须捆的非常紧,铁丝都嵌进银片里那么紧。
6 加热 可以用电炉也可以用焊枪。我没用过电炉,是用焊枪加热的。为了达到温度要求,需要用几块耐火砖围起来保温,然后两个人分别拿一个焊枪对着金属的两个侧面进行加热以保证温度均匀。具体加热程度见下图。
图里是冷却下来的样子,实际操作中是红热状态下,又要观察状态又要兼顾加热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掌握的原则是宁愿超过一点也不要加热不够,因为熔化的多了只要把用不了的部分都锯掉就可以了,可是温度不够的结果就是整个散架。
做好之后就是锯切,打磨,锻打成圆柱,制作花纹,然后加工成各种首饰。制作过程中只要加热过就不可以放在水中冷却,很有可能会开裂,因此过程比较漫长。
下面说说我做的两次。
第一次用了黄铜,紫铜,银,共九片金属,前面步骤一切顺利,看上去也烧的不错。然而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表层的黄铜直接脱落……再用点力,另一层黄铜也脱落了……得到的经验就是黄铜和紫铜的共熔点应该是比紫铜和银的共熔点高出不少,紫铜和银已经结合好了,紫铜和黄铜还差了好多……
惨剧的一部分尸体,最左边是黄铜,原来的9层现在只剩下残存的四层。
这个惨剧就是没有锤平造成的,中间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哪怕只存在一点,也会在捶打的时候慢慢扩大,然后造成整体的破裂。通常都会把材料做的比较宽,从中间锯开来观察有没有缝隙,如果比较小的话可以用焊药弥补一下,大缝隙或者隐藏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缝隙,往往会直接导致失败。
第二次我用了紫铜和银,做的比较顺利,虽然两头因为受热不均有开裂,但是锯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很成功。
中间那个坑并不是严重的问题,只是边缘处金属板不整齐造成的,磨掉之后就好了。这一次熔化的稍微有点过,外面形成了一层金色的合金,打磨掉之后露出了里面的层次分明。
修整打磨之后就可以锻打成圆柱体,但是要万分注意方向,不要打裂了。
至于花纹,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制造。比如在上面钻坑,然后敲平,根据坑的形状就会形成梯田状的花纹。如果制作熟练了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花纹,但是我第一次做,还是用了简单的方式,就是拧个麻花,然后锤平。
前面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失败而前功尽弃,但是到了这一步基本就不会出什么岔子了,剩下的就是弯个戒指,很简单,不过因为花纹不连续焊接之后不好看而做了个活口戒指。如果想要做花纹连续的闭口戒指,需要从原料中间锯一条线,用工具把缝撑开。撑成圆形之后在戒指棒上锻打。
这就是成品啦。铜烧了一下后颜色会变深,更像木头一点,不过戴久了氧化层被磨掉之后就还是亮闪闪的颜色了。
![]() |
![]() |
以上两张图来源自网络。
木纹金工艺复杂,失败率高。当初欧洲人初次见到木纹金,不懂其中关键,以为不同金属是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发明了用焊接法制造的木纹金。这种方法是将不同板材捆扎结实,缝隙中加入焊药焊接而成,然而传统木纹金是完全不使用焊药的。
传统木纹金利用的是金属的“扩散熔解”,也就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金属表面熔化扩散,不同金属形成了新的合金从而将金属板连接在一起。关键在于要形成薄薄一层合金起到连接作用,又不能熔化太过,整个变成了一坨合金而失去了原本金属层的层次和花纹。
![]() |
上图为金属熔接的过程。
形成合金的关键是两种金属的共熔点。紫铜的熔点是1083℃,银是961℃,黄铜因为配比不同熔点也不同,比紫铜低很多。但是把紫铜和银结合在一起并熔化时,它们并不是在各自的熔点下熔化,而是在一个共熔点同时熔化成为合金。不同的金属搭配共熔点也完全不一样,如果相差太大,就会造成一部分金属完全熔化而另一部分还没有结合好的状况出现,因此金属板叠放的顺序是有要求的。只有两种金属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意太多,一种一层就可以了,三种金属的时候就需要仔细安排。比如黄铜,银,紫铜三种金属,如果黄铜和银挨在一起,在其他部位还没有结合好之前就会熔化的很厉害,从而造成失败,因此我当初按照黄铜-紫铜-银-紫铜-黄铜的顺序摆放(然而还是失败了,心碎)。手头没有关于贵金属共熔点的资料,但是制作首饰的金属只有有限的几种,老工匠或许通过经验或学徒期间的学习就已经知道了正确的顺序。
金属烧到红热差不多就要开始熔化了,整个加热过程都需要靠肉眼来判断是否熔接到位。下面是一个温度参考。
![]() |
原理就是这么多,至于具体过程,虽说复杂,但是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掌握好技巧,即使条件简陋(比如我)也可以尝试做木纹金。网上的木纹金教程要么收费,要么秘而不宣,但是其实过程不是重点,娴熟和技巧才是。我当时制作了两次,一次失败一次成功,下面是步骤。
1 制备金属板。我使用的是0.6毫米的铜板和银版,通常需要8片。先计算好需要制作的物品的体积,然后换算一下需要的金属板的面积,留出余量然后锯切(这个余量不是留一点而是两倍三倍的留,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后期损耗非常大)。
2 将金属片锤至完全平整。锤一锤就退火,要锤至所有的金属片完全贴合没有空隙。
3 清洁及打磨。先用明矾煮,煮好之后用铜丝刷仔细刷。干了之后用细砂纸或者最细的打磨棒仔细打磨,过程中戴手套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金属表面要处理的相当洁净。
4 硼砂水煮 用一个清洁的容器接纯净水,加入硼砂和金属片稍微煮一下。硼砂是助焊剂,通常用于焊接,可以降低金属熔化的温度和增加熔化后金属的流动性。
5 叠放金属板并固定 金属板叠放的顺序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只想做一个成品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只用两种金属。通常铜,银之类一起使用,金,铂之类一起使用,原因都懂得。一层铜一层银放好后一般需要用一个c字夹固定加压,没有的话(比如我)用铁丝捆紧也是一样的,只是要注意必须捆的非常紧,铁丝都嵌进银片里那么紧。
6 加热 可以用电炉也可以用焊枪。我没用过电炉,是用焊枪加热的。为了达到温度要求,需要用几块耐火砖围起来保温,然后两个人分别拿一个焊枪对着金属的两个侧面进行加热以保证温度均匀。具体加热程度见下图。
![]() |
图里是冷却下来的样子,实际操作中是红热状态下,又要观察状态又要兼顾加热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掌握的原则是宁愿超过一点也不要加热不够,因为熔化的多了只要把用不了的部分都锯掉就可以了,可是温度不够的结果就是整个散架。
做好之后就是锯切,打磨,锻打成圆柱,制作花纹,然后加工成各种首饰。制作过程中只要加热过就不可以放在水中冷却,很有可能会开裂,因此过程比较漫长。
下面说说我做的两次。
第一次用了黄铜,紫铜,银,共九片金属,前面步骤一切顺利,看上去也烧的不错。然而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表层的黄铜直接脱落……再用点力,另一层黄铜也脱落了……得到的经验就是黄铜和紫铜的共熔点应该是比紫铜和银的共熔点高出不少,紫铜和银已经结合好了,紫铜和黄铜还差了好多……
![]() |
惨剧的一部分尸体,最左边是黄铜,原来的9层现在只剩下残存的四层。
![]() |
这个惨剧就是没有锤平造成的,中间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哪怕只存在一点,也会在捶打的时候慢慢扩大,然后造成整体的破裂。通常都会把材料做的比较宽,从中间锯开来观察有没有缝隙,如果比较小的话可以用焊药弥补一下,大缝隙或者隐藏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缝隙,往往会直接导致失败。
第二次我用了紫铜和银,做的比较顺利,虽然两头因为受热不均有开裂,但是锯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很成功。
![]() |
中间那个坑并不是严重的问题,只是边缘处金属板不整齐造成的,磨掉之后就好了。这一次熔化的稍微有点过,外面形成了一层金色的合金,打磨掉之后露出了里面的层次分明。
修整打磨之后就可以锻打成圆柱体,但是要万分注意方向,不要打裂了。
至于花纹,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制造。比如在上面钻坑,然后敲平,根据坑的形状就会形成梯田状的花纹。如果制作熟练了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花纹,但是我第一次做,还是用了简单的方式,就是拧个麻花,然后锤平。
![]() |
前面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失败而前功尽弃,但是到了这一步基本就不会出什么岔子了,剩下的就是弯个戒指,很简单,不过因为花纹不连续焊接之后不好看而做了个活口戒指。如果想要做花纹连续的闭口戒指,需要从原料中间锯一条线,用工具把缝撑开。撑成圆形之后在戒指棒上锻打。
![]() |
这就是成品啦。铜烧了一下后颜色会变深,更像木头一点,不过戴久了氧化层被磨掉之后就还是亮闪闪的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