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霍乱时期的爱情》
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 因为他们太老了。
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我多么爱你
人到了这个年纪,或者也烂了一半。
软弱者永远进不了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作敢为的男子汉,因为这样的男子汉使他们得到她们渴望的安全感,使他们能正视生活。
粪便被太阳晒干,化作尘土,随着十二月凉爽宜人的微风,被大家兴冲冲地吸入体内。
她们登上穷人公墓那道山梁,阿里萨原先就是在这里拉小提琴,利用风向使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
语言吗,当你去卖东西的时候,那是应该懂得。她笑着说以讥讽的语调说,如果是买东西,懂不懂倒没关系。
不穿衣服所做的事情都是爱情。
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以下。
儿女不是因为儿女,而是因为爱怜和抚养才成为亲人。
阿里萨在心中根本没有提及她寄给他的那封问罪的信,而是从一开始就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开导他,对过去的恋情丝毫不涉及。总之,过去的事只字不提,一切从头开始。更确切的说,那是根据自己对男女之间的观点和经验以及关于人生的广泛思索得出的结论。
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的关系。
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年就是因为我同这个可怜的男人的关系,人们糟蹋了我的生活,破坏了我的幸福,因为我们太年轻了,而现在,人们又想把这幕剧重演,因为我们太老了。
她以动词的现在时开始讲述已故的丈夫,就像他仍然活在世上。
我们男人都是些可悲的偏见的奴隶。
因为长期共同的经历明白,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爱情就是爱情,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深。
《百年孤独》
科学消除了距离。
“我们还没有死人。”他说,“只要没有死入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万历十五年》
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又在社会风气中得到反映。一个读书人如果不入仕途,则极少有机会表现他的特长,发挥他的创造能力;也极少有机会带给一家,一族以荣誉。所以一个人的进举,表面上似乎只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则父祖的节衣缩食,寡母的自我牺牲,嫌弃的茹苦含辛,经常是这些成功的背景。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申时行生长于苏州吴县,对这些情况已司空见惯。张居正自然也深知此中积弊,所以他给别人的一封信说苏州以赖粮著名,“其乡人最无赖”,此地可称“鬼国”。
问题在于,要不是威武大将军朱寿就是正德皇帝,他怎么能出入几个边镇,指挥所有的军队,而且有足够的给养补充?反过来说,要是被任命为前敌指挥的将领都能有这样的行动自由,即使战胜外敌,我们的内政岂不大受影响?事实上,我们的机构设计就不允许高级将领具有这样的自由。各边镇的总兵一定收到该地区文官的监督,在指定的地区活动。如果不是这样,唐朝的藩镇可能重新出现,成为重大的祸患。
《二马》老舍
爱情是得一步便进一步的事儿,老不往前迈步,便永远没有接上吻得希望,不接吻还讲什么爱情。
人家看你软弱就欺侮你,看你起革命就就讥笑你,国与国的关系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除非你们自己把国变好了,变强了,没人看得起你,没人跟你讲交情。
从一有世界直到世界消灭那天,人类是不能平等的,永远是普通人随着几个真人物脚后头走。
愿意干事的人不会饿死,饿死的决不是能干的人。
《几个人渣》马家辉
不是说全球人类远祖全皆源自东非吗?任何人来到肯尼亚,便都不算旅行,而是【归乡】,回到了最初的出发点。这里的游客其实都是归人。
其实safari源自非洲史瓦西里语系,原指【用脚旅行】后来被英国人类学家理察·波顿转用为英语,普及开来泛指所有在草原、沙漠、森林的游历探索。
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
书声牌声电视声,声声入耳;马事女事八卦事,事事关心。
我什么都能够抵抗,除了诱惑。
我们并非被对象挑发了欲望,而是,刚相反,心底有了流动不居的欲望,才去寻找对象。
《文学回忆录》木心
诗人气质:务虚,赤子之心。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
有人说,植物是上帝的语言,人,可能是造物的异化吧。
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历史使人通达,哲学使人明智。
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国,把无限存在你的手掌上,一刹那便是永恒形相和灵智结合,是布莱克最著名的诗句。
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陶渊明。
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沉沦》郁达夫
夕阳红上海边楼
“你看那天河。。。。”
“大约河边的那颗小小的星儿,就是我的星宿了。”
“什么星呀。”
“织女星。”
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 因为他们太老了。
只有上帝才能知道我多么爱你
人到了这个年纪,或者也烂了一半。
软弱者永远进不了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作敢为的男子汉,因为这样的男子汉使他们得到她们渴望的安全感,使他们能正视生活。
粪便被太阳晒干,化作尘土,随着十二月凉爽宜人的微风,被大家兴冲冲地吸入体内。
她们登上穷人公墓那道山梁,阿里萨原先就是在这里拉小提琴,利用风向使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
语言吗,当你去卖东西的时候,那是应该懂得。她笑着说以讥讽的语调说,如果是买东西,懂不懂倒没关系。
不穿衣服所做的事情都是爱情。
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以下。
儿女不是因为儿女,而是因为爱怜和抚养才成为亲人。
阿里萨在心中根本没有提及她寄给他的那封问罪的信,而是从一开始就采取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开导他,对过去的恋情丝毫不涉及。总之,过去的事只字不提,一切从头开始。更确切的说,那是根据自己对男女之间的观点和经验以及关于人生的广泛思索得出的结论。
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的关系。
任何年龄的爱情都是合情合理的。
当年就是因为我同这个可怜的男人的关系,人们糟蹋了我的生活,破坏了我的幸福,因为我们太年轻了,而现在,人们又想把这幕剧重演,因为我们太老了。
她以动词的现在时开始讲述已故的丈夫,就像他仍然活在世上。
我们男人都是些可悲的偏见的奴隶。
因为长期共同的经历明白,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爱情就是爱情,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深。
《百年孤独》
科学消除了距离。
“我们还没有死人。”他说,“只要没有死入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个地方。”
一个人不是在该死的时候死,而是在能死的时候死。
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万历十五年》
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又在社会风气中得到反映。一个读书人如果不入仕途,则极少有机会表现他的特长,发挥他的创造能力;也极少有机会带给一家,一族以荣誉。所以一个人的进举,表面上似乎只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则父祖的节衣缩食,寡母的自我牺牲,嫌弃的茹苦含辛,经常是这些成功的背景。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申时行生长于苏州吴县,对这些情况已司空见惯。张居正自然也深知此中积弊,所以他给别人的一封信说苏州以赖粮著名,“其乡人最无赖”,此地可称“鬼国”。
问题在于,要不是威武大将军朱寿就是正德皇帝,他怎么能出入几个边镇,指挥所有的军队,而且有足够的给养补充?反过来说,要是被任命为前敌指挥的将领都能有这样的行动自由,即使战胜外敌,我们的内政岂不大受影响?事实上,我们的机构设计就不允许高级将领具有这样的自由。各边镇的总兵一定收到该地区文官的监督,在指定的地区活动。如果不是这样,唐朝的藩镇可能重新出现,成为重大的祸患。
《二马》老舍
爱情是得一步便进一步的事儿,老不往前迈步,便永远没有接上吻得希望,不接吻还讲什么爱情。
人家看你软弱就欺侮你,看你起革命就就讥笑你,国与国的关系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事。除非你们自己把国变好了,变强了,没人看得起你,没人跟你讲交情。
从一有世界直到世界消灭那天,人类是不能平等的,永远是普通人随着几个真人物脚后头走。
愿意干事的人不会饿死,饿死的决不是能干的人。
《几个人渣》马家辉
不是说全球人类远祖全皆源自东非吗?任何人来到肯尼亚,便都不算旅行,而是【归乡】,回到了最初的出发点。这里的游客其实都是归人。
其实safari源自非洲史瓦西里语系,原指【用脚旅行】后来被英国人类学家理察·波顿转用为英语,普及开来泛指所有在草原、沙漠、森林的游历探索。
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前四个字是前半生,后四个字,便是余下的岁月了。
书声牌声电视声,声声入耳;马事女事八卦事,事事关心。
我什么都能够抵抗,除了诱惑。
我们并非被对象挑发了欲望,而是,刚相反,心底有了流动不居的欲望,才去寻找对象。
《文学回忆录》木心
诗人气质:务虚,赤子之心。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
有人说,植物是上帝的语言,人,可能是造物的异化吧。
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历史使人通达,哲学使人明智。
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国,把无限存在你的手掌上,一刹那便是永恒形相和灵智结合,是布莱克最著名的诗句。
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陶渊明。
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沉沦》郁达夫
夕阳红上海边楼
“你看那天河。。。。”
“大约河边的那颗小小的星儿,就是我的星宿了。”
“什么星呀。”
“织女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