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前几天读了本小说,《我的前半生》。是亦舒的一部经典了吧,刚不久前被拍成电视剧,流传在大众民间,总是听见周围的阿姨们在谈论,可我却一直没有想看电视剧的欲望,我喜欢看小说,看电影,就不喜欢追剧,可班主任在班上向我们推荐了这本小说,我想,看看吧。
其实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读亦舒的小说,我总觉得她是一个文笔入她的笔名一样文艺,舒适又淡然,事实也确实如此,读她的小说,情节是不缓不急的却扣人心弦,情感和心理描写很细腻很动人。我觉得读完这本小说,自己有种超脱的境界。现在我才十九岁,我还从未经历过恋爱,只看到过别人恋爱的我并不确切知道这种感觉如何存在我们生活处处的影响氛围中,但是我明确了一点,就是身为女生,我要自己能够活着,并且是活得星空璀璨面若桃花,让生活绝不在金钱面前困窘,不在学历面前止步。
很实在地说,我是拜金的。我讨厌贫穷。尽管我出生在了一个并不富裕但是排得上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在吃饱穿暖实现的前提之下,我开始追求吃得好穿得好。有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生活在一个普遍贫困的村落里,人们的幸福感与安身立命的态度会更加强烈。没有肉吃,衣服缝缝补补穿数年,没事啊,别人都这样,这是一种常态。可当人们居住进了大城市,物欲与日俱增与时俱进,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得到的幸福感越来越低,我们需要拥有更强大的经济来源支撑起我们生活的全部,换句话说,金钱就是生命。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样,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视金钱如粪土,不顾名利,隐遁于世。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当个陶渊明,得以机会悠然见南山。我们,尤其是女孩子,想要在社会生活下去,就不能当米虫!
我想,我们要有一种“拜金主义”思想适用于所有人,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那个贬义词,我姑且称之为“隐性拜金主义”。高中学过生物的都知道,隐性性状是在子一代中没有显露出来的性状,而所谓的“隐性拜金主义”就是大部分人都可能有的只是未显露出来的性状。你一直以为自己不在乎金钱,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你太富有了,满足了自己欲望所需的全部内容还顺带惠及周边地区与人民,金钱自然视如粪土,但你在富有之前定会让经历过奋斗赚钱的时期,所有人的这个时期都是拜金的(当然,富二代不算啦);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我刚刚前面讲的,生活在淳朴的农村村落里的贫困的人。外国小说《牲畜林》里那个如诺亚方舟般树林里的村民们,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些牲畜,他们尚且都不怎么接触金钱何来拜金一说。可别忘了,“金”不只有金钱,还是财产,可以说没有地方的人会不在乎自己所拥有的什么,欲望是前进的动力,是积极生活的向导,是人生之路上的指明灯啊!
在《我的前半生》中,我接触到了那种比较高端的生活。女人可以穿着几十万的鞋子,随便一件几万的外套,像唐晶那样打拼在事业的一线,我欣赏佩服羡慕这样的女人,我觉得她就是我的欲望,我长大之后的方式。我再次说,我不喜欢贫困。没有其他的意思。我就是想要让我自己有更高级的生活,我该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让日子变得滋润,让自己带动身边的人变的富足。
(接下去,我要说一句很幼稚的话,但那会成为我的动力)
“你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好看的衣服,买很多护肤品好好保护自己的脸,和好朋友去很多地方旅游,你要活得比很多人都好!”
加油吧。高三最后一年。也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会以什么样的心情重读这篇稚嫩的文章。也不知道长大后的我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
